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統天下!(2 / 2)

加入書籤

「好!」

秦王贏天再度返回燕國太子燕丹身邊,擊掌盟誓。

隨後商議了一個秘密協議:

荊軻刺秦!

因為此時,秦國出了一個叛徒樊於期,此人也正好在燕國。

這一計,可謂一箭雙凋!

燕國太子燕丹迅速返回燕國,開始秘密計劃起來。

第一個找到的人便是遊俠荊軻。

荊軻遊歷趙國的榆次、邯鄲等地。

至燕,整日在市井放歌縱酒,酒醉之後常與好友高漸離等相對而泣,旁若無人。

並且荊軻「好讀書擊劍」,「雖遊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也就是說,荊軻更是一個有學問的沉穩之士,而非一介山野莽夫。

太子丹向荊軻袒露腹心,「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

荊軻開始婉拒太子丹讓他刺秦的要求,但太子丹將他尊為上卿,給予他極為優厚的禮遇,致使荊軻答應了他的請求。

此時秦將王翦率軍至燕國南部邊界。

太子丹十分恐懼,便對荊軻說道:「秦兵如果渡過易水,我軍如何能敵,願荊卿早日打算。「

荊軻說:「依太子之言,臣願謁之,但是就算是現在去秦國,也未必能接近秦王。現在秦王以黃金千兩,食邑萬戶欲購樊將軍的頭顱。如能將樊將軍頭顱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定要見臣,臣才能有機會。」

太子說道:「樊將軍窮困來投於我,我不能為自己的私心而殺前來投我的樊將軍,願荊卿再考慮一下別的辦法。」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但私下見樊於期說道:「將軍與秦王可謂血海深仇,今聽聞秦王欲以千金,食邑萬戶購將軍頭顱,您要怎麼辦?」

樊於期仰天長嘆說道:「我一想到此處,常痛於骨髓,也想不出什麼辦法。」

荊軻說:「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於是問:「為之奈何?」荊軻說:「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王,秦王自然十分高興而見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其月匈;刺殺秦王,以解燕國之患又能報將軍之仇,將軍以為如何?」

樊於期聽完便拔劍自剄。

太子聞之,極其哀傷。但事以至此,無可奈何,但將樊於期頭顱盛入盒中。

於是太子便求尋刺殺利器,得到了趙國人徐夫人的匕首。用毒藥煮煉,交給荊軻。又派了一個勇士秦武陽,做為荊軻的副手。

荊軻本打算再等一個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國,但因太子催之甚急,隻得帶領秦武陽離燕赴秦,慨然踐諾。

太子丹派荊軻作為使者,攜帶夾有匕首的燕國督亢地圖連同秦國逃亡到燕國的敗將樊於期的首級,以請求「舉國為內臣」的名義去朝見秦王嬴政。

以便行刺秦王,挽救燕國。

荊軻臨行前,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邊送行。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之,康慨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表達了自己義無反顧的精神。

大家聽了非常傷感,皆垂淚涕泣。

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前往秦國都城鹹陽。

至秦國都城鹹陽後,荊軻持送厚禮給秦王的寵臣蒙嘉。

由蒙嘉進言:「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聽後非常高興,乃朝服設九賓,在鹹陽宮朝堂上召見燕國使節。

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台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的那種陣式,不由得害怕的發起抖來,臉色蒼白。

使秦國群臣大為驚詫。

荊軻隻得對秦王說道:「北方蠻夷粗野之人,從未沒見過如此大的場麵,未免有些害怕,請大王諒解。」

秦王天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

秦王贏天打開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

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打開,直到圖窮匕現。

當荊軻右手拿起匕首,左手抓住嬴政的袖子正要說話。秦王此時大驚,出於本能反應,起身掙脫開了荊軻,荊軻抓著的袖子被扯斷。

秦王想將佩劍拔出,但劍太長,心裡又著急,劍沒有拔出來。

荊軻向秦王撲來,秦王環柱逃避,荊軻緊追秦王。旁邊雖有許多人,但是都手無寸鐵;而殿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定,沒有秦王召令是不準上殿的,官員中有個侍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藥袋對準荊軻扔了過去。

因為荊軻揚要起手來擋避這個藥袋,而使他分了神。

這時,一邊的大臣對著秦王喊道「大王背負著劍鞘,背負著就能拔出來了」。

秦王抓住剛才夏無且製造的機會,將劍負於背拔出,剎那間斬斷了荊軻左股,荊軻因傷栽倒到地上,勉強坐起,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擲去,擊中桐柱,擦出火花。

嬴政再用劍砍他,荊軻用手去接,五個手指應聲而落。

荊軻自知大事未成,倚柱而笑,對秦王說:

「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的,一定要你同我們訂下條約來回報太子啊。」

此時,秦王護衛蓋聶帶著白鳳、墨鴉已受秦王命令,趕上殿來假意結果了荊軻、秦舞陽的性命,藏於墨家。

秦王贏天大怒,他之前跟燕國太子燕丹計劃好的演戲,可是之前這一番似乎是燕國太子借著這個借口真的要殺他。

命令大將王翦攻打燕國,燕太子丹帶兵抵抗,無奈非秦軍的對手。

秦軍攻下燕國都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逃往遼東郡。

秦王又派大將李信率軍追擊,非要將太子丹拿住,否則不肯罷休。

秦將李信帶兵追擊,燕王喜聽從代王嘉的計策,要殺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級獻給秦求和。

燕國太子燕丹得知後,萬念俱灰,提前逃離了燕國,本來想著自殺,但是自己如果一死,有負秦王約定。

便返回秦國鹹陽,秦王贏天便讓燕國太子燕丹加入墨家,如此也算成全了燕國太子燕丹的忠心之心,也拯救了他的性命。

燕國太子燕丹從此不問事實,專心鑽研墨學,成為一代墨家大賢,而後秦王贏天將墨家鉅子傳位於燕國太子燕丹!

前226年,韓國都城發生叛亂,秦國出兵平定韓的叛亂,乘機處死韓王安。

前225年,秦王政派將軍王賁攻魏,包圍了魏都大梁,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大梁城壞,魏王出降,魏國滅亡。

秦王天就在魏的東部地區建立碭郡。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天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嬴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楚將項燕以四十萬楚軍應對二十萬秦軍。

王翦因此稱病辭朝,回歸故裡。

不久,楚軍故意示弱,且戰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從後突襲李信,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秦王嬴天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並答應加兵請求,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王翦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

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王翦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公元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大軍抵達楚國國境之後整整一年堅壁不出,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生息,甚至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

項燕的四十萬楚軍因為兵力相對較少而不敢強攻,一年後終於按捺不住,正當楚軍在往東調動之際,王翦就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

項燕臨死前曾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接著秦軍攻入楚都壽春,俘虜了楚王熊烈。

秦於楚地設九江郡、長沙郡。

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

秦王天在滅楚的同時,不斷地向東擴展,陸續設郡,並攻取魯地,設置薛郡。

同年,秦王政派王賁攻燕的遼東,虜燕王喜,滅亡燕國。

接著又回師攻代,虜代王嘉,建立代郡和遼東郡。

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在齊舊地建立了齊郡和琅邪郡。

(明天發新書!求各位衣食父母支持一下,這本書的問題我不會再犯了,一個是水,一個是拖遝,還有有時候亂七八糟的寫,下一本書絕對是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之一,騙人司馬!北宋、水滸,遼國,金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穿書後偏執暴君他有讀心術 人在海軍:夢夢果實玩出花 我在古代種田養夫 快穿病嬌男主他又吃醋了曲嫣薄司晏 攻略皆是修羅場[快穿] 炮灰王爺哪敢放肆[穿書] 暴富後我要蓋座大觀園 影視男神從飄洋過來來看你開始 最強校長從觀察猴子開始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