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1 / 2)

加入書籤

即使莫名其妙的來到了這個歷史上不存在的時代,郎明庭也一直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直到太元四十八年秋日的那場雅集,徹底打破了他的世界觀。

----

雖然美其名曰「雅集」,但其實更像是偏重於隻談風月的宴會。郎明庭上輩子就是個社恐死宅。哪怕如今重活了十幾年,他也依然不喜歡出門交際應酬,更何況是這種沒有什麼意義的聚會了。

所以當蘇致遠上門遞帖子的時候,郎明庭其實是不準備答應的,「表兄,你知道我對這種事情是真的沒有什麼興趣的。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在家多溫幾卷書呢。」

「溫書?我看你就是純粹不想出門吧?誰不知道我們家郎大公子已經對這些書卷倒背如流了呢?」

即使早就知道自家表弟這憊懶性子,蘇致遠還是常常會因此而覺得無奈,「這次雅集設在秋山,楓葉紅得正好。你大病初愈,也該多出去走走,放鬆一下心情嘛。」

郎明庭此時正站在窗邊興致頗好的為一株山茶花修剪枝葉,聞言完全不為所動,「書中有馬多如簇。照這麼說,我每天都能日行千裡呢,又何苦非得折騰自己,親自跑那麼遠去參加雅集呢。」

蘇致遠也是被郎明庭的憊懶性子折騰得沒脾氣了,他看著站在窗前的表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拿出了殺手鐧,「元三娘明天也會也會來參加雅集,你確定真的不去?」

「元三娘?」郎明庭聞言詫異地挑了挑眉,「江南的元三娘?」

「嗯。」蘇致遠點了點頭,「不然還能是哪個元三娘?據說她明日還會拿出她兄長所畫的《秋日宴飲圖》作為雅集的彩頭呢。」

「哦?」郎明庭這下明白為什麼蘇致遠對這次雅集這麼上心了。

元三娘和她的兄長元之秋是近些年來在江南聲名鵲起的人物。

他們兄妹一個擅樂,一個擅畫,又都生得容貌迤邐,在江南的文人中頗有名氣。因兩人的行事作風與時人頗有不同,其名聲在讀書人之中兩極分化得厲害。喜歡他們的人說他們是不拘小節,有魏晉風度;厭惡他們的人則常說他們舉止輕浮,有辱斯文。

蘇致遠就是前者。

他這個人風流多情,對美人有種天然的憐愛之意。這次聽說元三娘會參加雅集,自然是坐不住了。

可是他的家教甚嚴,前些日子正因為偷偷溜去秦樓楚館而惹得父親大怒,現在他的父親是恨不得拘著他整天在家溫書的,自然是不會準許他去參加什麼雅集。

但如果拉上郎明庭,以帶他散心的借口去參加可就不同了。

蘇致遠見郎明庭一臉了然的笑意,忍不住乾笑了兩聲:「那你到底幫不幫我這個忙嘛?」

郎明庭放下手中的花剪,轉過身一臉無奈,「你都在我這裡磨蹭了大半個時辰了,我要是不答應,你豈不是要念叨上一整天?也不知道大舅舅和大舅母兩個那麼話少的人,是怎麼養出你這個話癆來的。」

蘇致遠見郎明庭答應去參加雅集,心情也相當不錯,他笑道:「就是因為他們太悶了,我才會這麼能念叨啊。不然一家三口都是悶油瓶,豈不是會把人給憋死?」

郎明庭被這個說法給逗笑了,「我答應了沒有用,你得先去跟母親說一聲。自從前段時間我心疾復發,病了一場以後,她就有些風聲鶴唳的。她若是答應了,明日我便隨你去。」

「就這麼說定了。」蘇致遠是知道自家姨母的性子的,雖然把郎明庭當眼珠子一樣護著,但是也不是那種想方設法拘束著兒子的母親。隻要蘇致遠多說兩句,她最後必然是會同意的。

當下也不再在郎明庭這裡久留,火急火燎地往郎家主母蘇林婉那裡去了。

郎明庭看著蘇致遠匆匆的背影,忍不住心下感慨,這麼多年過去了,表兄這風風火火的性子還真是沒變啊。

郎明庭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原主還隻是個四歲的稚童,因為失足落水後的高燒而昏迷不醒,等再醒來時,身體裡的靈魂就已經換成了他。

在醒來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郎明庭一直沉浸在自己死亡的痛苦和對新世界的恐慌之中,對外界的反應不足,看上去有些呆呆傻傻的。同齡的孩子不但不會和郎明庭玩,還會一起欺負他。

那個時候隻有蘇致遠會站出來保護他,即使郎明庭不能給出什麼反應,蘇致遠也很喜歡湊在他身邊念念叨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逗急狗卷後他下克上了 [綜漫]咒術最強的惡魔 [綜網王]少年怕不是有貓病? 破冰行動 奇跡的半島日常 咖啡館內無敵於世 都市玄門棄少 從美漫開始的傳奇人生 大唐:我的徒弟是長樂公主 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