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反打臉(1 / 2)

加入書籤

如此緊張的形勢,張昭也不去糾結這兩位武勛為何突然「翻臉」,腦子高速運轉,再次向弘治皇帝躬身行禮道:「陛下,臣申請留在京中練兵。否則,練兵效果如何,陛下何以得知?

臣絕不做欺君之輩!願立軍令狀,一年之內練出一支精兵。並向謝閣老證明足球可以為軍中戲,可以增加士卒們的體力,是一種練兵之法。」

武英殿中的群臣瞬間目光落在張昭身上。

這裡的重臣都是「老狐狸」,就算吃驚也不可能發出聲音。全都審視的看著張昭。以一介書生之身去操持武事,在一年的時間內練出精兵?

這誰會信他能成功?

「張昭!」朱厚照扭頭去看著身側的青年,感受著他的決心,心中震撼。這並非是對張昭以文人練兵的震撼。他才十來歲,且對張昭的能力頗為認可,沒有這種情緒。

而是,明擺著保國公、崔駙馬兩人在打壓,張昭選擇了決然的反抗,在天子麵前立軍令狀!這不屈服的鬥誌,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令他震撼。

李東陽頗有些無奈。

立軍令狀!這是隨便立的嗎?他都幫張昭把局麵緩和,回頭糊弄糊弄就好。但他能怪張昭嗎?不能。若非如此,就要被保國公和崔駙馬聯手踢到邊疆去了。

保國公朱暉和崔駙馬就是「隨口」打壓下張昭。見張昭願意立軍令狀便不再繼續,免得引起皇帝的反感。當然,屆時若兵練的不好,他們可不會客氣。

馬文升無聲的笑一笑,此人勇氣可嘉。對張昭的看法倒是略有變化,奏道:「陛下,張昭所言可行。兵部上個月調天-津衛所兵進京補充團營。可調一千人給張昭訓練。」

弘治皇帝看向三名閣臣和英國公,「諸卿以為呢?」

四人都無異議。張昭都敢立軍令狀那還能說什麼?首輔劉健作為代表出列道:「君前無戲言。張昭願意立軍令狀,那就留在京中練兵。可令其暫時署理該千戶所有事宜。」

弘治皇帝點點頭,目光落在張昭臉上,溫和的道:「張昭,以一年為期,朕等著看你練兵的結果。若有成效,朕不吝封賞。」

至此,塵埃落定。

張昭的結果還是不錯的。他身上還掛著八品的勛衛散騎舍人,隻是不再隨侍東宮。隻要,他能在京中把兵練出來,軍令狀就不是問題。這可是在謝閣老的「攻擊」下取得的結果。

但是…

張昭要的不僅僅是順利「脫身」。從他的角度來看,脫離東宮就意味著失敗!

廢話,一個生員走仕途,走文官路線,那等著沉淪下僚吧!一輩子就乾八品、九品的雜職官。而走武將路線,張昭沒有武藝、家世,能混出來?

張昭朗聲道:「臣謝陛下隆恩。臣請陛下恩準,以太子為這隻新軍的首領。臣隻專注於練兵。」

馬一哥雖然發話,兵部會調撥士卒給他。但是,練兵不僅僅是要兵源,還要軍需、軍餉、駐地。這些都需要去溝通,扯皮,索要。而看情況,五軍都督府會為難他。

他需要一個旗幟擋在前麵,應付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張昭說得明白,弘治皇帝當了十三年的皇帝心裡也清楚,但略微躊躇。他兒子的性格他還不知道?掛這個名,隻怕會天天往練兵場跑,荒廢學業。

朱厚照見弘治皇帝金口玉言確定對張昭的「處罰」,心裡正輕鬆。這時聽張昭這麼說,頓時心裡樂開花。這就是張卿給他說的幫他撈點好處?正合他意!當即,搶著道:「父皇,兒臣願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開局就能無限釋放大招 我不可能是劍神 農女不簡單帝君寵上天 我的反派那麼乖 最後蟲群 我得丹田有手機 血夜國度 都市之超品驅魔師 天師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