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十章(1 / 2)

加入書籤

在三四年前,這個詞曾頻繁地出現在段殊的生命中。

從江影畢業前,他答應了路明野的邀請,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白日森林》,作為兩個人共同的處女作,這部電影技巧青澀,被影評人挑出了諸多不足,但那股貫穿全片的強烈情緒卻足夠令人動容,充滿痛苦與幻滅的故事,相當風格化的攝影,還有仿佛將全部生命都交付在了這個角色上的演員。

這部電影為他和路明野分別帶來了人生中第一座獎杯,金月獎的最佳新人演員和最佳新人導演,以及路明野下一部長片的投資。

但除此之外,段殊並沒有覺得自己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改變,獨立電影的影響範圍始終有限,受眾局限在業內人士和一部分電影愛好者中,院線票房還不過一千萬。

他仍然像過去那樣平凡地生活著,街上擦肩而過的人們並不會驚喜地多看他一眼。

幸運地拍完一部基本由自己掌控的低成本電影後,路明野飛快地成長起來,他不再僅僅滿足於藝術表達,他想要更多的觀眾、更高的票房,而第二部電影水漲船高的投資額,也讓資方對他提出了更明確的商業化要求。

所以路明野拿出了第二個劇本《半場謀殺》,他既善變又長情,不再寫過分自我沉浸的悲情故事,開始探索觀眾喜愛的那種輕鬆明快的戲劇性,卻保留了犯罪懸疑的元素和一定的深度;不再描繪深陷庸常生活的普通人,寫出了一個引得不少一線演員傾心的魅力角色,卻執意要讓初出茅廬的段殊來演。

時而天真時而陰鬱的偵探虞年,曖昧地遊走在正義與邪惡的邊緣,做事看起來隻憑內心喜惡,惹人爭議,常常讓略顯愚笨的助手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他身上又有在絕境裡乍現的執著和光明。

再配上演員俊美的麵孔和精湛的演技,這將是一個極具觀眾緣的角色,不是遙遠的偉光正,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派,隻是活得自由而恣意,是許多人內心渴望成為的模樣。

資方在知名演員拋來的橄欖枝前遊移不定,最終還是在潛力無限的導演麵前妥協了,路明野用一段令人似懂非懂的話解釋了自己固執的選擇。

「我知道那些演員的條件更好,也許演技更嫻熟,也許吸引來的觀眾會更多……但段殊是透明的,他可以成為任何人,所以他不需要演,他會成為虞年,這是沒有人能取代的優勢。」

於是段殊得到了這個角色,從此真正進入了主流觀眾的視野。

電影上映一周後,好評如潮,成了一匹黑馬,排片一路上升,社交網絡上到處流傳著從影片裡截取的精彩動圖,穿著黑色風衣的偵探彎下月要來,停在窮途末路的反派耳邊,低聲戳穿困獸最後的一搏,光影變幻迷離,漫過他深邃含笑的眼眸。

電影上映半年後,段殊和路明野再一次共同走上了金月獎的紅毯,這次他們捧回的獎杯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去掉了新人的前綴——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

段殊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場遙遠的頒獎典禮,上一屆金月獎的影帝得主程泓秋在萬眾期待中拆開裝有答案的信封,大屏幕上出現電影的片段集錦,那個神情捉扌莫不定的自己行走在城市的暗夜裡。

然後現實裡的他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上台,接過了燦金獎杯與瑰麗花束,在程泓秋遞來的話筒前,平靜地發表感言:「謝謝路導,謝謝劇組的每一位成員。」

這或許是金月獎歷史上最短的領獎致辭,但他的確沒有更多想說的話了,隻是模糊地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大大方方地去逛過超市了,上一次去的時候,有人推著購物車認出了他,興奮地叫他「那個偵探」。

他身上落著耀眼的追光燈,遙遙望去,台下無數張禮貌微笑的麵孔裡,路明野的喜悅最為真摯。

段殊走下來後,理所當然地和一路提攜自己的導演兼師兄擁抱,這個場景被許多鏡頭捕捉定格,成了這屆金月獎最經典的畫麵,因為下一個獎項的得主,正是路明野。

從此,他們成為了名聲在外的黃金搭檔。

然後他們並肩前行,又漸行漸遠,分道揚鑣,段殊的身體出現了奇怪的症狀,求醫未果,接到了一封看似荒誕無稽的邀請函,他決定試一試,便進入了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段殊遇到了黎嘉年,這個令人看不清真正心思的復雜畫家,分明是他在《半場謀殺》中扮演的偵探虞年的翻版。

怪不得他總莫名覺得對方熟悉和親切,因為他天然地理解黎嘉年,那些語氣神態、細微動作……根本就來源於四年前的他親身演繹過的範例。

這世上沒有人比他更像黎嘉年,換句話說,黎嘉年確確實實以他為藍本誕生,不僅是麵孔,而是全部。

回憶如潮水湧來,在意識中濃縮地呈現了逝去的數年時光,段殊心生喟然,等回過神來,看向黎嘉年的目光也就更為復雜。

他真的是另一個他。

無論是真品和贗品,還是演員與角色。

周圍的空氣仍被凝固在輕飄飄的「替代品」,黎嘉年的呼吸輕輕地在他耳畔拂動,溫熱又親密。

段殊跳過了那個不再重要的問題,側眸望向近在咫尺的自己,目光漸漸柔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被頂流弟弟寵炸天 嫁給病弱世子後,我翻身了 一心隻修聖賢仙 木葉:人生重置,開局猿飛一族! 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 明末:帝國崛起 天下第一嫁 我養的崽是最強邪神[末世] 諸天從簽到美杜莎開始無敵 玄幻:機緣又被我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