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朝堂之上,太子初顯三(1 / 2)

加入書籤

「沒想到啊,沒想到,堂堂燕王造反竟是聽信兩個婦人的蠱惑!」李世民也不得而知,為何太子會如此篤定的說,但是羅藝造反總要有個理由啊,這個理由不免荒唐,又在情理之中,畢竟開始太子已經做了這麼多鋪墊,今日的太子似乎與往日略有不同,難道這次外出遇到了什麼奇人軼事,才對他有所轉變,下朝後要找程楚默來問問。想到這,李世民則繼續等待著太子。

「如此反復無常、背信棄義、認賊作父、為虎作倀之輩,上不思忠君愛國,中不曉父報子仇,下不能安撫黎民,反而屢次造反,重燃戰火,陷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他!!打破了這來之不易的安寧,是他!!助長了那些奴顏婢之徒的氣焰,以致社稷又造丘墟,蒼生即將飽受塗炭之苦,孤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罵的好,真真是厚顏無恥之人!」不少朝臣紛紛表態。

「然天下百姓豈會容其任意妄為?朝廷官員,大唐戰將又豈會容他陣前逞威!」在場的其他武將們被煽動的紛紛請求前往前線作戰。

「固,孤料定,燕王治下百姓兵士都是大唐的人,必定不會隨其造反,相反或會助我大唐,反殺羅藝,所以此次糧草、兵器等物資暫可不必過於著急,此番趙國公等人必定以最小的代價,平定叛賊,凱旋而歸!」

「太子殿下,打仗可不是兒戲,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成就功勛的,雖然方才太子所言令人發聵,振奮人心,但是臣不得不說,您是否有什麼具體的對策?」一位威威爾雅,卻也略有威嚴之氣的大臣開口說道。

李承乾抬眼望去,正是河間王李孝恭。

「王叔,此次平叛,趙國公、鄂國公、盧國公等人的大軍還沒到,羅藝的後院就會起火了,幽州刺史趙慈皓及統軍楊岌不會隨羅藝反叛,到時會誅殺羅藝,羅藝手寫幽州兵大多都是大唐關內之人,必不會與其一道反叛大唐,到時羅藝必將打敗,拋棄妻子兒女,逃奔突厥,到達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時,跟隨的人逐漸逃散,其左右親兵將會斬殺羅藝,首級獻往平叛大軍。」

『王叔,這可是您那朝思暮想的兒子說的,我可沒瞎說,那個至於真假不得而知,反正維哥說啥,我就聽了,錯了,就錯了,萬一父皇不高興,引起朝臣不滿,說不定這太子也不用坐了,維哥,不好意思啊,又借用一下!』李承乾暗自慶幸自已的聰明,反正自已早點不做太子,少遭點罪。此言一出,朝堂頓時炸開了鍋,都不清楚為何太子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將羅藝反叛始末說的跟親眼所見一樣,真是匪夷所思啊!

當即就有大臣要站出來反駁!

「好了,太子切不可信口開河,太子所言,諸位臣公不必過多爭論,羅藝叛亂細節朕朝會後與幾位卿家細談。」李世民見狀,不願意在看太子糾纏下去,因為他發現,冒似對羅藝叛亂,太子月匈有成竹,肯定有貓膩。

「退朝!」多年來,內侍總管無舌,可是非常能揣摩皇帝的心思,眼見皇帝發話了,立刻在大臣們還沒反應過來,就喊了退朝,在眾人一臉懵的狀態下,李世民已率先下朝了。

禦書房內程處默正內心忐忑的等著陛下問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籌謀 九維世界 亡命之始 亮劍:我,開局竟在被服廠繡花! 靠斬殺成神,請天下赴死 劍道淩天傳 晉江風雲 食品工藝 重生之再世神廚 獨占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