第33章 立儲之事(1 / 2)

加入書籤

從江夏候府出來,黃雄英就帶著郭氏兄弟直奔方山而去。

方山。

這裡距離應天府有十數裡地,在當初老爺子帶黃雄英去的聚寶山,還要往外許多。

來到這裡,映入眼簾的是莽莽山林,雜草灌木叢生,連一條上山的道路都找不著,四個字,荒山野嶺。

周圍也沒有什麼人家。

所以李景隆說這裡鳥不拉屎是對的。

「少爺,」郭珍忍不住開口問道,「您大費周章的要這方山有啥用啊?要我說啊,當初還不如要兩畝良田呢!」

郭氏兩兄弟跟了黃雄英兩天,慢慢也熟絡了,並沒有跟著朱元璋那麼拘緊。

「你懂個屁!」

黃雄英笑罵了一句,道:「這表麵上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可是這裡麵可有好東西哩!」

「哦——」

郭玹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少爺是說,這下麵有黃金?」

黃雄英笑笑,道:「不是黃金,是黑金!」

「黑金?」

郭氏兄弟都是一愣。

黃雄英笑而不語。

他口中的黑金其實不是別的,而是煤炭。

南京城是有煤炭的,其中最要集中在鍾山那一塊,可那裡是皇家的墓陵所在之地,去挖那裡等於找死。

所以,黃雄英把目光投向了方山,這裡也有煤炭,和鍾山是同一脈。

有那麼多賺錢的渠道,為什麼要挖煤呢?

事實上,黃雄英是經過考量的。

大明朝為什麼滅亡?

人為的原因是一部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氣候的變化,也就是小冰河期。

從明朝中葉開始,也就是大概1500年的時候,華夏的氣溫驟降,特別是北方,氣溫劇降,糧食大量減產。

造成大量的老百姓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每年冬天都會餓死凍死無數。

旱澇風凍,顆粒無收的農民開始離開原有的土地,流離失所,荒廢的土地隨著天災造成嚴重的荒漠化,而荒漠化大幅度向東向南推進致使黃河不斷改道,黃河的每一次改道,都對中下遊的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省份造成巨大的沖擊。

到了崇禎皇帝即位時,常年的天災已經使國庫的糧食儲備接近於零,而旱災卻依舊肆虐。

這才導致了那些年間,農民起義連連,而山海關外的女真人也因對寒冷束手無策而拚命向南進軍。

在極端氣候的拷打下,連綿不斷的天災最終轉變成人禍,明朝就此終結。

然而諷刺的是,在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才過去了六年,氣溫便回升到了歷史平均水平。

所以不得不說,小冰河期是毀滅大明朝的最根本原因。

既然幸運的來到這個時代,黃雄英自然不會是獨善其身,賺賺錢,裝裝逼,泡泡妞這麼簡單,他想要改變這個時代,守護這個時代。

位卑未敢忘國憂!

這是黃雄英此刻心中最真實的寫照。

風華絕代的大明,既然我來了,我不僅要見證,我更要守護……

……

另外一邊,奉天殿禦書房中。

一個同樣時時刻刻想要守護大明朝的老人,正在思考著大明的未來。

「翰林學士劉三吾到!」

門外響起安公公的聲音,讓朱元璋一下子從沉思中醒了過來:「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

一個瘦骨嶙峋,須發皆白,但雙目炯炯有神的老人走了進來:「臣,劉三吾,見過聖上!」

「好了好了,不必多禮,起來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安和,給坦坦翁看座!」

坦坦翁說的自然便是劉三吾,劉三吾也不客氣,依言坐下。

朱元璋看了一眼劉三吾,道「坦坦翁,咱叫你來,是想要問你一個問題。」

「陛下請講!」

「嗯。」

朱元璋點了點頭,嘆道:「太子那臭小子為了自個舒坦,離咱去了,咱現在年紀也大了,國不可一日無儲,是該立太子的時候了!」

劉三吾聞言,並沒有太驚訝,因為這確實是當今的頭等大事,否則若是出什麼意外,那可就難辦了,要知道如今各路藩王都盯著京師呢!

朱元璋看著劉三吾,道:「坦坦翁,你說說看,咱該立誰為好呢?」

劉三吾可以說是當今大明的文官之首。

但朱元璋向來不喜文官,這一次把劉三吾叫來,而不是叫其他國公來問這個問題,足見他對劉三吾的尊敬。

而且劉三吾這人是真正有風骨的文人,剛正不阿,最是敢說話。

雖然有好幾次都觸怒自己,但是朱元璋還是放過了他,甚至予以重用,還讓他時不時的去教導自己的那些兒孫。

劉三吾思慮片刻,道:「回陛下,立儲乃是國之根本大事,想必陛下心中已有人選,臣多言亦是無益!」

「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滿級大佬掀棺後[快穿] 皇後和太子妃跑了 橫濱來了個首領嬸 當最強與咒靈互換馬甲後 [主網王]偵探也會打網球 聽說我是混亂中立? 位麵入侵之開局扮演天魔繚亂 穿越養團子 至尊小神醫 太子爺的團寵醫女颯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