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縱橫捭闔(1 / 2)

加入書籤

曾紀澤先道:「臣之見識, 美人重利不重地,隻要咱們在通商條約中適當讓步,哪怕戰敗, 未必便會生出逼迫大清割地賠款的心思。」

左孝威隨後補充:「俄國不過是紙糊的老虎罷了, 三年五載, 他還沒有與大清一戰的餘力。」

鈕祜祿氏含笑點頭:「有些意思了!」

奕詒正要說話, 周塽在外回道:「主子,劉銘傳有急電上呈!」

「你看看吧!」鈕祜祿氏攬看大概, 隨手丟給陪坐下位的鍾親王, 「皇帝總說我抬舉倭寇,現在如何?八國軍艦還沒動靜, 人家自個兒先就率軍打到台灣去了!」

「豎子無禮!」不獨鍾親王, 連曾左二人都忍不住站了起來:這是趁火打劫!

奕詒蹙眉說道:「四嫂,咱們真不能小瞧了日本,早先他們想琉球的帳, 主意就是奔著台灣來的,南洋水師不能調動, 若是動了真格, 憑借一個劉銘傳怕是抵禦不了倭寇的。」

鈕祜祿氏不以為意:「劉銘傳赴任台灣時我給過他一道密旨,準許他額外編練新軍一標鞏固海防, 銀子我是撥足了給的他, 隻要沒有貪墨太過,哪怕劉銘傳是個娃娃, 兩標新軍對付三千倭寇也算綽綽有餘!」

自同治初年以來, 大清開始革新軍製,兩京擬編新軍十四鎮,每鎮約有兵馬五萬四千餘人(滿編), 經過十年推進,京師九鎮業已初具規模,盛京五鎮的編練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過程中,這十四鎮新軍連同鈕祜祿氏的禁衛軍是朝廷直轄兵馬,一旦編製完成,事實上便構成了大清的主力陸軍;三協合為一鎮,內地十八省、關外三省、新疆、西寧、西藏、蒙古各擬編練新軍一協;三標合為一協,兩廣、新疆、黑龍江、福建皆有疆防之重,特準加練新軍一標,作為駐防邊境之用。

「皇太後高瞻遠矚,臣等感佩至極!」福建多編的一標兵馬駐守台灣,如果劉銘傳依照密旨多練一標,那就是一萬兩千餘人,對付三千日軍,怎麼著也不能吃虧吧?

誠如眾人所料,劉銘傳為難的不是怎麼對付三千日軍,他擔心的是,如果台灣的動靜太大,會不會影響母後皇太後應對八國威脅的整體布局。

「告訴劉銘傳,給我狠狠的教訓這些不長眼的倭寇!」鈕祜祿氏握拳一擊,「隻準占便宜不許吃虧,他的功勞,我可著倭寇的人頭給他記,要是教倭寇撿了便宜,他這個福建布政使就甭給我當了!」

隻隔一日,劉銘傳便有捷報傳來:「蒙母後皇太後運籌帷幄之功,臣等幸不辱命,合擊日軍於琅喬,得獲首級四百餘眾,敵將西鄉從道負傷退回,臣縱兵追逐,擒其軍校士卒兩百餘眾,恭請皇太後降旨處分。」

「還不錯!」鈕祜祿氏挑了挑眉,「告訴劉銘傳,此番大捷,勝在出其不意,倭寇賊心不死,還要教他加倍小心才是。」

曾紀澤答應一聲:「嗻!」

鈕祜祿氏又道:「等過了這一關再教劉銘傳把請功折子擬上來!」

奕詒略感疑惑:「臣弟總覺得,劉銘傳是先斬後奏,日軍已經成了他的俎上肉,這才拍了電報請您的旨意,便是已經收拾了日軍才告訴您一聲也未可知!不然這捷報來的也太快了。」

「那又如何?」鈕祜祿氏淡淡一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要事事請旨,我把他派去台灣做什麼?」

曾紀澤又道:「回母後皇太後,漢陽城八百裡急報,朝鮮王妃已經生下了朝鮮國王的嫡長子。」

「嗯?」鈕祜祿氏雙眼一亮,「電告曾國荃,隻要朝鮮國王公示列國,是他自己請求大清略盡宗主職責、調和國內翁媳矛盾,我便即刻冊封王妃之子為世子,若不能依照我的意思辦,立長立嫡,在我一念之間而已。」

「是!」曾紀澤躊躇道,「太後聖明,世子若立,朝鮮內政,必掌閔妃一人之手。」

「你說的不差。」鈕祜祿氏揚了下眉,「等應付了八國聯軍,你叔叔便能在朝鮮站穩腳跟,閔妃與大院君誰能獨掌內政,到那時已然是無關緊要的事兒了。」

曾紀澤忙表忠心:「皇太後算無遺策,臣等景仰懿旨,萬死不能報效!」

「該動手了!」鈕祜祿氏長長舒了一口氣,「傳美國公使衛廉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這該死的第二異能 尼羅河的倒影 德妃的躺贏人生 全民領主:開局召喚德邦總管 全球數據化:我能強化萬物 海賊之麥田守望者 離婚後少奶奶她光芒萬丈 你是我的朝思暮想 扮醜後被千億大佬纏上 諸天之天外降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