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伏允來寇(2 / 2)

加入書籤

梁仲業滿臉漲得通紅:「死要死得其所,誰會想莫名其妙地去死。」

常玉嘆道:「二弟啊,看來你這舒適的日子過久了,忘記了我等隻是主公的一柄劍,要麼殺人要麼被殺,死得值不值不該是我等考慮的事。」

梁仲業愣了半晌,突然跪下哭泣,「大哥,我錯了!」

常玉嘆了口氣,彎月要拍拍梁仲業的肩膀道:「放心吧,你我未必會死,少主他更死不了。天命在身,小小吐穀渾豈能傷了少主的性命?」

「二弟,從今天起,派人暗中跟隨少主,護他周全,但不可引起少主注意。」

「喏!」

二月初三,吐穀渾可汗伏允命令大軍攻城。

一天下來,攻了四次,損兵近千餘,未攻下城門,唐軍則死傷一百餘人。

第二天,吐穀渾可汗伏允令大軍壘造土丘,遂建起一個高台,幾與城牆同高,後命士兵持盾在前,弓箭手在後,居高臨下向城牆上的唐軍射箭。

於是唐軍戰損失急劇上升,城牆一度易手,虧得李大亮親自率三百親兵上城助陣,才使城牆上化險為夷。可一天下來,竟傷亡八百餘人,而吐穀渾則戰損五百餘人。

這個戰損比預示著兩天下來,城內將無可戰之兵。

涼州都督緊急征召城內壯丁,可早先沒有封城,百姓早就跑光了,整個城征召下來,竟隻召來不足八百人。

其中還有不少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和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

將這些人送上戰場,那真就是送死無異了。

李沐聞聽到城內已經在征召壯丁,知道已經到了最後時刻。

於是將楊氏引到井下洞中,洞中已經準備好了乾糧飲水。

「娘,你在此處安生呆著,孩兒這就去找二弟,如果爹爹在天之靈保佑,孩兒帶上弟弟來接娘;如果不幸……娘在此處過上十天半個月的,再順繩索爬出去。」說完,李沐給楊氏磕了三個頭,不待楊氏回答,便起身爬上井去。

耳聽下麵傳來楊氏撕心裂肺地哭聲,「沐兒,你別走……要活著……。」

李沐鼻子一酸,硬下心腸,離家往都督府而去。

好不容易重活一回,自己本不想打打殺殺,就想賺點錢,太太平平地和家人一起活著。

可如今連這也成了奢求。

既然上天不肯讓自己安穩地活下去,那自己就去捅破這片天。

李沐心中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往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姑臧城,如今已經看不見幾盞油燈了。

曾經威武顯赫、不可一世的都督府,如今也迷漫著一股死氣沉沉的蕭瑟。

都督府正堂,李大亮正在與麾下折沖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及連下各校尉等將領商議明日戰事事宜,隻是誰都明白城破就在眼前,所以,堂內氣氛非常壓抑。

而李大亮身後站著兩名親兵,其中一位竟是李沂。

看來李大亮確實善待李沂,這是在培養李沂,象這種參議軍機,能站在邊上聽聽,對日後為將領兵有莫大的好處。

「諸位,本都督雖然已經讓人將軍情八百裡急報送於朝廷,同時向靈州、鄯州求援,但就算從最近的鄯州來援,至少也得五、六天。」李大亮緊蹩著一雙濃眉,掃視著下麵的眾將。可他目光所及之處,將領們都一臉喪氣,無一人有戰鬥的信心。

李大亮知道,敵我太過懸殊,這場仗從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結局。

可李大亮是一州都督,本就擔著守土保民的職責,如果棄城而逃,就算不死,也會被朝廷革職查辦,最主要的是,他一生的戎馬生涯立下的赫赫威名也將如昨日黃花,隨風而去。

他不能逃,逃不了,也不想逃。

「如今戰事緊急,照今日的情形看來,最多隻能堅持兩天。不知諸位可有守城良策?」李大亮心中惱火眾將的精神狀態,但此時鼓勵還來不及呢,豈會去開口責怪?

堂中一片寂靜。

良久,站在右邊的折沖都尉沖李大亮一抱拳:「都督,昨日守城我軍殺敵近千人,而僅折損百餘人,可今日吐穀渾建造土台,居高臨下向城牆上射箭,城牆上本就狹小,躲藏不及方才戰損八百餘人,故末將以為令人用沙袋加固增高城牆,可扭轉劣勢。」

李大亮點點頭,此策雖然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嫌,卻也不失為一應對方法,「那加固城牆之事,這仰仗都尉了。」

折沖都尉一拱手,「喏。」

左邊一果毅都尉站出來道:「稟都督,吐穀渾軍連續攻城兩日,士兵疲累,末將以為可發動夜襲擾敵。」

「不可。稟都督,敵軍有五萬人,這兩天攻城動用的不過萬人,何來疲累之說,我軍兵力本來就少,如果發動夜襲,萬一中了埋伏,反受其害。果毅都尉此計斷不可行。」折沖都尉迅速反對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界超級電影院 我在天庭有節課 勇者的業界日誌 天道創世主 太古神機 末世之誅魔榮耀 大明寒門 文娛之我來也 混在漫威當法爺 我要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