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2 / 2)

加入書籤

李沐上前扶起李沂,抬頭冷冷道:「諸位都是善戰之人,不用沐多說也知姑臧城破在即,援兵又遠水解不了近渴,除非今夜諸位領兵逃命而去,否則也就一兩天,你我都要地下相見了。又何必譏笑於沐?」

「夠了!」李大亮喝道,「李沐,你再胡言亂語,勿怪本都督軍法不容。」

李沐昂首道:「此時死不過早死兩日,既然都督已知破城不可避免,何不信小民一次,或許可扭轉乾坤也說不定呢?」

李大亮雖然不信,但見李沐說話有條理,加上當日對李沐的印象不錯,不想真砍了李沐的腦袋,「李沐,本都督最後給你一次機會,你若真有良策,不妨直說,別再說什麼瘋話。」

李沐道:「都督今日若信沐,沐明日送都督一個滔天大功,不說彪悍史冊,也將震驚大唐內外。」說完,李沐從李沂身上抽出了橫刀。

李沂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回過頭頓時嚇得汗如雨下。

而邊上所有將領皆上前一步,手按刀把,準備斬殺李沐。

李沐是真沒惡意,隻是一時忘了規矩,連忙將刀把反轉,向李大亮施禮,「都督恕罪,沐隻是想取刀在地上畫圖,一時魯莽,請都督處罰。」

李大亮陰沉著臉,他這時真有了些怒意,隻是下意識還想給李沐一次機會,因為他是真盼望李沐說出個破敵良策,雖說不信什麼滔天之功,但沒人真想死。

所謂死馬當做活馬醫唄。

於是,李大亮沖諸將擺擺手,冷冷對李沐道:「講。」

李沐也不在意李大亮的態度,心裡卻腹誹人家諸葛亮活沒乾還有三顧茅廬呢,自己送上門來卻遭如此冷遇。

隻是來時就有死的準備,俗話說的好,拚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何況他一個涼州都督。

「都督及諸位將軍請看。」李沐在地上畫了一條線,可沒有人過來看,都冷冷地看著李沐。

「這是涼州城牆。」李沐在不遠處又畫一條直線,「這是吐穀渾軍前沿。」

李沐在兩線中間又畫一條線,「如果明天吐穀渾大軍攻城,攻到此處離城門六十步,我軍用投石器將我的殺敵奇物拋出。」

李沐再在中間畫一條線,「當敵軍再往前十步也就是距離城門五十步時,拋出的奇物就會落在敵軍攻城大軍的中間區域。」

「沐說過,此神物一經施展,十丈之內皆無人可免,觸及必死,如此敵軍攻城大軍中間就出現了一個至少十丈至十五丈距離的空白。」

「同時,奇物會激起漫天煙霧。如此,我軍在城門之後預先列隊完畢的兩千騎兵便可出城門,有足夠的時間集結,也可以邊沖殺邊集結,而攻城敵軍皆是步兵,無法與騎兵抗衡,加上奇物的驚天威力,必反身潰逃。」

此時,堂前諸將開始不由自主地湊上前來。

李沐的話有著不可思議的誘惑力,身為武將,誰不想打勝仗,能活誰又會想死。

連李沂也彎月要蹲下來,看著李沐畫的線,思索著。

隻有李大亮依然端坐著不動,但眼光已經被吸引了過來。

李大亮眼光閃爍,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從李沐的話,他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一種失傳的戰法——「倒卷珠簾。」

這種戰法是前朝大將軍、衛王楊爽所創,並以此戰法二次擊破突厥,成就了赫赫威名。

可眼前的這個混小子怎麼可能與古人楊爽聯係在一起呢?

難道真有生而知之的神童?

李沐其實畫在地上的不過四條彎彎曲曲的線而已。

他繼續道:「當敵軍步兵潰逃時,我軍出城的騎兵不可斬殺太多,隻能驅趕,緊咬著潰兵向敵軍本陣壓過去,甚至可以再在潰兵屁股後麵扔幾個奇物,以加強敵軍潰逃之勢。如此一來,就可形成珠簾倒卷之勢。即可彌補我軍兵力不足的劣勢。」

李沐說得已經很詳細,珠簾倒卷戰法的關鍵之處在於「以弱擋強,以強擊弱,驅潰攻主,擋者,無不潰敗」,驅趕敵方潰兵沖擊敵軍主力,並將恐懼傳遞到全軍,到最後,兵敗就如同雪崩,神仙來了也難救!

此戰法隻有在對陣雙方的軍事素質相差比較大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而且要有大規模騎兵配合。

所以李沐會向李大亮提出騎兵的要求,加上火藥爆炸,才有成功的機會。

而吐穀渾人雖然馬弓嫻熟,但缺乏訓練,鎧甲基本沒有,所以隻要唐軍先聲奪勢,那潰敗並不奇怪。

「珠簾倒卷,好!以敵製敵,可行!」李大亮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站在了身邊,他沒有看李沐,而是看著李沐在地上畫的四根線,仿佛那就是戰場。

前朝大將軍、衛王楊爽正是用這個戰法在突厥人進犯時以少勝多,大敗之。

李沐不以為意,「當潰兵倒卷,沖亂敵軍本陣,我軍沖殺的兩千騎兵開始接敵沖殺,專向那些沒有被沖亂的敵軍下手,至少吸引住他們。而此時,沐將率數十名敢死之士,以神物開道,兵鋒直指吐穀渾可汗伏允的主帳。」

李沐橫刀「嗆」地一聲,在地上再畫出一根線,越過剛才的四根線,指向遠處。

那氣勢看起來絕非一個十歲稚童,倒象是手掌權,指揮著千軍萬馬的大帥,可這也僅僅是李沐自己的YY,堂內此時一片寂靜。

除李沐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條越過四條線的沖鋒線所吸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界超級電影院 我在天庭有節課 勇者的業界日誌 天道創世主 太古神機 末世之誅魔榮耀 大明寒門 文娛之我來也 混在漫威當法爺 我要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