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局(1 / 2)

加入書籤

永昌元年,四月十六日傍晚。

北京城朝陽門城牆上,一個身材魁梧,劍眉星目的年輕人正朝著東北方向眺望,看著陰沉沉的天際,他深深嘆了口氣,愁容滿麵。

他的身後站著三個人。

左側那個披甲執劍,滿臉胡渣,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是前明降將,現新遼東營威武將軍許勇。

中間那個佝僂著背,頭發花白的老頭是大順京城火器司總管周世昌。

右側那個文質彬彬,看起來有些像書生的是新遼東營軍組織參將王浩。

他們三個正在向大順軍新遼東營果毅將軍李來亨匯報著最新的備戰情況。

「遼東營五千將士已經全部集合完畢,隻等將軍一聲令下,便可開拔東進。」

「除去前朝遺留下來的五百支番邦魯密銃,四千餘支鳥銃,這一個月來,火器司又新造了一千三百支新銃,三十門火炮,火藥,火繩等物資也均在加緊生產……」

「大王出征後,末將又在京城中收攏了不少馬匹,如今營內尚有四千匹馬,運送大炮的移·動車架也已經備好,運送物資的馬車正在加緊籌備……」

「另外,城牆上的小炮也已經拆下了四十餘墩,裝上移·動車架便可運送到陣前。」王浩繼續補充道。

「你們說……」李來亨的臉上依舊看不出什麼表情,雙手緊緊握住了城牆上的磚塊:「我們準備的這些,到底夠不夠對付關外的那十萬韃子兵呢?」

當然不夠!

可是不夠也得夠,不行也得行,李來亨體內那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絕不允許四百年前華夏山河傾覆,削發易服的民族悲劇再次重演!

是的,此李來亨非彼李來亨,身體還是歷史上的那個抗清名將李來亨,靈魂卻已經被另外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學歷史迷博士李來亨所取代。

當過兩年兵,癡迷歷史,軍事的李來亨已經穿越到了這具身體三個多月了。

憑借著對這段充滿爭議和惋惜的明末歷史的了解和養父李過在大順軍中的地位,李來亨在大順軍東征過程提出了不少頗有價值的策略,如今已經成為了大順軍主管後勤的最高將軍,新遼東營的最高指揮官。

當然,歷史上,這個所謂的新遼東營並不存在,而是李來亨為了在即將開始的山海關大戰順軍慘敗後阻擊尾隨的清軍而籌建的,所屬士兵全部來源於投降的遼東明軍,足足一萬五千餘人。

當意識到自己真的穿越到了這個國破家亡,百姓如豬狗的時代後,李來亨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改變這一切,不能讓後世那些亡國滅種般的無差別屠戮再次重現。

隻是,他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位置還太低,在大順軍中說不上話,隻能是憑借著養父的關係,一步步向上爬。

說來不知道是運氣太好,還是養父李過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當自己表現出要在大順軍中占有一席之地,並有此能力的時候,李過當即給予了巨大的支持。

也正因為如此,僅僅三個月,李來亨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底層軍官升到果毅將軍,攻破北京城,組建了新遼東營後,還擁有了自己直屬的成建製部隊。

這兩年來,大順贏的太快了,特別是大軍東征之後,不到兩個月,便攻下了北京城,奪取了大明的天下,在看似乾坤已定的表象下,是根基不穩和急躁冒進。

降軍降將多於本部軍隊且沒有整合,隻要局勢一不利於大順軍,這些沒有任何民族氣節的軍閥隨時可能投敵叛變。

陝西,河南,湖北的根據地雖然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了從上到下,從官府到農田的各項建設,生產也在逐漸恢復,可是畢竟時間太短。

而且這些地區連年災荒戰亂,生產力本就落後,根本不足以支持大順政權和武裝到牙齒的滿清決戰。

沒有強大的後勤,沒有源源不斷的火器供應,優質兵源,歷史上的大順又如何戰勝得了裹挾了十幾萬投敵明軍,有著穩定大後方和紅衣大炮的滿清軍團呢?

那支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的百戰之師,無論是後勤供應,軍隊組織度,單兵戰鬥力,還是槍支,大炮等火器的裝備率,在這個時期的東亞,都屬於最強。

這也是為什麼大順軍一敗再敗,南明一敗再敗的重要原因——後勤比不上,軍隊組織度比不上,火器比不上,無論是大順還是南明,對滿清幾乎都不占據優勢。

滿清雖然隻有十萬兵,可隨著占據的地方越來越廣,也裹挾了越來越多的明軍,擁有越來越廣闊的戰略大後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瘋批美人反派是我的【怒火】 柯南之組織裡的心理谘詢師 和天下第一的隱居生活(美食) 八零福氣嬌妻 窈窕春色 為人三會:會做人會說話會辦事 活成自己就好了 無情應似我 且以歡喜共餘生 既然情深,何懼緣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