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1 / 2)

加入書籤

[提要]

「指桑罵槐」之計是指強大者為了使弱小者威服,而以警告的方法使其屈服。以適當的強硬姿態,並使其可以得到支持,再施以果敢的手段,必可使對方心服。

殺雞儆猴,敲山震虎均攤屬此列。

[原文]

大淩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譯文]

憑借強大的實力去控製弱小者,需要用警戒的方法去進行誘導。適當地運用剛猛陰毒的辦法,可以贏得人們的歸順,獲得最後的成功。

[解析]

此詩雲這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采取適當的強製手段便會應和,行險則遇順。

在與敵人作戰的時候,遇到所統率的部隊有不服從的情勢,而且從無法調換配置,如果以金錢收買,又恐怕會引起對方的疑心,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要故意引起另外的人發生誤解,借機對他撾失加以責難,這樣就會達到不露痕跡的警告。所謂警告,就是從另一麵使對手屈服。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自己的部屬。

還有,作為部隊的指揮官,必須做到令行禁止,法令嚴明。否則,指揮不靈,令出不行,士兵一盤散沙,怎能打仗!所以,歷代名將都特別注意軍紀嚴明。管理部隊,剛柔相濟,關心和愛護士兵,但絕不能有令不從,在禁不止。所以有時采用「殺雞儆猴」的方法,抓住個別典型,從嚴處理,就可以震懾全軍將士。

[兵家使用範例]

田穰苴的統馭術

春秋末期,晉國進攻齊國的阿、鄄地區,同時,燕國侵犯齊國的黃河南岸地區,齊國的軍隊都打了敗仗。為此,齊景公十分惱怒。

一日早朝,齊景公環視群臣,說:「難道眾卿就不能為朕薦一治國之才嗎?」

大夫晏嬰上前奏道:「臣向大王薦田穰苴,這田穰苴雖是田君的妾之所生,然而他的文才能夠使眾人信服,他的武略能夠使敵人畏懼。如大王能任用田穰苴,定能將入侵之敵拒國門之外。」

齊景公大喜,第二天派晏嬰將田穰苴請進宮來。

齊景公與田穰苴商討軍事政治,田穰苴無一不曉,從容對答,文韜武略,齊景公非常滿意。傳旨在景陽宮設宴款待田穰苴,席間,齊景公宣布任命田穰苴為大將軍,統率齊軍抵抗晉國和燕國入侵之敵。

田穰苴走出席宴,跪地謝恩,「田某叩謝大王重用之恩,我本來是地位很低的人,大王把我從平民中提拔出來,加官在眾大夫之上,恐怕士卒不信服,百姓不擁護。人的地位低微就沒有權威,我請求大王派一位您所寵信的、全國軍民所尊敬的人作我的監軍,這樣我才可以遵從大王的任命,拚死報國。」

齊景點頭稱是。

第二天,齊景公召集文武百官,傳旨任命田穰苴為齊國大將軍,任命他的寵臣莊賈擔任監軍。

下朝後,田穰苴與莊賈商定第二天正午在軍營大門會見,共商出兵大事。

田穰苴回軍營後,差人設置好計時的日表和漏壺,等待著莊賈的到來。

第二天,莊賈的親戚和下屬設宴為他餞行。快到正午,有一下屬提醒說:「監軍不是與大將軍約好正午商討用兵之事嗎!還請監軍酌量為好。」

此時,莊賈已微有醉意,「什麼大將軍,隻不過是一個平民,他統帥的還是我的部隊,商討用兵,讓他等會兒吧!」隨即,舉杯狂飲。

時到正午,端坐在中軍帳的田大將軍問左右:「監軍何在?」

右右答:「監軍尚未進營。」

「此已何時」?

左右答:「時過正午。」

當即,田大將軍命人砍倒日表,倒掉漏壺裡的水,鳴金升帳,點將後,頒軍紀於三軍。

傍晚,莊賈乘車帶大批使者駛進軍營,麵帶醉容來到田穰苴麵前。

田穰苴問莊賈:「為何過了約定時辰才到?」

莊賈答:「親戚為本監軍餞行,所以耽擱了。」

田穰苴說:「將士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要忘記他的家,臨戰之前要忘掉他所有的親人,戰鬥開始後就要將生死置之度外。況且,敵軍已入侵邊境,國內人心騷動,士卒在邊境苦戰,君不能眠,民不下咽,你還搞什麼餞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萬物有靈 傅斯年說中國史 超級高手在都市 野草 大中國史 撿到甚爾以後 開局綁定無極大佬養成係統 穿書後大佬撕了惡毒女配劇本 錦鯉鮮妻:重生年代嬌嬌包 陛下,娘娘她又嬌又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