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保留(1 / 2)

加入書籤

因為講過劉庚生的罪名,就想到開口和動筆,在現在的中國,實在也很難的,要穩當,還是不響的好。要不然,就常不免反弄到自己的頭上來。

舉幾個例在這裡--

十二年前,魯迅作的一篇《阿q正傳》,大約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的,雖然沒有說明自己是否也包含在裡麵。然而到得今年,有幾個人就用"阿q"來稱他自己了,這就是現世的惡報。

八九年前,正人君子們辦了一種報,說反對者是拿了盧布的,所以在學界搗亂。然而過了四五年,正人又是教授,君子化為主任,靠俄款享福,聽到停付,就要力爭了。這雖然是現世的善報,但也總是弄到自己的頭上來。

不過用筆的人,即使小心,也總不免略欠周到的。最近的例,則如各報章上,"敵"呀,"逆"呀,"偽"呀,"傀儡國"呀,用得沸反盈天。不這樣寫,實在也不足以表示其愛國,且將為讀者所不滿。誰料得到"某機關通知:禦侮要重實際,逆敵一類過度刺激字麵,無裨實際,後宜屏用",而且黃委員長抵平,發表政見,竟說是"中國和戰皆處被動,辦法難言,國難不止一端,亟謀最後挽救"(並見十八日《大晚報》北平電)的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邊文學 孫子兵法白話全譯 莫若相逢於江湖 步步淪陷 熱風 金庸武俠中的法律學 全家穿越荒島搞基建 [清穿]鹹魚格格進化論 天國侍衛 苟在深山養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