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越南監國(2 / 2)

加入書籤

鍾親王正色答應:「臣弟明白。」

天道六年三月,中法兩國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亦稱《越南條約》或《左巴條約》。

條約共十款,主要內容如下:法國承認越南為大清藩國,日後簽訂對越條約,必須征得大清同意;雙方放棄軍事賠款,法軍以兩百萬兩白銀贖回被俘軍校;法軍不得對台澎主權有所疑議;法國放棄在越南北圻、中圻的駐軍權,越南南圻駐軍不應超過現有人數;大清承認法國在南圻地區的既有特權;越南鋪設鐵路,優先由法國進行商辦。

自入越平叛肇始,在這場為期兩年的戰爭中,大清僅投入的軍費就多達一千七百萬兩,再加上戰損撫恤,這筆帳就更不好算了。

然而,這場戰爭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清法戰爭提升了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使歐美列強不敢小覷中華tianchao。

其次,捍衛了大清對越南乃至朝鮮等傳統藩國的相對控製權。

再次,鞏固東南邊防,豐富了沿海各省與新軍水師的的抗敵經驗。

最後,增強了各省軍民對朝廷的信心,最大程度將大清主要矛盾由國內矛盾轉移成了對外矛盾。

最重要的是,清法戰爭的勝利,在鞏固大清統治的同時,將鈕祜祿氏的個人威望推到了新的巔峰。

《大清日報》對母後神皇臥薪嘗膽十八年的事跡進行連篇報道,無上限宣揚了鈕祜祿氏對天下臣民的傑出貢獻。

各省、府、縣陸續上萬民表,請求母後神皇承天受命、更進名分,護佑百姓千秋萬代。

鈕祜祿氏開始對清法戰爭的戰果進行善後處理。

首先是論功行賞:「晉封馮子材為一等侯,賞戴雙眼花翎;劉永福賜一等男世職,加提督銜,三代以內,準贈一品封典;唐景崧授三品頂戴,加騎都尉世職。」鈕祜祿氏頓了一頓,「劉銘傳、左宗棠、沈葆楨各加世職賞賜,其餘將校,由內閣擬折報功,陣亡將士,亦應從優撫恤。」

議政大臣齊聲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還有一件事要你們拿個主意。」鈕祜祿氏拋出正題,「越南連接三省,乾係之大不壓朝鮮,又有南圻之地為法割據,孤夙興夜寐,難以安寢,權衡再三,欲擇心腹一人,南鎮順化,監其行事,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這算是情理之中的事兒!眾臣議論片刻,景壽出班啟奏:「馮子材勇猛剛正,堪當重任,誠請神皇聖裁。」

「馮子材優於軍、疏於政,戰時便罷,若要監政一方,為輔則可,教其做主恐有不及。」鈕祜祿氏笑道,「再選別人吧!」

鍾親王想了一想出班薦道:「兩廣總督英翰出身旗貴、功勛卓著、堪當任用。」

「也不好。」鈕祜祿氏搖了搖頭,「需得一個更有分量的才行。」

百官開始頭疼:漢臣不行,滿臣也不行,去哪兒尋一個麵麵俱到的人呢?

「醇親王。」鈕祜祿氏笑吟吟地看向奕譞,「孤的意思,由你來做第一任常駐越南的監國大臣,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滿殿震驚,景壽半天才反應過來:「越南為大清藩國,歷代冊封,比於郡王爵秩,醇親王為和碩親王,若出監越南國政,恐有客貴主輕之嫌,請神皇陛下明察。」

惇親王亦加勸諫:「大清祖製,宗室諸王,倘無特旨,不得擅離京師,何況久駐外藩?請陛下收回成命!」

「監國之臣,為朝廷差派,此去順化,不是教他去給越南做臣子的。」鈕祜祿氏笑道,「強人所難的事兒孤是不會乾的,咱們還是問問醇親王自己的意思吧。」

醇親王哪裡有回絕的餘地,稍加思索後硬著頭皮答應一聲:「奴才願為神皇陛下分憂。」

「那就再好不過了。」鈕祜祿氏滿意地點了點頭,「擬旨,加授和碩醇親王奕譞為總督越南監國大臣;著劉永福提督越南軍務、唐景崧巡撫越南政務,二人皆為醇王輔弼,共監越南軍國政務,欽此!」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大約十章,開啟宮鬥節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這該死的第二異能 尼羅河的倒影 德妃的躺贏人生 全民領主:開局召喚德邦總管 全球數據化:我能強化萬物 海賊之麥田守望者 離婚後少奶奶她光芒萬丈 你是我的朝思暮想 扮醜後被千億大佬纏上 諸天之天外降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