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百年孤獨】(2 / 2)

加入書籤

裴越近前望去,不自覺地念了出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劉賢感慨道:「林忠武公精於韜略和民生,不過他曾經多次自謙不會吟詩作詞,這是他唯一留下的詩作。

雖說這首詩用字直白,語氣戲謔,但這一個誤字卻道盡了世事滄桑和人生冷暖」

裴越早就知道林清源的真實身份,心中暗嘆這首《洗兒詩》畢竟是東坡居士的作品,那位可是文曲星下凡一般的千古奇才。

他看著紙上古樸守拙的字跡,幽幽道:「這首詩應該是林公作於彌留之際,對否?」

劉賢輕聲一嘆,難掩愧色道:「是的」

裴越伸出手,卻沒有觸及紙張,眼中泛起傷感之色。

劉賢沒有隱瞞,將開平帝告訴他的秘辛和盤托出:「最初高祖皇帝難以下定決心起事,因為天下局勢太過混亂,各地軍閥割據征伐不斷。

林忠武公為此禪精竭慮,從一開始便定下先取京都再圖東南的策略,並且坐鎮後方總掌庶務」

說到這兒,他臉上不禁浮現神往的表情:「高祖皇帝帶著開國公侯在前拚殺,林忠武公一人扛起浩繁紛雜的後勤事務。

大梁能夠戰勝群雄,他理所當然便是首功之臣。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林忠武公從不結交武勛,因此深得高祖皇帝信重。

原本這將是一段名留青史的君臣佳話,隻是誰也無法料到時局會出現那般慘烈的轉變」

裴越腦海中浮現一幅令人黯然神傷的畫卷。

那個和他一樣來自地球的靈魂,因為一腔熱血和蒼生之念投身於滾滾洪流,費盡心血煎熬半生終於能夠看見曙光,卻倒在黎明來臨之時。

劉賢沒有明說林清源逝世的細節,畢竟牽扯到高祖皇帝,他身為後代子孫有些話實在說不出口。

對於裴越而言,林清源是一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從始至終都沒有考慮過自己。

他這樣的智者怎會不明白在這個皇權鐵幕籠罩人間的世界,踏出那一步必然會跌得粉身碎骨,但他依舊義無反顧地做出最後的努力。

殺死他的不是梁高祖,亦或者說不僅僅是他,而是這個能讓百姓吃飽飯就會被稱為聖天子的世界。

一念及此,月匈中塊壘委實難以消解。

劉賢似乎早就想到這一點,他提前讓內監備了酒水,並非要與裴越共飲,而是拍拍裴越的肩膀說道:「既然來了,就敬林公一杯酒吧」

裴越微微頷首。

書房內當然沒有林清源的遺像,裴越也不會拘泥於這些無謂的細節,唯有心誠而已。

氣氛略顯沉悶,劉賢鬆了鬆衣領,然後又從匣中取出厚厚一疊紙張,最下麵則是一本冊子。

裴越目光微凝。

劉賢不疾不徐地說道:「這本冊子便是林公所著《論書》之手稿,無論是先皇給你的那兩冊,還是後來母後給你的第三冊,其實都是謄抄的版本。

這些信件則是當年高祖皇帝與林公往來的書信」

如果沒有第三冊裡記載的各種基礎工藝技法,裴越麾下的工匠雖然也可以做出火銃,但顯然沒有這麼快速,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林清源的手稿,裡麵的內容其實他早已爛熟於心,眼下不過是稍作對比。

片刻過後,他將手稿放回匣中,仔細地翻閱著高祖和林清源往來的書信。

兩人可謂無話不談,從軍務內政到構想中的未來,包羅世間萬象,往往幾句話便能牽扯到某一項關係億萬庶民的決策。

裴越漸漸沉浸其中,仿佛那兩人就在他麵前展開一場場談話,從一開始的君臣相得,到後來的分歧加深,及至最終劍拔弩張。

林清源不求功名利祿,隻盼高祖皇帝能以莫大的勇氣和魄力開創人間先河,主動將皇權裝進籠子裡,如此方為千秋萬代之計,亦是黎民蒼生之幸。

然而高祖皇帝可以給他無上的尊榮,卻絕對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讓步。

無數次的爭吵和辯論,當初的情深義重漸漸化為虛無。

林清源心如明鏡,若是旁的事情,高祖皇帝縱然惱怒也不會對自己下手,頂多便是再不相見。

但是這世上恐怕沒有哪位帝王能夠容忍那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對於這對共患難近三十載的君臣而言,分道揚鑣亦是奢望。

在最後一封短信裡,林清源終於不再與高祖皇帝爭論。

他隻希望在自己死後,天家將他的一應文稿全部封存起來。

然後從容赴死。

裴越看到此處,將這些書信放回匣子裡,抬頭望著半掩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一聲嘆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撩妻上癮:軟萌祖宗別想逃! 全球副本:開局兩個SSS模板 荒年:團寵奶包是天道親閨女 來吻我 論法的精神 中國歷代哲學智慧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戰星錄 賺錢,復仇,征服宇宙 回到九零當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