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回憶往昔(1 / 2)

加入書籤

「哈哈,小陳有眼光啊!」大伯林和平笑著說道,「兄弟的名字是父親後來給改的,他上戰場之前特意給我們改了名字,希望我們的祖國能夠和平、富強、昌盛。我想,他就是懷著這樣的願望,參加誌願軍的……」

「是啊,我爸去參加誌願軍的時候我們都還小,對他好像沒有什麼印象。我們的母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那個年月實在是太苦了,她什麼都不說,每天都忙碌於家務和養活我們的生計之中……」二伯林富強嘆息著,說道,「對於我父親,她也不常提,有時候我們問起她來,她就給我們看父親的照片,告訴我們,他是抗戰英雄,等打完了仗,就回來了……」

「母親要強,」林昌盛說,「家裡家外,都是她一個人在扛。爺爺奶奶去世得早,外公外婆也在戰亂中去世了,她無依無靠地把我們哥仨養大,很不容易。我有時候,會看到她晚上拿著父親的照片,悄悄地抹眼淚,但第二天,就又精精神神地麵對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劉曉兵感動地聽著,難以想象,在沒有任何依靠的那段艱苦的歲月裡,奶奶一個人是怎麼支撐過來的。

「奶奶不容易,她也很偉大,這麼難的生活裡,她還把您三位全都供上了大學。在那個年代,大學生,可是極為難得的。」劉曉兵由衷地說。

「是啊!那個年代,真的苦啊……」林昌盛點了點頭,「當初,我大哥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他成績優異,本來校方想要他留校任教的。我大哥也想留在上海,想把我們的母親接過去,可母親說什麼也不願意。問她為什麼,她也不肯說。她也不願意搬到城裡住,隻是守著原來的老房子住。後來,我們就知道了,她不是不想去大城市,也不是不想進城享福,而是放不下我父親……她怕我父親回來,找不到她。」

聽父親講起奶奶和爺爺的愛情,林鴻雁不禁濕潤了眼眶。

「婆婆不容易,父親當年上戰場的時候,她才二十八歲,正是好年華……父親這麼一走,杳無音訊,她一個人默默地守著這個家,再苦再難,也沒扔下過一個孩子……」大伯母王慧感慨,「我記得,我和你們大伯結婚那會兒啊,婆婆很珍惜地把一個鐲子給了我。那個鐲子,就是公公當年送給她的唯一的念想。她一直舍不得戴,送給我的時候,對我說,我是林家的長媳,也是兩個小叔子的長嫂。長嫂如母,這個家,以後就交給我了……我真是心疼婆婆!這麼多年,這個家,她付出了太多了,以至於身體都這麼差……」

說到這兒,王慧不禁落下了淚來。

大家全都沉默了下去,王慧和二伯母劉雅萍全都落下了淚來。

劉曉兵不由得想起曾經有一句話,說「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書信,是傳遞信息與思念的信物。

可是對於林爺爺和奶奶來說,他們的書信,他們的思念,可能隔著的是奔流的鴨綠江,也很有可能……隔著一個生和死。

「母親,沒能等到父親回來,」已經年近七十的林和平,說到動情之處,眼中不禁泛起了淚光,「她走的時候,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如果有可能,把父親找到,她想跟父親合葬在一起……她說,生的時候沒能相守,死了以後……就在一起長眠……」

這也許……是另一種形式的浪漫吧。

守候了一生一世的愛情,催人淚下,就連劉曉兵和陳四平這兩個毛頭小子,也禁不住紅了眼眶。

奶奶,她一個人在家裡默默地照顧著孩子,守護著這個家;爺爺,戰火硝煙中扌莫爬滾打,行軍渡過冰河,踏過鴨綠江,前往朝鮮參加戰役。

後來,戰役取得了勝利,祖國迎來了和平,孩子們都長大了,爺爺,卻沒有回來……

「奶奶為咱們家,為咱們祖國的和平,也做出了貢獻啊!」劉曉兵由衷地說道,「所有的烈士家屬,都像烈士一樣,是為了祖國和平和抗戰勝利做出貢獻的,都一樣可敬。」

「沒錯!」陳四平也連連點頭,「歌裡不是唱了嘛,『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說得真好,你唱兩句聽聽。」林鴻雁逗陳四平。

「唱就唱!」陳四平一點不怯場,當即便站起來,亮開了嗓子。

「十五的月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預備偶像在線屠龍 一念鍾情 魯迅作品選 小說課 中國史綱 高老莊 上海絕唱 我憑什麼不能做遊戲 看見 懷念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