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清風明月(1 / 2)

加入書籤

第七十五章 清風明月

金磊說:「安西將軍李定國在西南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攻,清軍大敗,屍橫遍野,堂堂清軍主帥和碩謹親王尼堪被亂刀砍死,死無完屍;定南王孔有德被困自焚,葬身火海,屍骨成灰。李定國創造了『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輝煌戰績,遭到自封為『大西國主』的孫可望的嫉妒和排擠。。」邢姬說:「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張煌言、張名振此時也開始反攻,攻取長江口的崇明島,並接受了桂王的封號。西南邊陲和東南沿海的抗清力量遙相呼應,南明的抗清形勢再度引成高潮,可惜他們各自為政,缺乏戰略上的聯動和配合。」穀宗義嘆惜道:「更可悲的是,就在此時,桂王政府中的官僚馬吉祥等挑撥孫可望和李定國的關係,孫可望發動了進攻李定國的內戰,給清軍五省經略洪承疇以可乘之機,西南抗清形勢又陷入困境。我們在一個明月清風的夜晚將董小宛從清宮營救出來,送到冒辟疆的身邊。開始了風刀霜劍的漫漫西南救亡圖存之旅。」

雲漢和雲瑤第一次冒險參與在禁衛森嚴的後宮營救皇妃的行動,心情異常激動。他倆完成了與董小宛的聯絡任務後,繪聲繪色的描述了這次行動的經過,雲漢興奮地說:「我們進承乾宮後,隻見幾個宮女、太監都在房內偷懶打盹,董小宛正在書案上專心致誌的吟詩作畫。隻聽她在朗誦:『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我們將信函遞給她,沒等看完她就傷心落淚了。她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心情很快就平靜下來,問了幾個問題後她就信賴我們了。她跟我們約定了暗號,倘若她在彈唱李後主李煜的《浪淘沙》,就說明一切正常,可以按照我們的預定計劃行事了,否則可能會有變故。」

雲瑤補充道::「董小宛看上去雍容華貴,像個儀態萬方的貴婦人。她傷心落淚時卻又像是情竇初開、閉月羞花的美艷少女。福臨比她小許多,怎麼會與她成了難舍難分的姐弟戀呢?」雲漢調侃說:「滿族人不講究這些,小叔子娶年長的寡嫂,兒子娶老子的遺孀多得去了。福臨的兩任皇後都比他大,這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過人的魅力。」一番黑色幽默話茬兒,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被俘亡國君主李煜賦寫的一曲《浪淘沙》從承乾宮裡向外悠悠飄揚。此時正是黃昏掌燈時分,天賜的小分隊弟兄扮成後宮侍衛早已悄然埋伏在景和門外幽暗的巷子裡,聽到事先約定的信號,便套上蒙麵麵具開始按原定計劃行動。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承乾宮內的太監、宮女先用麻醉藥將其全部麻暈過去,然後捆綁住手腳。董小宛早已收拾好細軟珍寶,穿上事先準備好的太監服,弟兄們用一頂小轎將她抬到順貞門,建斌早就在門外等候他們了。有他的掩護,他們順利地通過了神武門。天賜負責接應的小分隊早就守備在那裡,董小宛下了轎子又進得馬車,兩支小分隊順利匯合,快馬加鞭出了西華門。在建斌的協助下,他們順利通過了西直門,趁著明月清風,夜色皎潔,連夜趕到香山穀家祖居。

天賜將董小宛安頓在穀家捐贈建造的天主教堂後邊的紫薇庵裡暫住。隻見她忐忑不安地說:「穀公子,多謝你冒險相救。我和辟疆今生今世也無以報答。不知此時宮中發現我神秘失蹤了,會不會連累侍候我的宮女、太監們。宮廷侍衛隊會搜查到這裡來嗎?」

天賜安慰道:「我們已將承乾宮的宮女、太監麻醉、捆綁,想必也不會連累到他們。等到他們明天醒過來報警,估計也很難偵查到這偏遠的香山腳下來。再說皇上狩獵在塞外,皇太後和皇後又把你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真好假別人之手除掉了你這個心腹之患。為了不把宮闈醜聞傳揚出去,我看她們也就草草查處一陣,敷衍了事,不了了之。你盡管在這裡安心住下,一俟風平浪靜過後,就派人把你送往如皋。我這裡明天就送信給冒公子,讓他放寬心,願他病體早日痊愈。」董小宛感嘆道:「往事不堪回首,我與辟疆真是一波三折,命運多舛,這次如能夫妻團圓,真要感謝穀公子俠義相助,感謝蒼天有眼,命運眷顧我們這對患難夫妻。」

光陰荏苒,轉眼半年過去了。正如天賜所料,董小宛剛失蹤時,宮裡亂作一團,人心惶惶。那幾個侍候董小宛的宮女、太監隻知道是幾個蒙麵大盜乾的,皇太後無計可施,責令宮廷侍衛限期破案。福臨從塞外秋獵回來,發現愛妃董小冤離奇失蹤,雷霆大怒,傷心欲絕。但是也苦於沒有案情的一點蛛絲馬跡可尋,折騰了兩個月,便成了無頭謎案。禍不單行,皇三子、皇四子染上天花,後宮亂哄哄的;京畿一帶鬧蝗災,飢民造反;西南邊陲李定國大規模反攻,占領了湖廣,清軍主帥和碩謹親王被砍死,死無完屍;李定國兩蹶名王,震動天下。少年天子焦頭爛額,已經無能為力,漸漸地就將董小宛淡忘了。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春雨綿綿之中,天賜派管家穀春生將董小宛悄悄送回到如皋冒辟疆身邊。管家在如皋冒府住了三天,看到冒府的水繪園經歷韃子的搶劫焚燒,裡麵十幾處亭台樓閣已是滿目瘡痍、荒蕪凋零,冒家已是債台高築,靠變賣田產房屋度日。經過這次磨難,素有美男子之稱的冒辟疆變得麵容瘦削,兩鬢染霜,但與董小宛的感情更加深厚了。董小宛賢淑能乾,又善操持家務,侍奉公婆,冒辟疆的雙親、原配夫人對她都非常友善。雖說過去那種夜夜中秋,日日元宵的富裕生活已經成為昨日黃花,但他倆以苦為樂,潛心研讀詩文,畫畫、書法、寫作,形影相隨,恩愛如初。董小婉隱名埋姓,身居深宅大院,閉門謝客,足不出戶,成了無人知曉的居士。

穀春生說:「冒辟疆仍然參加秘密抗清復明鬥爭,他義不臣虜,多次拒絕清廷征召。現正從事文學和詩賦創作,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書法家,還從事戲曲導演和古董文物鑒賞。他刊刻了二本詩集,給我帶給少爺,一本是《樸巢詩選》,一本是《巢民詩集》。他氣憤地對我說:『現在是:滿洲衣帽滿洲頭,滿麵威風滿麵羞。滿眼乾戈滿眼淚,滿腔忠憤滿腔愁。這可惡的辮子拖在腦後,不三不四的,我恨不得一刀割了去!』我勸他不能感情用事,你一剪子去了辮子,可冒府上下十幾口人就遭殃了。」

天賜感喟道:「冒辟疆是復社後期的領袖之一,與侯方域、方以智、陳貞慧並稱復社四公子。現在這復社四公子已經是物是人非,天各一方,各奔東西了。惟有冒辟疆民族氣節最為強烈,他發誓不作臣虜,在一棵大槲樹上築巢而居,不做滿清的亡國奴,自號樸巢,自稱巢民,真是難能可貴!」

穀春生拿出一疊食盒,興奮地說:「這是董小宛親自下廚做的菜餚和點心。她已經是當地的名廚了。你看,這是『董肉』,又叫走油虎皮肉。將洗淨的帶皮五花肉切成長五分寬三分厚一分的肉片,放在油鍋裡用溫油文火煎至肉皮呈金黃色,然後抹上作料上籠蒸。這種走油肉色香味俱佳,入口即化,油而不膩。這是『灌香董糖』、『卷酥董糖』,是用芝麻炒麵,加上飴糖、鬆子、桃仁和麻油製成的一種酥糖,香甜酥軟,別有風味。」大家品嘗後贊不絕。天賜贊譽道:「相傳歷代有伊尹、易牙、木和公、膳祖、梵正、劉娘子、宋五嫂、蕭美人、王小餘九大名廚,董小宛可稱得上第十大名廚了。」穀春生說:「我看董小宛經歷這次折騰後,身體很差,麵色蒼白,咳嗽不止。現在又承擔起侍奉公婆丈夫的重擔,我看她將不久於人世了。真是紅顏薄命啊!」

不久,長沙秘密聯絡站的卞文雄親自來到北京,報告西南永歷朝廷的抗清局勢。卞文雄說:「自從何騰蛟、瞿式耜先後在湘潭、桂林戰役中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後,永歷帝被清軍追逐得走投無路,隻得接受孫可望、李定國等大西軍的建議,在貴州安隆所投靠了大西軍。大西軍的四位大將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都封王晉爵,更有甚者,主帥孫可望依仗他部眾勢大,自稱大西國主。他們改變戰略方針,從四川撤軍到雲貴一帶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經過一年多的籌措,部眾已經增至二十餘萬,然後他們內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四大將軍中隻有李定國、劉文秀是堅決抗清的,其他將領都是等待觀望,忙於地方割據,擴充自已的實力。」

天賜說:「我們從北京秘密聯絡站得到情報,李定國率領西南苗、瑤、僮、彝各族兄弟組成的抗清大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攻。他的軍隊東出廣西,下桂林,反攻湖南,南入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前後擊敗清軍數十萬人,取得了南明桂王政府建立以來空前未有的戰績。同時,劉文秀出兵四川,大敗吳三桂,克復了川南各州縣,並與夔東十三家取得了聯係。而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張煌言、張名振也率領軍隊開始反攻,並接受了桂王的封號,抗清局勢再度出現高潮。隻是廈門的鄭成功還在觀望等待,我原本計劃到湖廣去找李定國商議聯合東南的張煌言和鄭在功,趁勝發動長江戰役,圍攻南京的,誰知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後,戰局發生了逆轉。不知具事情況如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無敵潦草張二狗 天煞修仙決 太子城傳奇 仙緣雲龍轉 聽雲卷雲舒 殞星紀 【你真惡心】 女主,我開啟死靈道途 重生之我在655做戰神 蝶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