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照樣血濺五步(1 / 2)

加入書籤

第250章照樣血濺五步

這次的考試內容,還是和李承乾出的題目一模一樣,所以陳義等人沒有絲毫壓力,拿到考卷之後,唰唰幾下就做完了。

要不是害怕提前交卷會驚世駭俗,他們早就交卷走人了。

終於,就在他們快要熬不住的時候,外麵再次響起了銅鑼的聲音。

幾個士兵進來收走考卷,陳義這才走出考場。

到了外麵街道時,方俊等人很有默契的往陳義那邊走去,十二人聚在一起,並沒有說話,隻是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次,必中!」

最先開口的,卻是性格最沉穩的陳義。

「是啊,就等明天最後一次考試了。」

「呦嗬,幾個人聚在這裡,是在想該怎樣灰頭土臉的回去嗎?」

就在這時,幾個讀書人卻是向他們走來,並且臉上還帶著嘲諷的笑容。

陳義皺眉,「你們是誰?」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韋介,出身京兆韋氏!」

陳義挑了挑眉,京兆韋氏…這可是個龐然大物啊。

京兆韋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

西漢初年,韋氏祖先韋孟被任命為楚元王劉交的太傅,輔佐其子孫三代。

奈何楚元王之孫劉戊荒淫無道,還與吳王劉濞發動「七國之亂」,韋孟見其朽木難雕,作詩諷諫盡了最後的君臣之義,然後辭官攜家眷遷往山東鄒魯地區。

韋孟精通魯《詩》,並將之作為家學傳世,有《諷諫詩》、《在鄒詩》流傳於世。

及至韋孟玄孫韋賢在研習自家傳世之學魯《詩》外,還精於《禮》、《尚書》,從而征召為博士、給事中,後為太子少傅、太傅,官至大鴻臚。

及漢昭帝駕崩後,韋賢與大將軍霍光擁立漢宣帝登基,被賜關內侯。

後韋賢遷為丞相,封為扶陽侯,家族除第三子留守鄒魯外,其餘子孫都遷到長安。

四子韋玄成承襲扶陽候,同樣官至丞相。

韋玄成的侄子後來也被封侯,一家三代,四次封侯,京兆韋氏已經在皇城紮根成長,儼然已經成為關中望族。

及至曹魏時期,京兆韋氏分為兩支:東眷和西眷。

西眷的主要房支為平齊公房,為北周平齊公韋瑱的後代,而東眷的發展,無論是人口還是政治影響力都高於西眷,主要分有九房後代。

在政治上,有先後為北周雍州刺史的韋義遠和韋暉倆兄弟的大小雍州房支等。

自永嘉之亂後,多數家族衣冠南渡,京兆韋氏卻很少有人背井離鄉,多數留在了關中地區。

京兆韋氏先後致仕於前、後趙、石虎、前後秦政權中,家族數代在北方亂世的經營,使得京兆韋氏成為關中地區望族之首。

隋朝統一後,楊堅征召京兆韋氏遷徙南方的韋鼎入朝擔任要職,而一直留守北方的京兆韋氏的韋世康任吏部尚書,兄弟二人皆為隋朝顯貴。

因為前隋和大唐皆在關中地區定都,所以一直紮根在關中地區的京兆韋氏,目前已經成了關隴貴族中最有名望的家族。

最重要的是,京兆韋氏是魏王李泰的重要支持者,如今魏王李泰成為太子基本是沒什麼問題,那就相當於這次的政治投資他們成功了。

若是李泰成功登基,那京兆韋氏將會再次發展到一個巔峰!

因為新皇登基,肯定是要培養自己的班底,而這些班底,自然是從自己信賴的人中選。

京兆韋氏的韋挺,就是李泰堅實的支持者,用腳趾頭都能想到,等李泰登基,那韋挺絕對能成為權利巔峰的人物。

所以現在,肯定沒人敢去惹京兆韋氏。

為首的年輕讀書人停在陳義麵前,一臉不屑的說道:「你們就是黔州來的讀書人吧?」

陳義心裡一突,瞧這韋介的語氣,就知道是來者不善啊。

「是,那又如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模擬修仙:開局全點悟性了 塵澗 秦時明月之鏢客 中國歷代政治演進 希臘神話 深海主人 鳥與荊棘 泳壇崛起靠我了[遊泳] 拖延症的我嫁入豪門 馬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