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1 / 2)

加入書籤

冬日小雨,天氣日漸變冷。

壽寧侯張鶴齡並沒有呆在家中,而是帶著管家、隨從一行數十人到西山腳下自家的煤窯視察。

這並非他多麼的勤奮或者愛惜礦工。而是凜冬將至,煤窯即將成為他的搖錢樹。他如何能不上心呢?

京城地區,自元代起就開始用煤。正所謂:柴盡煤出。到明中期時,京城附近山脈的木材資源日益窘迫,而煤炭資源被大量的使用。西山就是京城煤炭的產出地。

西山並非是一座山的山名。而是指的太行山北段餘脈,峰嶺連延。歷今房山、門頭溝、石景山、昌平等幾個區縣。像京西的妙峰山、百花山都是屬於西山。

張昭居住的青龍鄉,便是位於西山山脈之下。

午後時分,壽寧侯張鶴齡在他的幾座煤窯裡轉過一圈,乘坐著豪華、寬敞的馬車返回京城。

馬車中溫暖如春,張鶴齡時年二十七歲,容貌不俗,正由兩名美妾服侍著喝酒,案幾前菜餚精致。他問著上車來匯報京中結果的管家:「府衙什麼情況?」

他隻管結果,不問過程。

張管家額頭有些冒汗,彎著月要不敢直起身,咬牙道:「老爺,那張昭順利脫身,小張差點被府衙的衙役被抓住。」

「嗯?」張鶴齡眉頭一挑,手從美妾的裙衫裡拿出來,鼻子裡重重的哼一聲,「怎麼回事?」

張管家道:「老爺,天子下口諭,授張昭為勛衛散騎舍人,隨侍東宮。順天府的胡府尹立即就變了態度。不僅是張昭無罪,還采信他說的小張在誣陷他。沒抓到小張後,還發出海捕文書。」

張鶴齡怒氣上湧,一把掀掉麵前的案幾,「他娘的!」

馬車內的美妾、管事都跪在地上。這話不知道是罵張昭,還是罵胡府尹,或者是罵…

張鶴齡暴躁的在馬車內走動著,一肚子的火氣不知道朝誰發。他上次來青龍鎮就看中張昭的白酒生意。長寧伯那個草包,給張昭一個五糧液的酒方給打發掉。須不知,真正賺錢的是「二鍋頭」。

五糧液的口感甘美,味道醇厚,可以和上等黃酒比一比。但是,這價格就貴了。而二鍋頭價錢便宜,行銷北直隸、宣府。這才是賺錢的利器。

他眼饞這塊肥肉多時。這樣的好生意,怎麼能讓區區一個童生或者秀才掌握呢?然而,到手的鴨子飛了!而且還是他的皇帝姐夫砸他的場子。他現在想要繼續謀奪這個生意都不能。

這如何能讓他不憤怒呢?

而且,他這臉在整個京城的勛貴中都丟盡。

「都給勞資滾!滾!」張鶴齡將美妾和管家都趕出去,臉上的神情陰鬱的要滴水,「隨侍東宮?哼,勞資有你好看的。宮裡這趟水可是很深!」

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張昭前日去府學學宮裡補辦了生員的儀式。李幽、曹朗並十幾個同年自發的前來觀禮。經此一事,張昭在士林中名聲極大。稍後,張昭去拜會李教諭,在小安鎮中休假。

一般而言,新科生員們都會有幾天的假期,隨後再到縣學、府學中上課。當日在府學中拜見何提學時,各人都選擇好學校。張昭選的是府學。

不過,張昭的情況與別人不同。他被天子點為勛衛散騎舍人,要到東宮中當差。李教諭給他辦理的是「保留學籍,暫時休學」的手續。日後,他離開東宮,再回來繼續讀書。

有明一朝,終歸科舉是正途。這個觀點深入人心。且是社會、官場的潛規則。大明朝官場鄙視鏈的頂端就是清流。而清流,就是翰林、禦史。這都是讀書讀的好的。

一代神人王陽明都沒混上翰林和禦史啊!

「唉…」張昭在書桌前輕輕的嘆口氣,將毛筆擱在筆架上。自家事自家知道。他根本沒有讀書的天賦。這一去東宮,隻怕他都不會回府學讀書了。

他前麵的路已經非常清晰。去東宮當禁衛隨侍,肯定不能算是太子朱厚照的心腹,就算是朱厚照邀請他參贊軍務。更別說謀主、帝師。所以,這是他需要努力的目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開局就能無限釋放大招 我不可能是劍神 農女不簡單帝君寵上天 我的反派那麼乖 最後蟲群 我得丹田有手機 血夜國度 都市之超品驅魔師 天師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