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去哪(1 / 2)

加入書籤

「主上,您要去哪兒?」

「梁囿!我要會一會龍陽君!」

真沒想到。

原本以為攻打魏國十拿九穩,沒想到大梁城裡竟藏龍臥虎。

挺好,原本以為這趟旅程枯燥無味,現在倒有了些趣味。首先是龍陽君。

他縱身飛至梁囿之外,故意掀起一陣狂風橫掃梁囿。

普通士兵哪裡抵擋得住,狂風一過,武器斷折,鎧甲裂開,紛紛倒下。沒想到,梁囿裡竟真有一道身影騰空而出,直沖雲霄,與天上的贏風對峙。

贏風出手時發現,對方並未硬碰硬,而是在交手的剎那,以驚人的速度閃避到了他身後,從背後快速出掌。贏風掌風四散,力量噴湧,但那人竟在他掌風中穿梭自如,似乎根本沒把贏風放在眼裡。

這等神奇的身法讓贏風驚嘆。

「……退!」

贏風身上猛然爆發出一股氣勁,轟得對方連連後退。

畢竟,力量能壓倒一切技巧,對方雖速度快,但在力量上卻不是贏風的對手,隻能退避。

果不其然,對方是一位紅衣似火、相貌偏女性的男子。

隻是他臉上的線條過於剛硬,不似女子的柔和,加之年齡稍長,顯得有些刻意。若是在年輕時,或許真能與美人媲美。「你就是……龍陽君?」贏風上下打量。

「秦國的公子天,臣在此有禮了!」龍陽君柔聲說著,行了一禮,姿態優雅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強勢。「我原以為魏國沒有什麼高人,沒想到,真是遺憾。」

彭祖最擅長的就是延長壽命,讓人得以長生。

他與仙人一派截然不同,甚至有些輕視仙人。

在他看來,仙人所謂的長生術不過是服食丹藥、修煉氣功,依靠外物延壽。這樣的方法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壽命的損耗,所謂損耗,自然是因外界因素導致元氣虧損。彭祖的觀點是,元氣不虧,固守元氣就能獲得長生。從這個角度來看,龍陽君的選擇也是情有可原。

畢竟,沉迷女色是最傷元氣的事,甚至念頭一閃也會消耗元氣。從這一點思考,彭祖之學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仙人之術。

因為仙人的長生是修行的副產品,境界高了自然能長生。而彭祖之學一開始就直接追求長生。龍陽君自十四歲苦修至今,已歷多年,麵容雖然從少年變為成人,卻沒有一絲衰老跡象。由此可見,他多年的修煉成果非凡。

「早知你有這樣的修為,上次呂布圍攻梁囿時,我就該前來一試你的身手。」

「你說的是那個渾身邪氣的將軍?我未必是他的對手。況且,上次你們圍困時,梁囿並不缺糧,我國君主的安危也未受威脅。你們的目的不過是圍困梁囿,擾亂信陵君的布局罷了。」

看來,他是魏國少數頭腦清醒之人。

可惜,他與信陵君不合,信陵君認為他蠱惑君王,敗壞朝綱,不然倒是能多個助力。

不過,君王寵幸成為助力也不見得是好事。對信陵君而言,這更像是諷刺,仿佛他手下三千門客還比不上一個內寵。

如此一來,更加激發了贏風想要見識龍陽君實力的欲望。他抽出長劍,橫在身前。湛盧神劍光芒閃耀,勢不可擋。龍陽君手中則是寒光閃閃的劍刃,一出手快得讓人來不及眨眼。

贏風震撼。

龍陽君的劍法竟是至高無上的,以不變應萬變。

出手前看似平淡無奇,出手後變化卻在餘韻中流淌,始終保持著那份不變,速度即是破解一切的關鍵。劍意似有意似無意,每一招每一式都像是持劍者的無心之舉。這樣的劍法,不同於墨家的劍法,不同於蓋聶的劍法,也和所謂的攻擊型劍法迥異。

這是一種不同的極致。

墨家之防守為圓,為零;攻擊型劍法為前,為一。

而龍陽君的劍法則處於零與一之間的無限可能。

他可以隨時化零為有,也能隨時化有為零,不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是以極限速度為輔。贏風長劍出鞘,劍指東南,氣勢向西北,的確難以攻克龍陽君。

然而,龍陽君來無影去無蹤,輕鬆躲過贏風的殺招,也讓贏風見識到了另一種極端的境界。二人交手良久,彼此都無法傷對方分毫,也無法觸及對方……

竟然是一場隔著空氣的劍術對決,出了上百招竟無一碰觸,連劍尖都沒交鋒。贏風也意識到,若沒有一方突破,這場比試就這樣僵持了。他倆修為相當,皆是不敗之境,然而不敗不一定就能取勝!顯然,雙方都在尋求那個突破口。「秦公子這是要走了?」龍陽君收劍回身問道。

贏風收回劍,暗暗驚嘆此人的非凡,自已稍有心思就被洞察。

「嗯,反正咱們倆誰也贏不了誰,我無意進攻,你也無意夜襲,繼續耗著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何苦呢。」「哼哼,好吧,不過我得提醒公子,你的對手不是我。隻要你不對魏王下手,我永遠不會成為你的敵人。一旦魏王離世,我便退隱山林,不問俗世。」

沒錯,我何不靜觀其變呢?如今人人都明白,魏王的生命就像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他又何必急於一時?

「好吧,告辭。」

贏風身形一縱,返回營地。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路過大梁城時,城內猛然間爆發出一股百丈劍芒。

這劍芒直沖雲霄,光芒四射,猶如不周山般聳立天地。說的就是『白玉柱撐天,紫金梁架海』的景象吧!轟然降下,這龐大的劍氣球麵朝贏風席卷而來。贏風不緊不慢,抽劍,舉劍。左手輕輕一抹湛盧劍身。

就在巨劍氣逼近之時,他反向揮劍,一道彎月般的劍芒逆天而出!黑白交織的劍氣充斥蒼穹,萬般氣運橫掃八方。

陽光在這兩道劍氣前也顯得黯淡幾分,炸裂的白光猶如天際驚雷劃破長空!

一招過後,劍氣瓦解,四散而去。

贏風耳畔隻留下一句話。

「哼,小子,這一手是要告訴你,人外有人,天上有天。」

好嘛,真行。

贏風嘿嘿一笑,提聲說:

「這一劍則是告訴你,山外有山,海底藏洋!」

若非顧忌身份,贏風真想喊一句:「有種你上來啊。」

可轉念一想,對方或許回應:「有種你下來。」

贏風不想搞小孩子的把戲,索性離開。

反正他現在明白了,大梁之戰絕非想象中的枯燥乏味。

反而恰恰相反,因對方一線生機的出現,戰局反而增添了趣味。是啊,若隻是以力壓人,那還有什麼意思?「看來,這次的大梁之戰倒頗為有趣。」

回到營地,贏風第一句話便是如此。見他一臉興奮,諸葛亮嘆了口氣。

「主上,看樣子明日無需發動攻城了。」

贏風愣了:「攻城?大梁城裡怎麼說也有一萬多守軍,我們這次隻帶了五百人,攻什麼城?」大部分兵馬都留給蒙恬去攻打山陽郡了。贏風身邊僅剩五百,且都是普通的秦軍士卒。

憑這實力攻城,還是大梁這樣的城池,簡直癡心妄想。大梁城可不是輕易能拿下的。

首先,大梁作為魏國都城,意味著城牆既寬又高。

諸葛亮粗略估計,城牆約有三十丈厚,足以行車跑馬。隻需看看大梁城上的投石車便知。

對了,大梁城牆上裝備齊全,投石機、雲梯應有盡有。真要遭遇攻城,形勢隻會更糟。更何況大梁城所處之地也非易攻之地。

雖地處北方,但梁惠王在大梁周邊挖掘了無數溝渠,形成重重迷陣。外觀似乎無奇,實則行走其間如同迷宮。

沖車到了這裡隻會陷進溝壑,推不出來;井闌來了也是寸步難行;至於雲梯,根本無法搭架。少了這三大攻城器械,攻城簡直是夢。

如此一來,大梁城內雖隻有一萬守軍,卻能抵禦十萬大軍。何況贏風隻有區區五百人。他們的策略從始至終是圍而不打,吸引援軍。

現在諸葛亮居然提出攻城,這不是瘋了嗎?

「主上,您這邊的確隻有五百人,但我也沒說要直接派人攻城啊。如果我們調水軍來……」

「水……哎呀,我怎麼把這茬忘了。」贏風拍拍腦袋。

他這才想起諸葛亮那次發怒的情景。

平時他不輕易動怒,但一旦怒了,火氣就難消。這也是他與呂布的不同之處。

呂布若動手打鬥一番,怒氣也就差不多散了。

但諸葛亮不同。

若不解決問題,他的怒氣是不會消的。

現在說的「水軍」,其實是針對大梁城的「致命弱點」,真正的水軍。蔡河、黃河,反正就是繞過大梁城的那條大河。之前就說過,河堤、地基都比大梁城牆脆弱。

河堤上哪怕是個小缺口,或者暴雨來襲,大梁城內都會人心惶惶。

大梁城建成後百年內重修四次,皆因連綿暴雨導致洪水泛濫。

直到秦國大規模興修水利,情況才有所好轉。

秦國位於魏國上遊,水利工程將水引走,使河水流量趨於平穩,不易泛濫。

但此時,若贏風在河堤上製造個決口……大梁城恐將成為大梁湖。

「孔明,你應該清楚,白起攻打楚國郢都時,一場洪水就滅了三十萬人。難道你……」

贏風沒想到諸葛亮的轉變如此徹底!

「主上,勿再多言。孔明已思慮周全。既來到這世界,就要盡快助主上統一天下。我別無所圖……」

的,就是為了讓全天下的人都能早日過上像大秦與匈奴邊界那樣的生活。」

提到這個,孔明的臉上竟浮現出笑意。

看來,他對現在的匈奴真是喜愛有加。

沒錯,那裡穩定、質樸,充滿活力,每個人都為了國家和民生拚盡全力,滿懷進取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不斷輪回的夢 他非他 甜甜故事會 不似俗世 我身上邪神無數,你怕我失控? 年代末世:無敵大佬囤了千億物資 人祖演義 進化與覺醒 為什麼平行世界的自己都是女生? 天命出馬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