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生活很糟糕,但你很偉大(1 / 2)

加入書籤

做自己,首先你要會想。如果不會想,怎能挨過那漫長的孤獨?

總有些時候,你在默默堅持自己的目標與規劃,在被認可之前,你要忍受小蟲一樣齧咬內心的攀比與疾風暴雨似的質疑。

做自己,不是遺世獨立,更不是一事無成。

在這個喧嘩的世界,你要有勇氣靜下來。可以慢一點卻要堅定一點。

你想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不要管人言,不要看得失。不經歷幾次失敗,成功以後你都不知道跟別人聊什麼。

記住,你是特別的,才是偉大的。

我隨便結了個婚

今年我參加了好幾次婚禮,都是意外之喜。有的是一直對男朋友不滿意,大家都覺得分手是早晚的事,某天忽然收到請柬,人家要跟這個男朋友結婚了;有的是口口聲聲要嫁給愛情,忽然調頭嫁給了備胎。

她們有共同的特點,年齡30+,有房有車收入穩定,之前因為太優秀或者忙於工作,一直單身。

對於她們的結婚,祝福不少,質疑也挺多的。就在上周的婚禮上,還有人說:「新娘,你不是獨立女性嗎,乾嗎這麼隨隨便便把自己嫁了?」

有時候覺得做女人真難。二十四五歲無房無車想要真愛的時候,一堆人勸你,早點找個有房有車的人嫁了吧,再不嫁就剩了。婚姻是男人給女人最好的贊美。

等到三十四五歲有房有車決定嫁人的時候,又有一堆人勸你,你都有房有車獨立女性了,啥也不缺,乾嗎結婚自尋煩惱,那男的根本配不上你,你嫁給他,簡直是給他送福利。

從結婚是男人給你福利,到你跟男人結婚,是給他福利。我們習慣於以利弊評價一段關係,卻很少去問當事人:你願意嗎?

有人覺得結婚是為了愛,有人覺得條件更重要,但我覺得結婚這事兒,唯一理由就是「我想結婚了」。

這個時代,擺在女人麵前的好像隻有兩條路,一是早早把自己嫁了,等同學結婚時你孩子都能當花童了,在時間上做人生贏家。另外一條是所謂的獨立女性之路:賺錢、升職、見世麵、去大城市,然後嫁一個好男人,要麼更年輕,要麼更有錢,要麼更相愛。說來說去,兩條路還是一條路,就是以嫁人論英雄。

我隔壁王大媽說她女兒:「挑挑揀揀,最後嫁這麼個玩意兒。」

王大媽的女兒思思是我發小。思思的男友,it白領,長相一般,收入與思思差不多。論硬件,思思10年前可以嫁一個比他更好的男人。關鍵是思思並不十分愛他,可能最多隻愛了六七分。

思思結婚,在旁人眼裡,就是姑娘挑肥揀瘦,一把年紀湊合著嫁了。但思思不這麼想。她覺得10年前的她與現在的她,最大的不同是,這10年裡,她經歷了真正的愛情,經過了真正的奮鬥,婚姻在她的眼裡,不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她可以選擇買也可以選擇不買,買了也不覺得一定要用一輩子。再貴的東西,如果不合適,她都扔得起了。

在思思的婚禮上,聽到她大聲對伴侶說「我愛你」,我的眼淚差點流下來,不是為了她的愛情,而是因為她的自由。

一個進取的姑娘,成長不易,不僅要承受來自親人的壓力,更需要付出很多的苦,經歷很多的不如意,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慢慢看清現實。終於有一天,她心平氣和地選擇一條平凡之路。

這個選擇既沒礙著誰,也不是歷史的倒退,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滿意?因為它太喪了,不勵誌。

有一種流行病,叫「勵誌癌」。在勵誌癌眼裡,如果你決定追逐夢想,30歲以前不結婚,就一定要做人生贏家,40歲娶小鮮肉,或者50歲嫁傳媒大亨。如果不能,單身也好,因為你高貴、能乾、獨立,所以寧缺毋濫;你是榜樣,要像電視劇一樣活著。

真的很想說髒話。老娘那麼努力,不是被你們當榜樣架在半空的,而是想怎麼過就怎麼過。

10年前,也許每個女人都想嫁給王子;10年後,我們終於承認,王子太太這個身份,是世襲的。表麵上人家也會給你競爭的機會,實際上,早內定了。沒有嫁給王子,10年努力就白費了?並不。

10年,你最好的年華,因為沒有嫁給青蛙,所以才有機會與王子戀愛;有機會自由自在、全世界飛來飛去;有機會做夢;有機會為了夢想而打怪升級,從被帶的團隊變成帶團隊的人。

10年,你沒有在婚戀市場上增值,卻在人生的戰場上積累了更多的經驗與財富。才有了10年後的你,冷靜客觀,像決定一個項目一樣決定結婚。

「結婚在下定決心之後其實很容易。」很喜歡《東京女子圖鑒》裡女主的這句台詞。

結婚在下定決心之後其實很容易。婚姻是供你獲取自身價值的,而不是一定要找一個比你條件更好的人結婚。

結婚不是一輩子的綁架,而是人生的選擇題。當你想選擇它的時候,不應該被任何東西綁架,甚至愛情。你有權利選擇嫁給愛情,也有權利選擇嫁給合適,甚至你嫁給的可能就是自己的願意。

你結婚的ting到了,至於跟誰結,不重要。

甚至因為想生孩子而結婚,也是對自己負責。畢竟目前在中國,單身女子生育的大門還沒有打開。

過了三十歲,想穩定了,想結婚了,想生孩子了,就像吃了火鍋想喝冰水想上廁所一樣,是你的自由,既不丟臉也不打臉。

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嫁人,更不是為了不嫁人,而是為了在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大膽去做。選對了,有智慧去享受,選錯了,有能力去善後。

也許10年前,你做夢都想買的包,現在卻懶得看一眼,而當年你瞧不上的平淡幸福,如今卻心心念念。每個人都在不斷調整自己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同時通過不斷得到夢想,而不斷地消滅夢想。

如果下次有人說,你是獨立女性,條件這麼好,不能隨便將就。請你告訴他,正因為我是獨立女性,才敢隨隨便便把自己嫁了。既不期望婚姻改變人生,也不指望一輩子被當女兒寵。嫁做人婦為人母,隻是一個選擇,一種經歷,想清楚就去做,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隻進不退,而是識進退。與其拚命活成勵誌偶像,不如活成自己心裡想要成為的樣子,這才是女人最大的貪心——不被任何身份與人設綁架,你的一生,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你最好的年齡,就是你現在的年齡

早晨看到閨密唐寄奴發了一條朋友圈:「據說以後人類平均壽命將達到90歲。那麼30歲之前盡情學習,30—60歲拚命賺錢,60歲以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應該也不晚,宋美齡50多歲才學畫畫。」

那天編輯問我人生還有什麼特別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我說出繪本。她眼睛一亮,我趕緊補充,這是我60歲以後的計劃。

在英國書店的繪本區,許多白發蒼蒼的老夫妻手牽手,邊看邊竊竊私語。60歲以後,可以重拾純真與天真,這件事隻要想想就很快樂。

人生就是一個悖論,當你身強力壯的時候,雖然精力旺盛,卻同時肩負更多的責任。要戀愛、結婚、生孩子;父母日益衰老,需要你照顧;賺錢正當時,二十不努力,三十徒傷悲。在一個要努力為人生賺取更多安全感的年齡,那些無用而有趣的事,那些不能立即產生效益的夢想與愛好,很容易被擱置。

「眼前的苟且」和「詩與遠方」,是魚與熊掌的關係。

做好枯燥的工作,與做好一件看上去詩意的工作,精神的愉悅感有所差別,所要付出的努力,承受的壓力卻是同等的。

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隻能做好一件事。但不用悲觀,時光還長,不如分階段執行。

我遇到過在職業鏈條的關鍵時刻,要辭職去旅行的姑娘。問她為什麼這麼急,旅行這件事,明明在任何年齡都可以做。

她說,姐姐你太天真了。二十幾歲,我可以在馬爾代夫的海邊穿比基尼照相,我能在旅行的路上被帥哥搭訕,我曬朋友圈的照片堪比白富美,說不定還能遇到自己的right。到了40歲,可能嗎?

如果旅行是為了這些,的確要趁早。

許晴在微博裡貼了在巴黎街頭喝咖啡的照片,有一部分留言是罵她老的。罵這些話的人,大約都不想活過40歲。在他們看來,過了40歲的女人,沒資格去巴黎,沒資格美麗,沒資格與小鮮肉做朋友,沒資格在社交網絡曬自拍圖。

無論多麼有趣的事,都不是為了享受這件事情本身,而是為了炫耀年輕,甚至把任何好玩的事,都轉化為相親現場,這樣的女人,對年齡最焦慮。因為她們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衡量女性的價值。而中國的男性,對於女性年齡的敏感程度,遠遠超過對自己發際線、啤酒肚的敏感。

晚清維新誌士康有為,43歲續娶18歲的梁隨覺,50歲續娶17歲的何旃理,56歲續娶17歲的市岡鶴子,58歲續娶17歲的廖定徵,62歲續娶19歲的張光……

傳奇畫家張大千,48歲時娶了女兒的同學徐雯波。

伊能靜曬個孕肚,無數人攻擊她惡心,老牛吃嫩草,而吳奇隆娶比自己小16歲的劉詩詩,大家就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從生物學角度,雄性動物永遠在尋找最佳育齡異性。即使進化到人類,很多男人依然保留了這種動物屬性。

另外,男人依靠與年輕女性發生關係,度過中年危機。嚴格意義來說,女孩不是他的愛人,而是他的藥。

經常有吃錯藥的。比如市岡鶴子與康有為的兒子暗度陳倉;德普大叔的小蘿莉在她媽媽去世第三天提出離婚,並且要求他支付贍養費。

隨著玩砸了的男人越來越多,男人或許會進化得好一點,明白年齡給女人帶來的不僅是皺紋,更有心智的成熟,行為的優雅。

不過,男人怎麼想,關我們什麼事?40歲女人豆腐渣?我們從來就不是豆腐,哪有渣。

年齡的增長,除了在生育市場上,女性的競爭力下降,在其他任何方麵,都可以實現增值,包括愛情。

在歐美,許多四五十歲的女人,戀愛談得風生水起。普京前妻柳德米拉再婚,丈夫是比自己小21歲的學者;德普的前女友也戀愛了,對象是與她誌同道合的法國香頌歌手。

所以,中國女性對於年齡的焦慮,深層原因是自我定位問題。以男性的角度定位自己,婚育是個人最重要的價值,當然是一過40歲,人生就塵埃落定。

還沒結婚的,是loser,還沒生孩子的,是可憐的老女人。即使結婚生子的,也不過是誰的丈夫,誰的媽媽。人生不應該再有夢想,不需要美麗、進取、純真與樂觀,必須含辛茹苦,奉獻犧牲,做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做成功小孩背後的媽媽。

這樣的定位,不僅讓女人怕老,更讓她們過早放棄了自己。

胡因夢50歲的時候,前夫李敖送她50朵玫瑰花,「隻是為了提醒她,你再美,也已經50歲了」。李老師還有一段著名的言論是,女人有三大敵人:第一是時間,第二是不追她的男人,第三是比她漂亮的女人。

這些話充滿了生為男人的沾沾自喜。

其實胡因夢比李敖小18歲,但李老師現任太太王小屯,則比他小整整30歲,所以他覺得自己有資格嘲笑50歲的胡因夢。

胡因夢沒理這茬,她給女兒的十條建議之一是:

女人要在情感上自給自足,沒有誰可以溫暖、慰藉、安放、收藏你的夢想與你的一生。

翻譯、寫書、講課、環保,不做演員的胡因夢在自己的領域裡成為專家,有眾多追隨者。

這位前妻60歲的時候,李老師又在微博上寫:10年過去了,多少人非、多少物故。再送60朵嗎?我猶豫說不。花店要收件人地址,我要打聽。輾轉傳來的訊息是:她有遠行、人在大陸。我恍然一笑,欲送還休:沒人看到60朵花謝,豈非禮之大者?驀然回首,眾裡不再尋她,雲深不知處。

雖然「花謝」這個詞是滿滿的別有用心,卻終於不敢再說,你再美,也60歲了。

胡因夢做自己喜歡的事,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60歲又怎樣?

歲月,對於女人來說,從來不是敵人,包括不追求自己的男人,比自己漂亮的女人,都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是以男人的眼光來要求自己;是將自己的夢想構建在男人身上;是穿著最時尚的衣服,卻有最傳統的內心。

我們健身,是為了更優雅地老去,至於是不是60歲的時候擁有20歲的身材,whocares?

我們拚命地努力賺錢,力求在某個領域做到專家,不是為了去韓國微整,而是某一天,可以氣定神閒地追求自己的詩與遠方,看最好的風景,住最愛的酒店,買「麥克阿丁」油畫顏料時不肉疼。

有意義的事情,在什麼年齡去做,都有意義。年輕隻是狀態,不是資本,它是積累資本的過程,而享受這些資本,什麼時候都不晚。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想享受;該工作的時候,想輕鬆;該苟且的時候,追求詩與遠方。

當男人對我說,某女一把年紀了,還折騰什麼。我隻能憐憫地看著他們,都什麼年代了,還覺得年齡可以困住一個女人。如果女人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獨立個體,一個有能力、有勇氣、有資本的人,就不會懼怕衰老。像楊絳先生那樣優雅地老去,死後連骨灰都不留,不是因為她遇到了錢鍾書,而是因為她就是楊絳。

記住,無論你是哪個年齡段的女性,你最好的年齡,就是你現在的年齡。

想再多,不如試一下

看到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的一篇采訪,說到微信的發端,是他某個深夜的一個想法。發送郵件給馬化騰以後,馬化騰正巧也沒有睡,立刻回復郵件,告訴他,做。

「所以,第二天就組建團隊,開始做了。」

這麼簡單?

就是這麼簡單。

有時候你會發現,越是成事的人,想法越簡單,因為他們懂得在想法與行動之間畫直線。

經常有人跟我談他們想做什麼。

有些想做外賣健康沙拉,有些想做一間小小的甜品店,有些想做培訓課程。我通常隻會問他們兩個問題,一是啟動資金從哪兒來,是你的錢還是借的錢;二是如果虧了,能承受嗎?這兩個問題回答完,如果錢是自己的,能承受虧損,那就去做。

剛開始做一件事,人們通常不會選擇投入過多。但大多數人,還是會翻來覆去跟我討論細枝末節,恨不得問「你覺得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其實這一切,如果不開始做,永遠沒有答案。

談的時間越長,態度越認真的,往往最後還是上著自己的班,抱怨著自己的生活,沒有去做喜歡的事。

相反,那些三言兩語就談完了的人,時隔一兩個月再見麵,已經開始投入自己的新事業、新生活。

不是不應該慎重,而是所謂慎重,其實隻有一個意思,控製整體風險。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想再多,不如試一下。

想得多的人,自戀、害怕失敗、無法容忍小的挫折與難堪。潛意識裡,他們認為隻要想得夠多,就可以避免失敗、挫折,事實卻是,想得太多,容易悲觀;思考太久,易生變數。

經常有人問,我喜歡一個人,應該向他表白嗎?我的回答也很簡單,隻要對方沒有名花、名草有主,馬上就去表白。

你那麼猶豫,無非是害怕被拒絕。但其實無論被接受還是被拒絕,隻要表白就是成功——你最需要的是答案,其次才是什麼樣的答案。

如果說被接受是完美,被拒絕至少是及格,而不表白,就是不及格。你永遠在猜,永遠在付出情感與時間,你自我安慰:如果不表白,就沒有傷害。

等到對方牽著一個姑娘的手,出現在你麵前,你拍著酸痛的心髒說,幸虧沒表白啊,不然被拒絕多難堪。可是,如果你手裡有一隻月光寶盒,把同一場戲用不同的情節演一遍,也許是如果你表白了,就沒現在這個姑娘什麼事兒了。

我們經常陷於一個怪圈,因為害怕失敗,所以總在失敗,而失敗的原因,竟然是從來沒有開始。

這樣的失敗,我們不服。

羽泉有一首歌叫《不服》。「二十年我們什麼都沒變,除了一點風霜寫上臉」。每次聽到這首歌,記憶都能帶我回到在體製內工作的時候。如果你曾經在一個穩定而沒有生氣的工作崗位做5年甚至10年,就會發現,真正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除了你變老了,其他什麼都沒有變。

你想去戀愛,卻永遠在考慮能不能結婚;想去旅行,卻永遠在考慮會不會太累;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卻永遠在考慮能做好嗎、會失敗嗎、能賺錢嗎、老媽怎麼想、同學怎麼看……

你嘴上說,隻要有感覺、自己喜歡就行,內心卻背棄了自己的直覺,用種種世俗的目光與標準綁架自己。

我說想再多,不如試一下。你說試一下,萬一不行呢。可是如果不試一下,你連行不行都不知道,這才是最可悲的,不是嗎?

昨天去一間名叫諸葛烤魚的店吃飯。一年前就看到過它的招牌,每次經過都好奇,這麼奇怪的名字,一定不怎麼好吃吧。來來回回經過,來來回回地惦記,偶爾還上網搜一下,看看大家的評價。昨天終於去吃了,真的不怎麼好呢,但並不後悔,因為試過以後,就不惦記了。

所以,試或者不試,不在於會不會失敗,而在於失敗的結果,你能否承受。

如果承受不了,覺得把握再大也不要去試,因為智者千慮終有一失;如果能承受,成功的概率不太大,也要試一試,因為即使不大的概率,落到你身上,也是百分百的成功。

生活很糟糕,但你很偉大

她問我,如果不為老年擔憂,沒有意願留下後代,婚姻還有什麼意義。

「我不想要孩子,我也不確定自己能活到老年。」她的聲音好聽,銀鈴似的,但她為自己的身高而感到自卑,155厘米,雖然在我看來並不矮。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人,無論你多麼平凡,他都覺得你了不起,你一定想結婚。」

她想了想,說:「可是,我見到的夫妻都在彼此攻擊。」

事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男女,之所以可以走進婚姻,正是因為在關鍵時刻,他們覺得自己是被對方認可的。

上周,公號發了一篇文章,叫《你總打壓我,我憑什麼還愛你》,很多讀者表示感同身受。有些因此與男朋友、女朋友分手,有些已經結婚,因為總被打壓,產生離婚的沖動。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難免有互相調侃、譏諷的時刻。伴侶之間的彼此攻擊,在某種程度上是親密關係活力的體現,有時候我們說親密是吵出來的,還願意吵架的夫妻往往比連架都懶得吵的夫妻,在親密關係中更加有所作為。

然而,打擊或者攻擊是正麵還是負麵的,取決於它的頻率與事後解決方式。

無論是打壓對方還是吵架,頻率都要控製在一周一兩次以內。更重要的是善後。有些伴侶吵架以後,會敞開心扉訴說藏在心裡的想法,或者彼此說很多動人的情話,這樣的後戲,能夠讓雙方感覺到幸福,吵架激發了激情,讓你們在彼此身上,體會到很深的信任與需要。

親密關係本身,容易滋生攻擊。

趨利避害、欺軟怕硬是人的本性,這種本性驅使我們認為,越是親密的關係,越方便於實現攻擊,暴露自己暴戾的一麵,因為雖然有人會受傷,但沒有人會離開。

真正的善良需要略微的不安全感滋養,百分百的安全就會讓人類變得頑劣。不願意再費心勞力地消化自己的負麵情緒,當出現負麵情緒時,不假思索地傾倒給對方就是他們的解決方式。

什麼時候,傾倒壞情緒的人願意承認這樣做會傷害對方?

當他強烈感覺到要失去對方的時候。

當對方強勢地理論,讓他覺得無言以對的時候。

當對方對他施以更尖利的傷害,讓他感覺疼痛的時候。

伴侶關係,也是一種權力遊戲。當你第一次發現對方喜歡打壓或者攻擊你的時候,你就需要為自己攻下第一座城池。

那些一再被打壓的人,往往是因為最初的軟弱,覺得對方說的還挺有道理或者懶得計較、不想吵架,等等原因,讓對方感覺在你麵前表現挑剔的一麵,既爽快,又安全,甚至有趣。

我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的愛人與伴侶,並不是希望對方指出我們的不是,多加改正,變得越來越優秀。

因為也許終其一生,你與他,都隻能做平凡的人,賺不多不少的錢,做不好不壞的工作,在不上不下的職位上,有復雜的辦公室關係,暴躁的老板。有時候想想,人生真的有點差勁,可似乎也隻能如此了,這樣的生活,有什麼幸福可言?

幸福就是某一天,無論是剛吵完架,還是結婚某年的紀念日,說起這無趣的人生,差勁的自己,你聽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情話:無論怎樣,你這個努力做一件事的人,真的很不錯呢。

沒錯,你就是那個努力做一件事的人,你會修馬桶,炒魚香肉絲,你會裝電腦係統,在陽台上種西紅柿,無論你在別人眼裡多麼平凡,你的伴侶都覺得你了不起。

這就是結婚的意義。

我們必須找到這樣一個人,同時也努力成為這樣一個人。

無論你們是細心體貼還是粗心大意,是浪漫多情還是平淡如水,是歡喜冤家型還是互補搭檔型,世界上的幸福是多樣的,每一種相處模式都能磨合得如魚得水;世界上的幸福又是單一的,不同的幸福有一個相同的原則,就是不在彼此的傷口上撒鹽。

當平凡的人委屈地回到家裡,請無論如何端上一碗「雞湯」;為這差勁而操蛋的生活,蓋上一個「合格」的印章。

世上隻有一種失敗,就是總想活成別人

我們有多渴望成功,就有多害怕失敗。與人聊天的時候,我最怕聊到最後,對方忽然問一句,我是不是很失敗。我總是不知道怎麼回答。

究竟什麼樣的人生算是失敗?錯過了不該錯過的人,賣掉了接連漲停的股票,年過30尚未婚配等,聽上去好像都與失敗有關,但肯定用不上失敗這麼嚴重的詞,頂多算是暫時的不如意。

這樣說來,真正能擔得起失敗這個詞的人,其實並不多。是的,不多,但有時候,也許就是你我他。

作為一名恐飛症患者,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羨慕那些在路上的人,看台灣演員張震的采訪,印象最深的不是說他怎麼演好一個角色,而是他喜歡去歐美尚未開發旅遊的偏遠小鎮,小鎮上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東方麵孔。

做第一個踏上某片土地的中國人,感覺一定很好,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我努力克服自己的恐飛,還在微博裡關注了一個南航機長,經常向他詢問飛機安全知識。但這些其實都沒什麼用,坐一次飛機像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痛苦,隻有恐飛的人才明白。馬航事故以後,我徹底放棄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別人做起來無比輕鬆的事,到你頭上就比登天還難,這是一件無處講理的事。

我們經常說要努力啊,但顯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去努力,尤其當我們的出發點僅僅是別人有,而我們無。

一個朋友最近在糾結要不要生二胎。她身體比較弱,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大出血,下了病危通知書,加上孩子身體不好,家裡經濟條件一般,好不容易把孩子磨到三歲,實實在在想鬆口氣。不幸的是,她發現辦公室裡的適齡辣媽們都開始生二胎了。

她說她其實不想生,但覺得別人都生了,她不生,顯得不夠成功。「現在成功的標準不就是有兩個孩子嗎,最好還一兒一女。」

我不知道這個成功的標準是誰定的,但我可以肯定,如果一個人,因為別人都有,所以她也要有,她對於成功的評判標準一定是可疑的,她不知道自己是誰,需要什麼,才會想要跟別人一樣。

跟別人一樣,就是一種攀比心,它是現代人焦慮感的主要來源。

我們很容易了解到自己的痛、弱、苦等不夠光彩的一麵,卻很難全麵地了解別人,所以經常會覺得別人所擁有的,正是我們所沒有的。一個職場辣媽,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有a4月要,馬甲線,每天都是美美的。在廚房忙得灰頭土臉的我們,看到她的狀態,立刻忘了做飯其實也能修身養性,炒菜的時候扭動月要肢同樣可以鍛煉自己身上那些聰明的肌肉,而是跑去惡狠狠地辦了包一年的美容卡,包兩年的健身卡,結果根本沒時間去,怒氣很容易又被轉移到了工作與家人身上,甚至家庭出身——瞧,我就是這麼不幸,所以不能像別人那麼完美。

可是,這樣一個循環下來,我們並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更不會變成別人,而是成了一個焦慮、敏感、抱怨的自己。

別人身上的優點,當然應該學習。一個總是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的職場女性,我們可以學習她的穿衣之道,看看有什麼辦法在五分鍾之內化一個上班妝。

然而,她的a4月要可能是天生的,她所謂的輕輕鬆鬆搞定一切,背後可能有一個無比強大的親友團的支持,她穿西裝氣場強大,因為身高足有168厘米,甚至她可能就是比我們的運氣更好,後麵這些,是她的,而不是你的,是你沒必要去努力、也肯定努力不來的。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有多少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喜歡或者應該做的;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意,有多少是真正有必要改變與提升,有多少僅僅因為別人都在改變或者別人似乎比我們更好?

當我們期待改變自己的時候,是從每一件小事踏踏實實做起,一步步變成更好的自己,還是每天刷著那些比自己優秀的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心裡一萬個聲音在問,憑什麼是他?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偉大,也不要把失敗想得太可怕。絕大多數的我們,其實都可以幸運地過著不怎麼成功,卻絕不失敗的人生。有自己的小出路、小幸福、小快樂,沒有大富大貴,卻有平平安安,沒有驚心動魄,卻是有驚無險。

我們沒有成為畫家、音樂家、作家,卻也可以沉下心來畫幾筆,唱幾首,寫幾句;我們不是偉大的父親母親,可是在自己的孩子心目中,就是最好的爸爸媽媽。

在我眼裡,世界上有千萬種成功,卻隻有一種失敗,那就是總想活成別人那樣。一個人如果要做自己,首先要認清自己。

認清自己的種種局限與不足,懶惰與無能。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隻是別人的,你看不到罷了。

創業以後,我再也不羨慕成功人士了

我開始創業的時候,還是文人心態,天真爛漫,覺得隻要不虧就行。創業以後才知道,商業帝國是一架大機器,你要麼趕上它,要麼被拋棄,沒有第三條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所謂的不虧就行,結果一定是虧得跳樓。

不僅僅是創業,其他的成功也是一樣。

《奇葩說》第三季總決賽裡,邱晨說總算要結束了,有種周五終於要下班的興奮。

周五下班,雙休兩天,對於成功人士而言,絕對是奢侈品——普通人擁有的很多東西,對他們而言都是奢侈品。

有一次談項目,董事長從成都飛來武漢,另外一個合作夥伴從北京飛來武漢,兩人到酒店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2點,我、合夥人與他們坐在酒店大堂裡頭腦風暴,寒風呼呼地從旋轉門裡吹進來,大家卻不願意換個地方,心疼路上那點時間,一直談到淩晨三點,睡意全無,感覺馬上可以洗個澡去晨跑。

但這種身體的透支,過一兩天或者一兩年就會暴露出來。

最近大熱的《歡樂頌》,我身邊很多人特別羨慕安迪。以安迪為偶像的朋友,追了一晚上劇,早晨遲到被行政罵,下午犯錯被主管罵,她說,我要是安迪就好了,誰敢罵我。明知道第二天上班,還不睡覺追電視劇,怎麼可能成為安迪?

現實中,像安迪那樣的女孩必須把時間算計到分與秒,生活規律得像瑞士鍾表,別說追劇不在日程之中,連跟閨密聊天都是在趕飛機的路上。

我身邊最有可能成為現實版安迪的女生,是個90後,本科做交換生去了加拿大,研究生在我國台灣讀。

她淩晨跟我說選題,我早晨不到七點回復的時候,又第一時間收到了她的回應。

她跟朋友去香港玩,朋友們去逛名店,她去谘詢職業規劃師,並且是付費谘詢。與同齡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相比,她的生活特別枯燥單調。

但我知道,總有一天,她會成為一個讓同齡人羨慕的人,而羨慕她的人,也隻會羨慕她的聲名、財富、好運,早就忘記,你們在逛名店的時候,人家在乾什麼。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因為他們樂觀向上,不抱怨,但這不意味著,他們的生活沒有值得抱怨之處。

我還認識一位年過40的台灣女性,雖然不喝依雲水,但絕對是眾人眼裡安迪式的成功人士。說到愛情婚姻家庭,她直言:「我很笨,沒有平衡家庭與事業的能力,所以在選定了這份事業的時候,就決定舍棄家庭了。不過,我一直在談戀愛哦。」

我很敬佩她,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果斷割舍人生第二需求。據說為了一個目標而暫時或者永遠舍棄第二需求,是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訣之一。

十幾年前,閨蜜勸我做電商。她說寫作太辛苦了,像種地一樣,寫就有錢,不寫沒錢,整個一碼字農民,做電商就不一樣,你把企業做大了,不乾活也有錢,可以去環遊世界。

後來,她真的做了電商,並且很快做到行業前十,然而直到現在,她一出門旅遊,銷售額就下滑,更別說環遊世界了。當年的行業前十,她是碩果僅存的一個,有些已經把店賣給別人,有些真的環遊世界去了,店裡的生意就變得很差。

在創業過程中,她患了神經性皮炎,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壓力太大,還斑禿了,但我們每次見麵,她都神采奕奕,所以很多人羨慕她的生活,她也樂於讓大家看到她輕鬆愉快的一麵。

後來,她的一個員工兼粉絲,也自己去開店,開了不到兩年,又回到她這兒打工,回來跟她說,姐姐,我雖然還是很喜歡你、崇拜你,但我再也不羨慕你了。

成功者的擁有是從他的失去中獲得的,當你知道他為成功而失去了什麼的時候,也許你就不在乎他擁有什麼了。

一個愛旅遊的朋友,去大理開了客棧。開始的時候,半年在路上,半年在店裡,各種媒體報道,都說他是神人,的確有各路粉絲慕名而去,客棧一時人滿為患。但很快,大家開始吐槽他家的衛生狀況、服務態度、管理水平,更多人說,我們千裡迢迢是為了見偶像,而你告訴我偶像去尼泊爾了。

現在,他每年隻有春節一個假期,平時老老實實蹲在店裡,接受各路粉絲的朝拜。

年初,他開了分店,開玩笑說可能以後連春節的假期都沒有了。他已經開始接受並且享受當下的忙碌、進取、冒險,然而他的崇拜者們,還在羨慕他邊玩邊開店,羨慕他睡到自然醒,他也樂於扮演那樣的人,隻有那樣,他才更受歡迎。

很多人想要成功,但他們對於成功的渴望,是建立在成功可能不需要付出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的基礎上的。其實這樣的成功根本不存在,無論多少人因為形象需要,為你塑造了這樣的成功,這種成功本質上,跟你都沒什麼關係。

伍迪·艾倫說,欣賞和喜歡你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才能快樂。

如果你沒有賺到很多錢,閒散與安穩就是你的成功,如果你想賺很多錢,就必須把每一分鍾列入人生計劃。

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從孤獨失意、默默無聞開始的,羨慕別人的成功,先要問問自己,是否能在孤獨失意、默默無聞中,依然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

隻有輸得起,才等得起

在武大做活動,被一個男生問,父母隻有一筆錢,他可以拿這筆錢付房子的首付,也可以出國留學,他怎樣應該選擇,如果出國留學,回來以後是不是意味著擁有更好的工作,更輕鬆地賺得房子的首付?

我告訴他不一定。

付首付,在大城市供一套房子,是一個已知項,意味著暫時走上平凡卻安全的人生;拿著這筆錢出國留學,則是未知項,有兩種可能,要麼這項對於自己的投資,收獲頗大;要麼雞飛蛋打,回到原點,重新賺取房子的首付。

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冒險?確定自己輸得起的時候。

不要打雞血地告訴自己,行萬裡路如讀萬卷書,回來一定能有好工作或者創業成功,如果這樣,不如買了房子,先在家裡讀萬卷書,反正跟行萬裡路差不多。

多想想輸了怎麼辦,如果輸了,自己是不是能夠淡定回應:人生貴在過程,我就想要詩與遠方的田野。

在愛情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糾結。

眼前這個即刻能夠到手的人,不怎麼相愛,也不怎麼滿意,唯一好處是,他對你死心塌地,願意與你立刻結婚。

繼續等待,一定有良人出現?不一定。錯過了眼前這個80分的男人,也許之後會有100分的出現,也許出現的是70分的。

怎麼辦?

問自己,輸得起嗎。如果之後隻能嫁一個70分的,甚至不嫁,你是否能夠雲淡風輕地說,無論如何,我堅持過,努力過,我的青春不迷惘。

隻有輸得起的人,才等得起,如果輸不起,眼下能夠得到的,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我們當然都想做輸得起的人,讓人生變得更加無怨無悔,不必早早地苟且於生活。然而,輸得起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資本,純講心態,很容易讓一個人變成心態的奴隸,每天喝15隻老母雞熬的十全大補湯,生活過的是苟且中的苟且,嘴裡唱的卻是詩與遠方的田野,最後人見人躲,沒人願意與一個天天跟我講夢想,逢年過節就沖我借錢,還有借無還的人做朋友。

如果,如果決定等,除了心裡有一種輸了也沒關係的淡定,更重要的是,積累等待的資本。

我一個朋友投資了一處偏遠地方的門麵房,那兒是市政規劃的新區,規劃圖上,市民之家、領事館都要建在那兒。她當時手頭並不寬裕,還是咬牙投了,如今5年過去,門麵一直租不出去,而市民之家、領事館卻分別落戶在另外兩個地方。

我經常安慰她,別急,那兒早晚能發展起來,但我們都知道,也許那兒永遠發展不起來。

如果她指望靠房租過日子,估計早喝西北風了。

好在,她沒有。她從買了門麵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告訴自己,你好歹是個有「鋪頭」的人了,要更加努力,對得起你的身份。我們笑言,門麵房產權證簡直就是她背在身上的lv包。

她開始與朋友一起創業,先是做水果直銷,然後做健身房營養餐配送,每當創業遇到困難,她都這樣鼓勵自己的搭檔:「別擔心,我自己買了門麵,實在不行,咱們把公司搬那兒去,房租一分錢不收,成本一定能降,利潤一定能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無情應似我 且以歡喜共餘生 既然情深,何懼緣淺 南風入我懷 我在深淵等你 調笑令 為何我的世界被遺忘了? 我先修個避難所 星環使命 從70年代香江武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