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以死相博不開槍(1 / 2)

加入書籤

陸秋是誰?

納蘭元述不認識。不過他現在倒是對這個「陸秋」有了興趣。

一個小小的文吏,敢無視自己的命令,去大牢中見黃飛鴻!

很不正常。

包衣奴才說道:「主子,要不要奴才帶人去把陸秋給拿下?」

納蘭元述搖頭說道:「不用。讓人盯著他。本官倒要瞧瞧,這個陸秋是那方勢力的安插在衙門的鬼。」

「陸秋」是白蓮教?

是革命黨?

還是洋人的代言人?

還不得而知。

安插眼線,官場中太常見。

「八大皇商」在明末時期,其實就是滿清安插在大明境內的眼線。

納蘭元述好幾次逮捕革命黨人,都是提前走漏消息,讓陸皓東等人逃走。

要說衙門裡沒有鬼,納蘭元述是打死都不相信。

不管「陸秋」是做了誰的鬼,納蘭元述都不會放過。暫時不殺陸秋,不過是納蘭元述想要放長線釣大魚。

……

「有人跟蹤我。」

餘春秋不但身體素質達到武術宗師的層次,感知力更是比武術宗師更加敏銳。

盡管跟蹤的人藏得很隱秘,但還是被餘春秋發現。

「我違背了納蘭元述的命令,去見了黃飛鴻。消息肯定已經傳到納蘭元述的耳朵裡。納蘭元述不抓我,要是又不弄出點動靜來,那才是怪事兒。」

餘春秋思考任何問題,都會基於底層邏輯。

然後依照底層邏輯線發散思維,換位思考,就很容易找到正確答案,猜透對方的心思。

如果餘春秋是納蘭元述,會怎麼做?換位思考之後,得出的答案是,餘春秋的做法,將會和納蘭元述一樣。

無關對錯,隻是和立場利益有關。

回到住處。

餘春秋心中暗道:「該去一趟英國人的領事館。要是再不通知英國人,那些鴉片豈不是浪費了?」

換上白蓮教的衣服,戴上麵罩,餘春秋巧妙地避開監視自己的人,趁著夜色向英國領事館奔去。

洋人租界守衛森嚴,想要進去是困難重重。

可是英國領事管就在廣州城內,以餘春秋的本事,神不知鬼不覺潛入進去,難度不大。

英國領事館。

洋人參贊準備離開書房去睡覺。

突然。

一股風吹了進來。

洋人參贊疑惑道:「窗戶怎麼打開了?我記得是關著的啊。」

順手把窗子關上。

洋人參贊轉過身來,隻見辦公桌上多了一封書信,是用英文寫的。

環顧四周,辦公室裡出了參贊自己,沒有其他人。

帶著心中的疑惑,參贊打開了書信。

見到書信上的內容。

洋人參贊臉色大變,驚呼道:「噢。買噶得。這個凶手不但殺了我們的人,搶了我們的商品,還要再把商品再賣給我們。簡直就是強盜啊!」

那些鴉片至少值25萬銀元。

餘春秋打了個折扣,隻收洋人23萬銀元。畢竟,價格高了,洋人可能就不要了。

餘春秋就是要給洋人一種錯覺,認為贖回那些鴉片,還有利潤可以賺。

洋人來華夏,逼迫清廷搞通商口岸,不就是為了商業利潤嗎?餘春秋知道洋人的思維和套路。

洋人參贊暗道:「此事我處理不了。我得去見領事先生。」

洋人參贊拿著書信急匆匆地出了辦公室,去找英國領事。

餘春秋雙手抓在天花板上,像一隻壁虎趴在上麵。等參贊離開了辦公室,餘春秋才輕巧落地,沒有發出絲毫聲響。對力量的控製,餘春秋已經是精細入微。

餘春秋心中暗道:「有了這封信,黃飛鴻就可以洗脫嫌疑。相信洋人會同意我的條件。」

隻要事情按照餘春秋的計劃走,23萬銀元的財富,很快就能到手。那些鴉片,是害人的東西,餘春秋當然不會真的交給洋人。

等拿到了錢,餘春秋就會當著洋人的麵兒,把鴉片全部焚燒掉。

餘春秋翻出窗外,關上了窗門,消失在了夜色中。他就像是幽靈,來去無蹤。

……

英國領事來到提督府,對納蘭元述說道:「提督大人,白蓮教的匪徒實在是太囂張。請你一定要把廣州城裡的白蓮教徒全部消滅。否則,我們覺得不安全。還有,我們損失的商品,你也要找回來。」

納蘭元述說道:「領事先生,你覺得搶走貨物的是白蓮教?白蓮教的人什麼時候懂洋文了?咱們大清有句話: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看得見的敵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見的敵人。」

「要對付白蓮教,沒問題。可是要本官幫你找回那些丟失的貨物,本官怕是辦不到。」

餘春秋布局比較周密。

再加上納蘭元述得知的信息太少,想要抓出真凶,豈是那麼容易?

英國領事說道:「那你就派人保護我們。我們要花錢把商品贖回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一念心動,一生綿延 重啟九九 薄荷荼靡梨花白 許你再見鍾情 穿越後的我在靈能星空當總督 近在咫尺的你 無限修仙玩家 穿成假千金後我給反派沖喜 拯救美強慘前夫(快穿GB) 祭天的白月光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