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論說文化(1 / 2)

加入書籤

第二百二十七章論說文化

「陛下應該知道,刺客為高句麗人吧?」

陳楠先是問了一句。

「有你給的消息,杜相順藤扌莫瓜,已經查清楚了,的確是高句麗人所為。

隻是查到其窩藏之處,人早就跑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語氣有些不滿。

有陳楠給的線索,搜尋簡單了許多,但成果其實不大,高句麗人的據點早已人去樓空,他們耗費了大力氣,卻收獲甚微。

這讓朝野上下都很沒麵子,也更加堅定了李世民想要出兵高句麗的決心。

「陛下覺得,我大唐屢征高句麗,次次都已大勝而還,為何還不能使其臣服,反而激起了他們的反抗?」

陳楠又繼續問道。

「蠻夷之國,不通我大唐禮儀文字,難以教化。」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旋即答道。

每一位有野心的帝王,都曾想過開疆拓土,威服四方列國,但高句麗就像一張牛皮蘚一般,甩也甩不掉,打痛了就求和,恢復了又反叛,令人生厭。

「陛下所言甚是,高句麗彈丸小國,又不通漢化,想要使其臣服,唯有通過文化,利用我大唐的先進文化去替代他們的落後文化,然後再通過慢慢的移民,使他們的民族漢化,最終成為我大唐子民。」

陳楠慢慢地解釋道。

他認真的思考過,尤其是在滿月出現之後,他深刻地意識到,憑借戰爭遠遠無法使唐朝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不見元朝版圖橫跨亞歐大陸,最終也分崩離析。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能通過政治解決的事情,自然要避免用戰爭解決。

唯此才能長養國力,為大唐征服世界奠定基礎。

「你以為你說的朕和諸公沒有考慮過?

那些蠻夷反復如常,豈會如此輕易地乖乖就範?」

李世民臉色鄭重了起來,不過還是不認同陳楠的話。

建立都護府和移民定居,這在歷史上都是唐朝采用的策略,也的確有作用,但是當疆域大到一定程度時,便不會那麼好掌控。

那些被滅的小國心有不甘,時刻都可能掀起叛亂。

「陛下可能還沒有理解『文化』兩個字的含義。」

陳楠嗬嗬一笑,旋即繼續道。

「陛下想想,若是我們拿著糧食、絲綢和精鹽去和他們交易,他們會拒絕我們嗎?

在龐大的利益麵前,就算是他們的國王想要拒絕,他手下的貴族也會讓他同意。」

「文化就在這些交易之中,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大唐遠勝與他們的國家,那麼就能在適當的時候,將他們納入版圖之下。」

陳楠嘿嘿笑道。

這個方法可以說是抄了後世鷹醬的一些做法,而且比起後世,在唐朝的限製更小。

隻要能將大唐的文化波及四方,那麼最後征服世界的腳步便會輕鬆無比。

「你說得倒是輕鬆,讓大唐和那些小國貿易,豈不是送財於外人,再說糧食,我們自己都不夠,還賣給外人?」

「還有萬一對方翻臉搶了東西不給錢又如何?」

李世民當即搖頭道。

陳楠的方法好是好,但是問題也很明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此深情不枉付 中國擇吉文化 海賊之死神帝國 三國之白馬關郎 國際倒爺,從海上貿易開始崛起(大國貿易,從海上行商開始崛起) 超凡世界的資本惡魔(李氏) 從魷魚遊戲開始莽關(莽穿諸天的玩家) 開局打造神兵的我卻跑路了 三國之從十常侍之亂崛起 明日之後之最強肝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