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2 / 2)

加入書籤

那邊房玄齡上前一步問道:「李沐,此話當真?」

李沐平靜地回答道:「沐敢立軍令狀。」

這倒不是李沐狂妄,空口說白話,而是李沐心中有底,就算目前達到不了這麼多,可四條直道修完,沒個七八十來年,肯定不行。

有這七八十來年,李沐不信以大唐的人口加四方各國的外貿,還達不到這個數字。

歷史上,大唐到了中期,每年歲入就翻了一番都不止。

所以說,不是大唐商貿不發達,而是交通實在不方便。

龍座上的李世民被忽悠得心花怒放,他大聲誇道:「李沐,你是上天賜給朕最好的能臣。」

李沐卻上奏道:「皇上謬贊了,微臣不敢當。隻是此策雖好,實施卻需要專門的部門,否則直道所經各州縣,各行其道,皆私設收費,恐怕畫虎不成反類犬。如此,明明一項善政,最後變成一項擾民、禍民的惡政,那微臣就成了罪人,萬死不足贖罪了。」

李世民聞言一驚,道:「李沐,既然你已經知道此策弱點,想來有應付之策?」

李沐點點頭道:「微臣確實想到解決的方法,隻是須皇上恩準。」

李世民鬆了口氣,道:「你大膽講就是,隻要於國於民有利,朕無由不準。」

李沐道:「為防政令不通,朝中各部或各州縣相互推諉掣肘,微臣以為朝廷應該將直道單獨劃為一個衙門,由中書省直轄,隻對皇上負責。如此不但可解決推諉掣肘的問題,還可將直道歲入掌握在皇上和朝廷的手中,不至於被地方截取。」

李世民贊嘆道:「朕往日還是小看你了,你真乃生而知之的神童。」

可那邊有些人不樂意了,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直道必定是一塊肥肉,一旦李沐的諫言落實下去,那麼皇帝將獨占這塊肥肉,也就是說每年的過路費都將被納入李世民的內帑,而所有人隻能乾看著。

韓仲良首先發難道:「皇上,臣以為李沐所諫不妥,就算要單獨成立一個衙門,也應該在民部轄下,眾所周知,商貿乃民生之事,豈能獨立於民部之外。」

尉遲恭也不爽,他奏道:「皇上,臣也有異議,直道本意是為滅吐蕃而建,且依李沐所言,直道建造完之後,尚需軍隊巡邏衛戍,臣以為衙門應隸屬軍方。」

而長孫無忌也站了出來,他道:「皇上,臣以為李沐所言皆屬老成謀國之言,且所獻計策皆切實可行,但該衙門卻不該隸屬中書省,中書省本是決策部門,不該負責具體事務,故臣竊以為該衙門應隸屬於尚書省。」

中書令房玄齡卻是自始至終一言不發,原本李沐當殿辱罵韓仲良,他早應該站出來抨擊李沐了,可李沐送了自己這麼大一份禮物,他心中竊喜,哪還有閒心去管這種閒事?

諸臣各懷鬼胎,紛紛上前表達自己的意見,沒有反對李沐的直道,卻對設立的衙門歸屬各有各的訴求。

李世民臉色忽明忽暗,心中惱怒,人心不足啊,李沐好好的一項善政,就因為汲取不到利益,就亂成這一副模樣。

看看李沐,再看看眾臣,人比人氣死人啊,李世民對李沐的感覺更好了。

可李世民沒有辦法,他要當一個明君,要青史留名,隻能妥協。

但李世民還是轉頭問李沐道:「李沐,你對諸位大臣的諫言可有別的想法。」

李沐笑了,他知道會有眼前一幕,而他的用意也就是如此,讓一群「忠臣」,為了搶肉骨頭,在李世民麵前露出他們憎惡的一麵。

如此,才能襯托出他的好來。

現在,自己的想法實現了,所以,亂局也該收拾起來。

李沐故作為難狀,沉吟了一會,當所有人安靜下來,等著他發言時,李沐才乾咳一聲:「咳……。微臣以為諸位大臣所說不無道理。」

李世民眉頭一緊,心想難道李沐也被這些混蛋同化了?

而那邊諸位大臣心頭一鬆。

李沐卻繼續道:「諸位大臣對新設衙門的隸屬各有訴求,沐以為其實這問題可以解決。」

李世民催促道:「快講。」

李沐道:「皇上,直道新設衙門是個新事物,暫時歸屬中書門下並無不妥。」

說完見諸大臣都一副躍躍欲試,想要反駁,李沐淡淡一笑,繼續道:「隻是既然是新設事物,那就無例可循,如此微臣以為,新衙門成立一家商行,分設股份,可解決各方訴求。」

李世民皺眉道:「堂堂朝廷衙門,豈能與商行混為一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界超級電影院 我在天庭有節課 勇者的業界日誌 天道創世主 太古神機 末世之誅魔榮耀 大明寒門 文娛之我來也 混在漫威當法爺 我要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