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薛家(1 / 2)

加入書籤

這兩個月來,隨著鹽引案的深入調查,落馬的官員是一波又一波。陸陸續續抄進國庫的銀子,讓戶部尚書何林笑的臉上的褶子都沒散開過。

一開始,慶歷皇帝還暗暗高興,蛀蟲落馬,國庫豐盈,很是稱心如意。

但漸漸的,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一來,嚴瑞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人,本是在徹查鹽引案,但查著查著,竟被他又揪出了一串一串的其它貪贓枉法之輩。甚至包括一些看起來清正廉潔的道貌岸然之人。

隻要想想從朝堂到地方不知還有多少貪得無厭的蛀蟲在破壞大靖的根基,慶歷皇帝就恨得牙根癢癢。

二來,鹽稅本就有一部分應入皇帝私庫的,那這些被貪墨的鹽稅自然也就有一部分應該算在私庫裡,既已被查抄出來,那查抄出的銀子也該按比例送進他的私庫才對。

但那嚴瑞和何林愣是裝傻,竟是將抄家所得統統送進了國庫。

無論他怎麼暗示,那兩個人精就像突然傻掉一般,完全聽不懂他說話。

他又抹不下臉來直接下旨,隻能由著他們將原本屬於他私庫的銀子送入了國庫。

這會兒聽到元春說起省親別院的事,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填補私庫的法子。

反正修得起省親別院的人家,銀子也不好說是打哪兒來的,自己賺上一筆,也算為民除害了。

想到這,慶歷皇帝立刻起身,邊大步往外走邊囑咐元春道:「朕半個月之後再下旨。

你可以偷偷傳話給你娘家人先行采買修建別院所需之物,但不許露了行跡。

朕今天就不過來了,晚膳你自己用。」

說罷,帶了人匆匆趕回禦書房。

一直留意著這邊動靜的梅氏和王氏,見慶歷皇帝在延禧宮不過待了兩刻鍾便匆匆離去,到晚上都沒再入後宮,心裡暗付怕是那賈氏觸怒了陛下,心裡得意自己躲過一劫。

等慶歷皇帝走了,元春揮手命人清理水漬,自己坐到窗邊,思索著剛剛的試探。

她想要一步一步的爭取到在慶歷皇帝麵前的話語權,她想要讓慶歷皇帝覺得她善解人意,足智多謀。

之前在慶歷皇帝麵對為難之事時,她隻能揣測著他的態度,迎合著他的話語。卻不敢隨意開口提出想法,就怕提出的想法不合慶歷皇帝的心意。

前幾日,元春終於想到了一個法子。

她想著,前世陛下下過的旨意,總應是出自他自己的心意,最少也是別人提出但能讓他勉強接受的。

便是太上皇後來下過的旨意,陛下既是毫無疑義的支持,應該也沒超出他心裡的底限。

若是好好的梳理一下她還記得的那些旨意,在合適的時機由她率先提出來,那麼陛下認可的可能是非常大的。

隻要陛下習慣了采納她的提議,便是她以後的某些想法哪怕不合陛下的心意,陛下怕也是會多考慮幾分。

她也不求陛下對她言聽計從,隻要能影響陛下幾分她便知足了。

剛剛提出的省親別院一事便是第一次試探。

元春記得,前世太上皇下旨之後,有條件的人家紛紛踴躍請旨,各家相互攀比,就為給宮裡的娘娘掙個臉麵。

向來對豪門世家的奢侈深惡痛絕的陛下,看著這些人家銀子如水一般花出去,竟難得的沒有生氣。

後來,自己從內務府的折子裡發現,在省親之前,內務府竟是多了幾家專賣土木磚瓦、山石樹木的皇商,這才不得不相信,所謂的省親恩典,竟是陛下在借機從豪門世家掙銀子。

如今因著鹽引案,國庫豐盈了,陛下的私庫卻沒得到任何好處,想來陛下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果然,陛下心動了,自己賭贏了。

元春傳話回榮國府的時候,薛姨媽正帶著寶釵在榮慶堂拜見賈母。

之前薛家出力幫林海將奏折送入京中,才揭開了兩淮鹽引案的序幕。

林家和賈家因功勞巨大,具體封賞要待鹽引案審理完畢再論功行賞。

但給其他有功之人的賞賜,倒是已經下發。

薛家除了財物賞賜,被恩旨蔭一子入國子監。雖沒賞賜官職爵位,但就這個國子監的名額也讓薛家欣喜若狂。

薛家不缺銀子,但凡子孫有人能中個秀才,也樂意花銀子送去國子監鍍個金。

偏偏多少年了,嫡支也好庶脈也罷,愣是一個讀書種子也沒有。

如今有了個國子監的名額,說不定裡麵的大儒,就能化腐朽為神奇,給薛家培養出個讀書人來改換門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HP德拉科飼養手冊 願者上鈎 我扳彎了裝O女主 我真的是個好人 醫姝 在世界盡頭遇見你 你的AD有點菜 鬥羅之開局混沌青蓮 鬥羅從攻略小舞開始無敵 鬥羅:丞相,我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