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隨駕(1 / 2)

加入書籤

作為一名已然大婚親政的,理論上的,古代實權帝王,崇安帝日常的行程……果然還是很輕鬆。

在大陳朝,早朝的規矩是五日一朝,早朝的時間十分人性化地定在了辰時。也就是說,崇安帝除了早朝那一天必須在卯時起床參加早朝,其他時間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當然,崇安帝本人年輕自律,即便不上朝,他每天也基本都在卯時中就起床了。由內侍服侍著更衣洗漱後,就是傳膳。而隨同早餐一起被傳進來的,還有李長安。

身為羽林衛都尉的李長安雖然不需要替皇帝試菜,但也要站在皇帝身後為他護衛。這大概是擔心皇帝吃飯的時候被水嗆死、被飯噎死,或者是被人用筷子捅死。

惠宗:當年朕向來是邀請都尉與朕一起用膳的。一來人多飯香,二來邀買人心,三來省了一筆夥食費,一舉三得啊!

李都尉:我很想說謝邀,然而真沒有!現在是皇帝坐著我站著,皇帝吃著我看著。

吃過早餐後,不需要上朝的崇安帝就可以自行選擇傳召侍讀陪讀、去政事堂問政,或者傳召妃子伴駕。崇安帝是個十分勤政的皇帝,基本上,他會三天去政事堂一天傳召侍讀。至於妃子,目前後宮中有品級的正經妃嬪僅有蕭皇後一人。

在大陳朝,封建禮法還沒有對女性極盡踐踏之能,皇後在皇帝麵前還是很有幾分體麵的。比如:皇帝是不能隨隨便便派個小太監就傳召皇後伴駕的。能被皇帝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隻能是妾,而正妻則必須皇帝親自去坤德殿。但如果皇後主動想見皇帝,嗯,那她可以派人去給皇帝送個湯順便傳個話,兩人商量一下究竟是去你那還是去我那。

李長安為崇安帝護衛三天,有兩天見到崇安帝在晚膳前就喝到了蕭皇後的愛心湯,但蕭皇後本人他卻尚無緣得見。

當然,後宮之中還有一個大boss聖慈太後。

但是,這個位麵司馬氏未曾篡權成功建立西晉,那就自然也不會有「以孝治國」的說法。至於大陳朝的開國之君顯祖薛烈,父母雙亡起於微末,他稱帝之後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晨昏定省的規矩。是以,聖慈太後既非崇安帝親媽,這母子之情自然也不會太深,聽聞崇安帝每十天半個月能想到去探望她一次已是盡到孝心了。

而無論是傳召侍讀還是去政事堂,都至少會耗費半天的時間。崇安帝本人顯然深諳看人下菜碟的本事,對政事堂的大佬們,他是春風化雨多半會賜膳與大佬們一同吃午餐。而對陪讀陪玩哄他開心的侍讀,他就會打發人回家吃自己的。

午餐之後,理論上,若是政事堂的議事未畢,崇安帝還會再去半天。但宰相王言精明強乾,目前還沒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每天都能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崇安帝會在下午傳召侍讀,或者在宮中看戲遊湖等等。

而晚膳前後,崇安帝就會乖乖返回後宮與皇後敦倫。這個時候,李長安就可以下班了。

李長安上任的第四天,他提前一個小時等在了乾元殿外。隻因,今日終於輪到崇安帝上早朝了。

辰時,穿戴一新的李長安扶劍侍立在玉階下,注視著袞袞群臣浩浩盪盪地進入神龍殿。山呼萬歲之後,殿上群臣在王言的率領下開始向崇安帝稟告政務。

說實話,這個過程與前幾日在政事堂發生的並無多大區別,隻是參與議政的人數多了許多。而奏報的政事本身卻一如既往地冗長、多餘,且雞毛蒜皮。

古代帝王號稱家天下,那麼作為這個天下的大家長,皇帝理當是無所不知也無所不管。但古往今來,真正能管好的皇帝卻實在是極少數。

這是皇帝普遍都能力不足嗎?

其實不然。

事實是,很少有皇帝真正明白他們應該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哪些具體的政務上。

天下所有的政務都堆積在皇帝的案頭,皇帝卻不懂如何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將那些真正重要的事隨意假手於人、讓權予人,卻被那些看似重要其實狗屁不值的小事牽扯了太多的精力。最後的結果就是:皇帝越勤政,國家就越是被他治理地亂糟糟。

而皇帝也是人,努力工作之後也會需要正向反饋。缺乏正向反饋又無處訴苦無人商量,自然會令皇帝逐漸怠政,並美名其曰:垂拱而治。

通常而言,傻白甜的皇帝一般都很容易身陷黨爭,非常關注某個具體官員的品德問題,仿佛偌大的朝廷缺了此人就不能運轉,仿佛天底下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分清這個官員究竟是忠是奸。當然,皇帝本人並不會意識到有問題,他們都真心地覺得某個臣子就是他的生死大敵或者國之股肱。但事實上,那隻是蛋糕上的一朵裱花。

而英明一些的皇帝則會知道,治政主要要抓的就是財政權和人事權。隻要抓住了這兩項權力,那麼某一個或者某一派官員的賢德與否,隻看皇帝本身的需求而已。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皇帝其實就已經拿到了分蛋糕的那把刀,剩下的就是憑皇權的大小盡力為自己切下最大的一塊利潤。這樣的帝王但凡分蛋糕不全是為了自己享樂,已然足以在史書上留下「有為」、「愛民」四字。

但李長安卻知道,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兩類皇帝都被眼前的蛋糕局限了視野,卻忘了重要的是現有蛋糕之外的東西,是那些被人有意識隱匿下的原材料。身為帝王,最重要的任務從來不是在蛋糕上裱花或者拿刀分割蛋糕,而是盡己所能收攬原材料,將蛋糕做地越大越好。

那麼,如何才能從世族、從官員,甚至從百姓的口袋裡掏出被他們隱匿下的原材料?

正是製定規則、建章立製、立法執法。

說回崇安帝,小皇帝從十歲開始接受帝王教育,十六歲大婚、十七歲親政,如今年已十八。理論上,親政的實習期應該過去了,他已經是個成熟的社畜了。而他既然能在十歲時就能熟練玩弄權術一手掀起皇統之爭,自然不會是那種隻會關注黨爭的傻白甜帝王。

適逢其會,今日早朝,也恰好有件大事需要皇帝與朝臣決議——稅收。

時近七月,秋收將至,也該到了皇帝向百姓收農業稅的時候了。

大陳朝,甚至整個古代王朝,農業稅向來都是朝廷頭等大事,亦是頭等難事。隻因大陳朝的百姓手上基本無錢可使,收稅向來都是收糧、收布、收錢並行。

眾所周知,稅收標準不統一,則必定有操作空間。有權有勢的繳稅人會本能地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交稅,這便是朝廷的第一重損失。

而稅收收上來之後,糟糕的交通情況,又讓朝廷麵臨著押解的難題。於是乎,路上的損耗、漂沒就不可避免,這便是朝廷的第二重損失。

而朝廷收稅卻也不僅僅隻是為了收入庫房鎖上鐵鏈,各地府衙等著這筆錢做明年的地方規劃,百官等著這筆錢發工資,皇帝也等著這筆錢過日子。那麼,既然要用,就又牽扯到一個交易折現的問題,這便是朝廷的第三重損失。

有了以上三大項損失,其他損失諸如各級官吏貪點蹭點,那已是不值一提。

在李長安看來,真正英明有為的帝王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推廣單一貨幣、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括隱土地,並視百姓貧富階層變化不斷調整稅收政策。隻有以上幾步真正做到位之後,然後才將注意力放在整治貪官汙吏上也還不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替身真少爺反綠茶指南[穿書] 要救的仙子太多了 凡人修仙之仙路風塵 [HP]赫奇帕奇可以治好厭食症嗎? 俄羅斯飯團飼養手冊 [娛樂圈BTS]說出口的&說不出口的 [足球]納西塞斯 復活女媧後我成了洪荒女帝 hp霍格沃茨wy分校優秀一年級生 我為夫君掌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