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沂的箭(2 / 2)

加入書籤

弟弟是親兵,應該沒什麼危險。

回家將消息告訴楊氏,楊氏也更加放心了。

可世事無常,禍福難辨。

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正月剛過,便傳來緊急軍情,吐穀渾可汗伏允率五萬大軍再寇涼州。

當這個消息在城裡被傳開時,全城一片混亂。

與前者完全不同,上次隻來了三千人,城中百姓隻是緊張了下,都認為唐軍肯定能贏,可這次,是五萬大軍啊。

城中隻有四千五百府兵,如何抵擋五萬大軍攻城。

城內各族胡人紛紛離開姑臧城,連漢人百姓也開始向東邊靈州方向逃離。

僅僅一天時間,姑臧城城內十室七、八空,留下的大部分是年老走不動的、無處可的,家宅難離的。

隻要是有點辦法可想的,誰還會留在城中等死?

要知道去年吐穀渾犯鄯州時,就屠滅了兩個縣。

涼州都督李大亮或許知道城破不可避免,體諒到上天有好生之德,竟沒有在第一時間下令封城,任由得百姓逃離,也算是積了一大德。

李沐也正在勸楊氏逃離姑臧城,「娘,快走吧,不然封了城就出不去了。」

楊氏搖搖頭,「沂兒還在,娘不能丟下他。」

李沐道:「娘放心走吧,孩兒會留下來,看著弟弟就是了。」

楊氏苦笑道:「扔下兩個兒子,娘能去哪裡?」

李沐有些急了,還想再勸。

楊氏固執地擺擺手,「別再勸了,娘哪也不去,娘要看著你們,真要是城破了,娘正好去地下見你爹爹,隻是……。」

說著,楊氏流下淚來,她探手撫扌莫著李沐的臉,「沐兒,娘知道你早已知曉娘不是你親娘,對嗎?」

李沐一愣,含淚道:「養恩重於親恩,娘就是我親娘。」

楊氏泣道:「好孩子。娘如果真有不測,你可要照看好你弟弟。」

李沐道:「孩兒謹記。」

「去看看你弟弟,叫他千萬別逞一時之勇,告訴他別讓娘在家擔心。」楊氏無力地擺擺手道。

「哎。」李沐見楊氏主意已定,隻好應著,轉身出去了。

來到都督府前,門前也已經一片亂象。

大小官員們的家眷,還有各種財物正一箱箱地抬上馬車。

忙得不可開交,哪還有往日那種肅穆的形象可言。

李沐不禁苦笑,連當官的都已經沒了信心,讓家眷逃命了,何況百姓?

好不容易找到人遞話進去,等了近半個時辰,李沂才急匆匆地出來。

「二弟。」

「大哥。」

「大哥怎麼來了?」

「娘不放心你,讓我來叮囑你千萬別魯莽,記得娘和我在家為你提心吊膽。」

「大哥,你糊塗啊,怎麼還不帶娘逃出城去?」

「我勸了多次,娘說你在這,她就不走。」

「大哥,我已經走不了了,也不想走,我要殺吐穀渾賊人,為爹爹報仇。可你應該帶娘走,我李家不能一門死絕了啊。」畢竟還是孩子,李沂哭泣了起來。

李沐嘆了口氣:「既然走不了,那就死在一起吧。」

李沂還想再勸,李沐攔住他:「別說了,和我說了也沒用,你隻要記得,真要上了戰場,切不可逞強,留得命在,才能多殺賊人。」

李沂哽咽道:「我知道了。」

這時,府內一個親兵跑出來喊道:「李沂,都督召你速去。」

李沂應了一聲,轉頭對李沐道:「大哥,我去了,你照顧好娘,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

李沐點點頭:「去吧,保重好自己。」

兄弟兩縱有千言萬語,卻隻能無言地分別。

回到家裡,將見麵之事告之楊氏,李沐引著楊氏到了後院枯井旁。

「娘,孩兒與二弟前年玩耍躲貓貓,在井下鑿了個洞,能容納一人,隻是孩兒當時身體小,所以洞小了點,今天起我便下井去鑿大一些,娘去準備些乾糧、飲水備著,如果真到了城破之日,也好進洞躲避。」

楊氏點點頭,「娘這就去準備,沐兒你要小心點。」

李沐遂找來繩索下井擴洞,又找了些木頭支撐,一天下來,竟也鑿大了不少,雖然擁擠,可也能容納二人蹲著。

李家不是豪富人家,一處小院落,想來吐穀渾人也不會太仔細搜查。

心想真到了萬不得已之時,蹲著就蹲著吧,總好過喪命。

也算是留下一條活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界超級電影院 我在天庭有節課 勇者的業界日誌 天道創世主 太古神機 末世之誅魔榮耀 大明寒門 文娛之我來也 混在漫威當法爺 我要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