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畫摹本(1 / 2)

加入書籤

2012年7月23,壬辰年六月初四。

宜:嫁娶、納財、出行、掛匾、開市、入宅。

忌:無。

……

楚州舊貨市場字畫區,沈愈一邊吃著手中的叉燒包,一邊端詳「柳氏書攤」前掛著的紙質萬年歷。

說是書攤,實際上是個雜項攤,一塊巨大的紅絨布上擺著竹木牙角、玉石古錢、卷軸冊頁,陶瓷印章,文玩珠串等上百件古玩,古籍類反倒隻有寥寥可數的十幾本。

除了沈愈這個潛在買家外,攤前偶爾也有那麼兩三個遊客駐足觀望,但他們往往看上幾眼就搖頭散去,沒有任何要蹲下來細看的意思。

攤主老柳是個有些謝頂的中年人,此刻正全神貫注的聽著老式磚頭收音機,裡麵播放的是長篇評書《隋唐演義》,正是原著裡較為精彩的橋段:「嶽王府秦瓊會李靖,齊國遠燈會解詩謎。」

因為聽的入迷,老柳根本無心招攬生意,當他聽到大忽悠齊國遠吃元宵非但不給錢,還把攤主碗裡的銅錢當彩頭拿走時,樂的直拍大腿。

沈愈將最後一口叉燒包塞進嘴裡後,也跟著笑了笑。

他到不是覺得評書裡不通文墨的空錘大將齊國遠好笑,沈愈臉上的笑容是為了自己,因為他感覺自己今天怕是要撿漏了。

還是個難以想象的大漏!

沈愈看中的物件是一副字畫,畫為立軸,絹本設色,被老柳當破爛一般隨意丟在攤子的一處角落裡,在已經打開的卷首處可見四句題畫詩:

「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

「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

字跡圓勁有力,揮灑自如,縱然是當代書法大師見到也要贊一句「真乃縱橫飄逸,千金難換的好字」。

這首詩沈愈並不陌生,甚至是非常熟悉,出自北宋文豪王安石的《秋興有感》,也是王安石詩詞代表作之一,寓意十分吉利:年豐人樂,國泰民安。

但這首看似普通的古詩出現在一副絹本畫上,卻是讓沈愈的心髒急速跳動起來。

無它,一百多年後的宋寧宗趙擴將這首五言絕句題在了一副堪稱無價之寶的傳世名畫上,也就是南宋四家之一,馬遠的《踏歌圖》。

《踏歌圖》真跡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出現在老柳攤子上的這幅字畫自然不可能是真跡,沈愈這點還是清楚的。

並且此畫也沒有真跡上的「禦書之寶」印以及「賜王都提舉」的小字,隻在詩的左下角鈴有一枚「白石翁」的方印。

這幅畫準確的說是一件摹本。

懂收藏的人都知道,字畫並不一定是真跡才值錢,一些名人的摹本也是價格高昂。

在古玩行裡,好的摹本有下真跡一等的說法。

古時一副名畫或者名帖往往有很多摹本,摹本最大的好處就是萬一真跡有損也不至於讓字畫書帖失傳。

比如在唐代,《蘭亭序》就被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這幾位大書法家臨摹過,其中以馮承素的神龍本最為有名,在很多人眼中已與真跡無異。

要是沒有摹本,後人根本無可能看到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風采,因為《蘭亭序》真跡早就被李世民這位王羲之的死忠粉帶進了墓中。

鼎鼎大名的國寶《步輦圖》,《洛神賦圖》,《韓熙載夜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也是摹本存世。

所以,隻要摹本的水平夠高不用擔心賣不出高價。

從麵前這幅畫的紙質與題詩來看,沈愈推斷此畫很可能是一位明代宗師級畫家的臨摹作品。

給沈愈信心的除了卷首的書法外,更在於「白石翁」這方白文印。

「白石翁」三個字出現在字畫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國畫大師齊白石,但實際上這枚鈐印主人的名氣比起白石老人來要大上許多。

白石翁是明代吳門畫派創始人,明四家之首,有明畫第一人之稱,沈周,沈啟南的晚號。

沈周在畫史上鼎鼎有名,隻是現代人對其並不算很熟悉,甚至比不過他的三位弟子。

他的三位弟子分別是:唐寅(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這三人以江南四大才子的名號在各種影視劇中頻繁出現,可說是家喻戶曉。

沈愈將手在褲子上擦了擦,又從兜裡取出一隻純棉質的白手套,戴好後才稍稍展開了一點畫紙,這次「白石翁」的印章更為清晰起來。

「沒錯,從筆法到印章大小都與沈周其它真跡上見到的一樣,沈愈啊沈愈,這次你怕是真要發財了!」

對於沈周這位本家,沈愈是再了解不過了,他打小隨祖父學畫,沈周的名作不知道臨摹過多少,最主要的,他的字輩大名也叫沈啟南,可說與沈周同名。

隻是沈愈小時候身體一直不好,祖父才為其改名為愈,不過各種證件上用的依然是沈啟南這個名字。

沈周,實打實的明畫第一人,他開創的吳門畫派上承宋元,下啟明清,博采眾家之長,總覽唐、宋、元三朝數十位山水名家之精髓。

並且沈周為人忠厚孝順,淡泊名利,在人品上無可指摘,所以這位老先生在整個明朝都屬於無可爭議的頂流巨星。

所有的明代書畫大家包括唐寅、文徵明、祝枝山,仇英、陳淳、徐渭、張宏、董其昌,陳洪綬等等都得老老實實的排在他老人家的後麵。

現在市場上,沈周隨便一幅疑作都是幾百萬,流傳有序可以確定為真跡的往往是上千萬,拍出四五千萬的也有不少。

其中的精品名作更是可以拍出九位數的天價,比如《鬆窗高士》立軸圖最終以152億元落錘,另外一副送行手卷也以148億的價格成交。

書畫市場如此火爆,歸根結底還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真跡太少,古代字畫書帖的真跡往往都保存在各大博物館與收藏大家手裡,普通藏家能碰到一副古代摹本都算走了大運。

這幅《踏歌圖》摹本縱然是明代無名之輩臨摹後再請沈周題詩蓋章那至少也是七位數的大漏。

若真是運氣爆棚碰到了沈周親手繪製的摹本,那價值千萬也說不定。

今日大暑,楚州從昨夜大雨後的清涼變得異常悶熱,早已被汗水打濕的襯衫黏黏的貼在沈愈後背上,之前他還覺得有些不舒服,不過此時的他已經覺察不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魔道仙族 小祖宗是馬甲少女 穿書後她成了修仙大佬 綠茶魔頭和他的冰山妻主 穿書後我成了首輔的心尖寵 你原是我的救贖 景順詞 重生王妃隻想抱緊王爺大腿 四合院風雲 重生之跨界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