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第 96 章(1 / 2)

加入書籤

「我宣誓, 堅決忠誠於國家,不怕犧牲,保護人民, 誓死保衛祖國!」

「我宣誓,堅決忠誠於國家, 不怕犧牲,保護人民, 誓死保衛祖國!」

「」

五名老兵抬起右手,麵色肅穆, 渾濁老眼裡的火苗, 像是吸進了殘餘烈火的精華,極亮, 帶著灼熱的溫度,落在那麵破了個洞的國旗上。

時間, 仿佛倒流幾十年。

他們正年輕, 大喊著同樣慷慨有力的誓言, 走上戰場。

周圍不知道什麼時候安靜下來, 絕望的哭泣聲,喧嘩吵鬧聲,漸漸低了。

戰爭還沒開打人心先散,數千人對幾十,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唯一生還的機會, 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老兵們不是神, 梁汝蓮也不是,做不到輕飄飄幾句話,讓一群情緒崩潰的普通人打起精神, 共同對敵。

有一種力量可以喚醒——國旗,國歌!

手機裡播放的國歌,通過網絡,穿越千山萬水。

陳小軍老淚縱橫,抬手,對準直播畫麵角落裡的那個身影,幾十年前也是這樣,她要去飛越太平洋,他能做的,遙遙敬禮送行。

柴銳利,外交老部長,手放在月匈口,眼裡含了淚,跟著旋律低唱那首歌。

遠航號航母上,艦長劉海峰和眾士兵同樣虎目含淚,抬起右手,向敬愛的老兵,向祖國,敬禮!

旁邊,代表同胞地址的亮點還有一段距離。

那熊熊燃燒的火焰,老兵那仿佛刀刻般從黑白電影裡走出來的,永垂不朽的軍姿,讓人又看到了那個已經遠去的炮火紛飛年代。

他們幾乎快被歷史遺忘了。

是他們,染紅了那麵紅色的旗幟!

城市裡的大街小巷,隻要有條件的,都在播放直播。

國泰民安的生活裡,聽到國歌聲最多的場合,應該是體育賽事,響亮國歌聲中,紅旗冉冉升起,自豪感油然而生。

沒有人看過這樣的場合,聽過這樣的國歌。

那是悲壯的!

一名大概生了病的小學生路過超市門口,掙脫媽媽的攙扶,抬起右手,對著直播畫麵敬了個少先隊隊禮,小區門口的保安,立正,抬手,路邊執勤的交警,對著遠處正直播的大屏幕,敬禮。

車輛停了下來,行人駐足,這一刻,無數國人把手放在月匈口,眼裡含了淚,跟著旋律,低聲跟唱。

億萬國人——同唱一首歌!

感受歌詞裡不一樣的味道。

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養老院內,絕望的氣氛漸漸沒了,老兵們低吼沙啞又蒼老的聲音,仿佛敲在心坎的鼓點,讓血液一點點熱起來。

酒吧老爸王天勝第一個站直了身子,把手放在月匈口。

接著,泥瓦匠出身的魯建工,其他後來的同胞,最後,李仁禮等幾個彎彎對視一眼,別別扭扭捂住月匈口。

他們已經會唱了。

榮光成員不會唱,甚至聽不清說的什麼,但他們能感受到,麵色肅穆抬頭,向那麵國旗致注目禮。

歌聲漸漸有了力量。

梁汝蓮眼中淚花映著火光,她以為來這裡,會是這場戰爭的主角,是改變者,可原來不是。

她隻是見證者!

見證這群老兵,生命最後的餘暉。

她明白老兵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清晨,海邊起風了,紅色旗幟獵獵作響,仿佛來自一個偉大民族的怒吼。

「保護你們,是我們的職責,隻要我們還有一個人站著,就會站在最前麵。」單翔站在旗杆下,滿臉殺氣騰騰吼道,「可是,你們也有職責!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誰都有保家衛國的職責!」

「人早晚都會死,但如果讓病毒蔓延到國內,我們的人民會受苦,國家陷入災難,既然要死,為什麼不能死的轟轟烈烈?」

「隻要還活著一個人,就必須頂上,把希望留下。」

病毒事件,在場人大多了解的並不清楚,即使碰巧聽到單翔眾老兵議論,生死危機下,也沒心思多想。

數公裡之外的海域,馬丁內茲看著緩緩調轉方向的高國航母破口大罵:「叛徒,臨陣脫逃,你不配當軍人!」

兩艘航母對一艘航母,不止數量減少那麼簡單,代表少了一個國家,一個有力的震懾。

「噢,隨便你怎麼罵,抱歉,我認慫。」高國艦長的聲音幽幽從話筒傳來,「馬丁內茲,你也看到了,我,和我的國家,承受不起華國的怒火,除了撤退沒有別的辦法。」

頓了頓又道:「你應該知道,華國航母應該快要到了。」

偵察衛星因為軌道無法實時監控,過去的幾十個小時裡,每當運行到既定軌跡,準時遭到噴霧攻擊。

華國航母,就這麼消失了整整幾十個小時。

結合現在的狀況,去了哪裡不言而喻,按照每小時六十公裡速度,戰機轟炸範圍已經無限接近。

有聯合國的批準,正大光明開火。

如今高國航母撤退,原本共同發表聲明裡的戰鬥區域,等於少了一半,華國戰機可以從這個空檔,繞過利國發動攻擊。

對講機狠狠被馬丁內茲摔在地上,彈起來,差點砸到副艦長那地。

副艦長一臉誇張的驚恐:「艦長先生,你是嫉妒我比你更具有男子氣概嗎?」

馬丁內茲:「」

國防部如今分為兩派,一方主張堅持到底,如果這次放棄,以後怕是再沒有機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的模擬遊戲不對勁 長寧將軍 我用學習係統搞科技 槓精穿成某宗妖女 佛係王者[快穿] 小野人建島從四個凶獸爸爸開始 文物超凶的[末世廢土] 鹹魚總在為別人的夢努力[娛樂圈] 豪門女配她不癡情了 末世基建從囤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