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1 / 2)

加入書籤

[提要]

當敵人具有壓倒的優勢,而我方沒有把握勝利的時候,隻有投降、和談、與退卻三條路可走。投降是全麵的失敗,和談則是失敗了一半,而退卻並非失敗,且屬轉為勝利的關鍵。

「走」是最低的姿勢,卻是最高的戰法。

一般來說,走是最後之計,卻也是最高之策。膚淺的看法,來看三十六計之中的「走」,它確實具有實用性。也卻是令人有「與其賣弄小聰明,倒不如退為佳」的感覺。

[原文]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譯文]

全軍退卻,避開敵人,以退為進,待機破敵,這不違背正常的用兵法則。

[解析]

所謂庸將就是不知道進、退,隻是匹夫之勇。必要時采取「走」策,可有兩點益處,第一,雖然沒有獲勝,可是也並沒有失敗,第二,保持戰力,可以準備下次再戰,轉為勝利並非夢想。

無論哪一種戰鬥,不管是文還是武,誰都沒有「常勝」的把握。在戰鬥過程中的小勝小敗,若隱若晦狀態,瞬息萬變,不機警不能應對,不變通無以達權,蓋所爭取的並非暫時得失,而是最後的勝利,最後的勝利屬於堅持到底的人。所以,「不走」並非英雄,「走」也並非懦夫。

「走」的方法千變萬化,但總的來說,可分為兩大類:一則為「文走」;一則為「武走」。

歷史上「文走」的例子很多,大部用「瞞天過海」、「金蟬脫殼」等計,經流血而逃亡。

「武走」則要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甚至於可能會是通過一場血戰方能逃掉。

所以,我們說「走」之計,並非懦弱者所為,「走」得越多越危險的,往往成就的事業越大,這就是「多難興邦」之說。當「走」的經驗越積累得多,應付逆境就容易。問題在於能跑得脫,不是「逃跑不成而身先死。」

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是三十六計之中最好的一個計策了。

[兵家使用範例]

英軍勝利大逃亡

1940年5月,希特勒集中了136個師,3000輛坦克和幾千架轟炸機,一下子將英法聯軍壓到了法國北部的一個名為敦刻爾克的小海港。

5月24日,古德裡安將軍給希特勒發來了一封緊急電報。電報上說:德軍已經到了離敦刻爾克隻有20英裡的運河,比利時軍隊,英國遠征軍的9個師,法國和一軍團的10個師,全部被包圍了。我和萊因哈特將軍的裝甲部隊已經在阿運河上建立了5個橋頭堡。從東北方向上推進過來的德軍第六軍團和第十八軍團,將形成有力的夾擊,從而徹底消滅他們。

這一天美國駐英國大使肯尼迪向羅斯福總統發去了一封電報說:「一切都不可挽回了,隻有奇跡才能拯救英國遠征軍免於全軍覆滅。」

羅斯福總統看著這份電報,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這一天,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同樣無能為力,他所能做的事情,隻有用力咬自己的煙鬥,以掩飾自己內心的沮喪。

5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發來了命令,命令要坦克部隊停在運河一線,不要向前推進。這道命令古德裡安一連看了好幾遍,這一回他不明白,偉大的元首是怎麼想的了。

丘吉爾很快就知道了希特勒的這一道命令,他也是弄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戰術,不過有一點,他的反應還是非常之快的,那就是立刻通知海軍部,馬上征集全國的船隻,將聯軍運過英吉利海峽。

5月26日晚上7點差3分,英吉利海峽浮雲布滿了天空,淡一塊濃一塊,天空如一塊鐵,正向地麵下沉,灰色的雲,在空中疾行,掠過群山和河流,在海麵上停住了。

全英國都接到了一道來自海軍部的命令:執行發電機計劃。這是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代號。

許多歷史學家的來說,這真是一次偉大的「發電」。

在夜幕之中,出動870多艘船,其中法國出動了300多艘,從巡洋艦、驅逐艦到各種小帆船和劃艇,從皇家的豪華遊艇到骯髒的垃圾船。有人說在英國所有能漂浮的東西,全部都去了英吉利海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萬物有靈 傅斯年說中國史 超級高手在都市 野草 大中國史 撿到甚爾以後 開局綁定無極大佬養成係統 穿書後大佬撕了惡毒女配劇本 錦鯉鮮妻:重生年代嬌嬌包 陛下,娘娘她又嬌又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