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生員(十一)-反攻(1 / 2)

加入書籤

小吏們去縣衙裡「請人」。會審的三人胡溥、何愈、李道立到後堂中小憩。

府衙大堂高大軒敞,堂前設柵欄。而從大堂後轉出去,則是麵積相對較小的二堂,又稱穿堂。這裡一般是大堂裡審案時退思、小憩的場所。

再往後麵的院落走,穿過一道宅門才是後堂,也就是「三堂」。這裡是知府接待上官、商議政事和日常辦公起居的地方。事涉機密的案件和不便公審的花案,亦在此審理。

胡府尹請何提學、李禦史兩人稍作休息,亦有商議案情的意思。所以在這裡喝茶。

心腹長隨送茶進來後,便到堂外候著。三人分賓主而坐。

胡溥感嘆道:「昨日何老大人行文本官一起審案,誰料得到竟然會是這樣個局麵?意外頻發。」

「胡府尹,如今案子已經很明顯。張昭無罪啊。」何愈此時心情放鬆。張昭順利洗脫嫌疑,他不用去剝奪張昭的功名。這樣,他賣生員名額的事情被抖出的概率近乎無。

胡溥微笑道:「何老大人,也不能說他無罪。他確實能自圓其說,但他問題不小。他和錦衣衛的關係就很親密。依我看,不如讓他下科再考。」

現在這情況,張昭在「法理」上洗脫嫌疑,就算他知道張昭有問題,但也無法嚴懲。隻能退一步,讓張昭此次成績作廢。這樣,他對某重臣能有個交待。

何愈微微有些錯愕。胡府尹這態度不對啊!敢情他竟然是想要嚴懲張昭。沒看出來啊!誰給他打了招呼?

禦史李道立當即臉色微沉,不客氣的道:「判案將證據。張昭無罪,卻剝奪他的院試成績。這如何能服眾?」

胡溥很清楚李道立代表誰的立場,心裡衡量了下,笑道:「既然李禦史反對,那就讓張昭過關。」

這時,胡溥的心腹幕僚腳步匆匆的走進來。拿著一張紙條給胡溥看。胡溥看一眼,失笑道:「兩位大人,壽寧侯派人來打招呼,要求我們輕判餘冠等人。」

說著,眼睛看向李禦史。

何愈心念致仕,不想出事故,說道:「那便和稀泥吧。」

禦史李道立點點頭。

在一團和氣中,三人便將案子的原則定下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稱就是「和稀泥」。

而茶鋪中李幽、曹朗等人分析的張管事黔驢技窮,實則不然。他以侯府的名義通過胡溥的幕僚施壓,保住餘冠等人,全身而退。確實還有點水平的!

但他最終會如願嗎?

胡府尹這邊商議定,外麵傳來消息,宛平縣衙裡的書吏被帶到。三人便重新回到大堂中。

胡府尹三言兩語審完書吏,一切脈絡便清晰:李戶書對張昭心懷恨意,作假誣陷張昭。張昭簽押的筆跡是從他今年二月在縣衙裡報名縣試找的樣本。

胡府尹輕輕的咳嗽一聲,大堂外看完一場大戲唏噓的吃瓜眾們迅速的安靜下來,他看看餘冠、張昭兩人,便準備宣布結果。

這時,張昭上前半步,躬身行一禮,朗聲道:「老大人,學生還有內情稟報。」得到胡溥同意後,慨然的道:「學生遭人誣陷,若非有諸位義士相助,必定讓奸人得逞,身陷囹圄之中。

昨日,在府學大門口,壽寧侯府的張管事,親口說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威脅我將二鍋頭的白酒生意交給他。學生懇請老大人為我做主。

此人此時必定就在府衙外等結果。老大人將其拘來,一審便知。若學生有半句虛假,甘願受罰。」

府衙大堂外瞬間嘩然。這比剛才方貫「叛變」陳述時的聲浪還要大。如同火山爆發!因為,壽寧侯張鶴齡在京中的名聲很臭啊!吃瓜眾們情緒激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開局就能無限釋放大招 我不可能是劍神 農女不簡單帝君寵上天 我的反派那麼乖 最後蟲群 我得丹田有手機 血夜國度 都市之超品驅魔師 天師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