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忌憚(2 / 2)

加入書籤

一個以「魯縣男」出名的十歲少年,就算他心懷異誌,又有哪個不想活、混不吝的會去附炎趨勢呢。

天下,不是一個人或者幾百人能打得下來的,更不是一個人或者幾百人能治理的。

都說王莽謙恭未篡時,一個有異心的人,怎麼會象李沐這麼囂張跋扈,得罪朝廷重臣的呢?

恐怕韜光養晦,明哲保身都來不及呢。

所謂數十年養望,養的是什麼?就是人心。

這人心不僅僅是民意,至少在這個時代,人心就與民心沒多大關係。

人心真正代表著天下各豪門世族的支持。

顯然,年少的李沐是不可能具備這些的。

房玄齡猜不透李世民對李沐的真正心意,可卻知道至少李世民沒有向李沐動手的意思。

否則,今日在金光門外,李沐會象李沂一樣加官進爵,甚至更加君恩浩盪,顯赫一時之後,就會因一枝流矢喪命在鬆州的戰場上,最後李世民甚至還可能親自為李沐輟朝致哀,以示恩寵。

君威難測,說得就是帝王的反復無常。

「皇上,臣以為李沐年少,手中掌握著如此虎狼之兵不妥。」房玄齡試探著,這話聽起來是建議李世民削去李沐護衛營兵權,其實不然,這話又點出了李沐年少這個重點,用現在的話說,「李沐年少」這四個字是要圈起來,重點學習的,因為以後很可能會考到的。

「依玄齡之見,又該當如何?」

「臣以為待李沐回朝之時,皇上應下旨將護衛營就地解散或是編入禁軍。」

「玄齡可能是忘記了,朕從未任命李沐軍職,這五百護衛營也不是朝廷軍隊編製,不過就是李沐莊子中的護衛,如何裁撤?」

「這……。」房玄齡聞言也感到頭痛,這麼說來,護衛營並不違製,既然不違製,那皇帝下旨裁撤恐怕有傷李世民的名聲。

「朕當初答應李沐,可以擁有不超過五百人的護衛,原意是守護其莊中天雷的秘密。隻是朕沒有想到,他小小年紀竟訓練出如此虎狼之師。哎,也怪朕當時小看了他。」李世民有些苦惱,如果說他不眼饞護衛營,恐怕連他自己都不信。

可如果明目張膽的收歸禁軍,那和搶還有什麼分別,不說過不了自己的關,也難堵天下人悠悠之口啊。

況且此例一開,臣子們誰還敢將好東西露在自己眼前?

不得想想萬一又被皇帝看上,遭搶了怎麼辦?

房玄齡這時已經把握了李世民的用意,看來皇帝不是想對李沐動手,隻是眼紅李沐的五百護衛了。

這就好辦了,房玄齡自認最不缺的就是計謀。

「皇上不必煩惱,其實此事不難,如果此次李沐鬆州之行立下戰功,那就授其禁軍將軍實缺,就算依舊統率護衛營,也可以名正言順將護衛營納入禁軍;如果鬆州之行李沐犯錯,那就降爵以治其罪,那時爵位一降,護衛營人數過了規製,皇上可以削減其數量,然後以不忍遣散為名,將護衛營納入禁軍。」

李世民聞言大喜,贊道:「卿真是朕的子房啊。」

房玄齡謙虛道:「臣不敢當皇上誇贊。」

「太子以為此計如何?」李世民回頭看著邊上一聲不吭的李承乾問道。

李承乾見問,回答道:「兒臣以為不妥。」

李世民一蹩眉頭,他越來越不喜這個太子了,道:「為何?」

「父皇,如果護衛營真是李沐所訓練出來的,父皇就算取了五百護衛,李沐依舊能再訓練五百人,甚至更多,到時中書令難道讓父皇再次尋找名目奪取嗎?」

李世民沉默了,房玄齡也察覺自己的計策確實有漏洞,又細思起來。

李世民眼中流露出一絲驚喜,看著李承乾問道:「乾兒有何妙計?」

李承乾看在眼裡樂在心裡,道:「依兒臣之見,李沐若是忠心父皇,就讓他統率護衛營有何不可?」

是啊,讓李沐統率又有何不可,他是自己收的義子,讓他統率總比給別人更放心。想著,李世民眉頭舒展了起來,自己雖然是皇帝,終究還是有常人一般的貪婪之心,見獵心喜,竟打起臣子的私產來了。

「袁仁國,你與李沐有交情,你說說李沐可有異心?」

邊上袁公公聞聽,冷汗滲出。

「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回皇上話,老奴與李沐並無交情,望皇上明察。」

開玩笑,內外交構,這罪名可是殺頭誅連的重罪,袁仁國就算有八個膽,也不敢認啊。

袁仁國來不及抹汗,又道:「老奴隻是為皇上傳旨時與李沐有些接觸,看他年少聰敏,多說了幾句,僅此而已,望皇上明察。」

李世民笑道:「朕並無怪罪之意,你實話實說便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界超級電影院 我在天庭有節課 勇者的業界日誌 天道創世主 太古神機 末世之誅魔榮耀 大明寒門 文娛之我來也 混在漫威當法爺 我要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