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有心種花(2 / 2)

加入書籤

如今,被一個小小縣男一言吐露心聲,竟讓李世民有撥開雲霧,呼吸暢通的快感。

李世民叫完好之後,環顧眾臣道:「聽聽,聽聽,一個十歲孩子都能說出這番老成謀國之言,汝等汗顏乎?」

這一杆子打得眾臣有點暈,全跪下道:「臣惶恐、臣有罪。」

李沐的話說出,長孫無忌大喜,李沐迎合了自己的方案,在長孫無忌看來,這是李沐向自己靠攏,拋出了橄欖枝。

可那邊的尉遲恭不樂意了,他是朝中大部分武將的代言人,接受了伏順降唐,那就表示戰事平息了,可戰事平息了,將士們上哪去弄戰功?上哪去要封賞?

富貴馬上取,武將沒有戰爭,哪來的富貴?

所以,尉遲恭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聞聽李沐之言,覺得李沐懂些用兵之道,故臣有幾句話想問李沐。」

「準。」

尉遲恭回身,盯著李沐問道:「李沐,你方才說若要滅高麗,必先滅吐蕃;若要滅吐蕃,則不可先滅吐穀渾?」

看著這麵如黑炭的大唐名將,李沐心中有些發怵。

隻是看見尉遲恭紫袍上幾處明顯的油漬,李沐心想,這人該有無多邋遢啊。

居然還沒也殿前太監去指責他失儀之罪,難道禮部諸員眼睛都瞎了不成?

李沐知道此人居功自傲,僅因為有人在酒宴上的席位在他之前,他就將勸解的李道宗暴力毆打,差點打瞎了李道宗的眼睛。

李道宗是何人?他可是李世民的堂弟,且與李家得天下有大功,當時已官至刑部尚書。

這樣的人尉遲恭都敢一言不和就動手,你叫李沐怎麼不心底發怵?

李沐恭敬地回答道:「回大將軍,正是。」

尉遲恭見李沐恭順,點點頭問道:「那照你看,何時能滅吐蕃?」

李沐答道:「大將軍這話不該問沐。」

「那問誰?」

「這該問皇上,也可問大將軍自己。」

尉遲恭的臉色陰沉下來,他說道:「李沐,你這是在嘲弄本將軍乎?」

李沐正色道:「沐隻是個小小縣男,軍國大事豈敢僭越。何時滅吐蕃,自然該由皇上與大將軍、各部重臣做主。」

尉遲恭追問道:「既然如此,你怎敢大言不慚地說若要滅高麗,必先滅吐蕃;若要滅吐蕃,則吐穀渾不可先滅?」

李沐道:「非沐要妄言國事,隻是皇上詢問沐在思考何事?沐不敢欺君,才向皇上解釋心中在想什麼。」

尉遲恭嘲弄道:「原來不過是信口雌黃之輩。」

李沐聞聽,心中有些生氣,但臉上不敢表露,平靜道:「沐隻是區區十歲稚童,自然沒有大將軍赫赫戰功,不過沐所言也並非無的放矢,滅吐蕃雖然困難,但也非難如登天。」

尉遲恭道:「那說來於某聽聽。」

李沐道:「滅吐蕃最大的難處在於路途遙遠,大軍出征難以補給,而非唐軍戰力不如吐蕃。以沐之見,朝廷可征十萬民夫,修一條至吐穀渾伏俟城直道,少則三年,多則五載,如此一旦發生戰事,朝廷大軍數日即至,且便於運送補給,如此吐蕃可定。這也是沐向皇上說接受伏順降唐的另一個原因。」

尉遲恭聞言嗬嗬大笑,他轉頭對韓仲良道:「韓尚書,他說修一條至吐穀渾伏俟城直道。」

韓仲良恨不得將李沐千刀萬剮,現在正好等到機會,他輕蔑道:「一個黃口孺子,也敢妄言朝政。你可知道長安至伏俟城有多少路程,老夫告訴你,就算是直道,也不下五千裡。你可知修這條直道需要縻費朝廷多少錢財,老夫也可以告訴你,就算傾盡大唐國庫,也不及所費之一成。」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譏笑地看著李沐,心底皆認為終究是個孩子。

就連長孫無忌等人也暗嘆李沐此話說的太魯莽,平白給了尉遲恭、韓仲良反駁的機會。

隻有高高在上的李世民臉色淡然,並未出言阻攔。

李沐毫不理會這些目光,他平靜地問韓仲良:「沐請問韓尚書,你方才說的傾盡大唐國庫,也不及所費之一成,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

韓仲良傲然道:「老夫忝為民部尚書,掌管大唐國庫,老夫的話就是依據。」

李沐堅持問道:「如此沐就請教韓尚書,如何算出來大唐國庫也不及所費之一成?」

「眾所周知,前朝修直道,一裡所費約五千至六千貫,長安至伏俟城就算五千裡直道,也得花費三千萬貫左右,而大唐去年歲入,將粟、絹、布等皆折合成銅錢,也就一千九百萬貫左右,除卻度支,國庫一年所剩不足三百萬貫,老夫說不及一成,可有錯處?」韓仲良娓娓而談,如數家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界超級電影院 我在天庭有節課 勇者的業界日誌 天道創世主 太古神機 末世之誅魔榮耀 大明寒門 文娛之我來也 混在漫威當法爺 我要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