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1 / 2)

加入書籤

朱元璋的乾脆讓張希孟都吃了一驚,封禁青樓,這可是千百年,歷朝歷代都做不到的事情,雖說老朱頗有魄力,也能乾出類似的事情,可不該這麼草率啊?不是應該深思熟慮,仔細推敲,確定方略,然後才能落實嗎!

怎麼就直接下令了?

「主公,此令可是功德無量,光耀千古,從今往後我……在史冊上,都要有濃墨重彩的一篇!」

張希孟激動之下,差點說出我大明……幸好咽了回去。

朱元璋倒是沒想這麼多,他訕笑道:「這事是李先生送來的一封信提到的,他建議咱關了青樓,或者至少砍去八成。」

「李先生?」

張希孟頓時愣住了,「他也知道揚州的青樓?」

「怎麼可能不知道?」老朱道:「他當初在滁州當官,手裡有錢,到揚州來享受一下,不也是情理之中嗎?」

張希孟深吸口氣,李善長能注意到這事,那就絕對不可能是他老人家懷著什麼崇高的理想,同情窮苦百姓,因此要封禁青樓,他就不是這樣的人。

那李善長為什麼也有這樣的建議,那就有趣了。

張希孟眉頭跳動,心思轉動,他注意到,老朱轉述李善長的建議,要麼封禁,要麼削減八成……張希孟稍微咂扌莫一下,頓時有了思路。

這事的確跟青樓有關,可也不是青樓的事情……揚州的位置有多重要,前麵分析了那麼多,那就不用廢話了。

這裡兼具江河,匯通南北,鹽糧之利,鍾靈毓秀。換句話說,全天下的好處,都灌到了揚州,這才滋養出一個天下第一等的富貴之地,溫柔之鄉。

才有不惜重金,耗費年月,培養出來的花魁娘子,無雙瘦馬……但是到了如今,還具備這個條件嗎?

不行了!

北邊的高郵還在張士誠的手裡,再往北是元廷的地盤。

如今的揚州卻落在了朱元璋的手裡,過了長江,又是元軍的區域……整個天下,已經四分五裂,碎成了一地。

原本匯聚天下之利的揚州,一下子成了幾方勢力的前沿,變成了戰爭第一線。

也不用說別的,江南的才子還能到揚州聽曲嗎?鹽城等地的鹽商,還能過來喝酒嗎?那些過去通過運河,行走南北的官吏商賈,還能到揚州消費嗎?

全都不可能了。

沒有了這些資金的灌注,揚州的青樓畫舫,還能維持得下去嗎?

李善長有他的想法,過去揚州的青樓畫舫有多少?

粗略估計,知名的也有二三十家,加上暗中營業的,那就更不可計數了。總而言之,幾千女子是有的。

這些女子當中,有出色的,都給配了不止一個丫鬟,另外還有樂隊,舞姬,廚娘,馬夫,船工,護衛……光是青樓畫舫,就聚集了兩三萬人。

除此之外,那些在青樓晃悠的文士名流也不少……而且為了滿足這些高質量男女的奢靡生活,衣食住行,筆墨紙硯,穿戴首飾,就更不用多說,光是各地雲集的能工巧匠,就何止千人。

如果再把青樓裡養的小丫頭,各個工匠的學徒工,還有給他們出租房舍的商賈百姓算起來,那就更不用多言。

圍繞了青樓畫舫,能牽扯出來的產業,涵蓋的範圍,絕不會少於十萬人。

過去這十萬人是靠著天下各地的富商名流,齊心協力供養,自然是十分輕鬆。

可現在落到了朱元璋手裡,總不能繼續歲月靜好,一切如常吧?

就算是朱元璋想,那張士誠想不想?元廷答應不答應?

李善長給朱元璋的信中,有一句最是關鍵……以三十萬眾之滁州,果能奉養八十萬眾之揚州乎?

青樓畫舫不同於別的地方,本身並不產生財富,又要金碧輝煌,處處匠心獨具,還不是要靠著那些一擲千金的豪客買單!

這時候再看看老朱的手下,就算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地折騰,拿出所有心血供養,那也養不起這個產業啊!

所以李善長出於最簡單的算術常識,也提出了要封禁青樓的建議。

老朱覺得有理,張希孟提出來,他自然而言就同意了。

說實話,他們真沒想那麼復雜,更是跟能不能徹底禁絕青樓沒關係,也不是要超越時代,隻是單純養不起。

當然了,也可以置之不理,沒有了客人,這些青樓畫舫,自然就會衰敗,老百姓走死逃亡,揚州的繁華不在。

歷史上,幾年之後,朱元璋派遣繆大亨占領揚州,彼時登記造冊,隻剩下區區十八戶!

揚州百姓到底遭遇了什麼,隻怕都沒人知道,也無法想象。

所以在這個時候,封禁青樓,給這些人安排出路,把這些人力資源發揮出來,就是比較劃算的方針了。

還是那句話,有太多的政策,並不會考慮幾百年之後,要解決的,也無非是迫在眉睫的難題罷了。

張希孟想到了這些,也忍不住笑了。

「李先生果然是老江湖,比起我可厲害多了。」

朱元璋一笑而已,「他能想到的,你也能想到,咱就不信,你沒有安頓這些人的辦法?」

老朱還是高明的,張希孟也考慮到了揚州的承載能力,他是從封禁青樓出發,逐步砍掉那些不產生財富的行業,把揚州變成一座作坊工場主導的城市,好跟滁州等地配合起來,形成城鄉的經濟循環。

如果按照張希孟的思路走下去,也是要把揚州從達官顯貴手上的金絲雀,變成朱家軍的生產基地,隻能說兩個人是殊途同歸,很難分出高下。

既然意見都統一了,那就動手吧!

要封禁的不隻是青樓,也包括賭場,還有多如牛毛的丐幫,運河之上的漕工,這些全都是暫時用不上,也無力供養的。

「主公,人固然是要安排到鄉村,軍屯,讓他們負責屯田,養活自己。但是最好還是要進行審判,要嚴懲那些作惡多端的惡徒。咱們固然不能掃盪所有煙塵,讓天下徹底乾淨。但是力所能及,大勢所趨,除掉一些渣滓,給百姓一些希望,總好過放任惡人逍遙法外!總不能因為百十年後,終歸一死,就什麼都不做,主公以為如何?」

朱元璋笑了,他伸出手,拍了拍張希孟的肩頭,低聲道:「先生,這就是你勝過李善長之處啊!」

張希孟不免臉上發紅,趕快去做事吧!

這一次張希孟有了完全的把握,一聲令下,朱家軍出動,迅速查封揚州所有的青樓畫舫,一些有名的暗娼也沒有放過。

就在朱家軍殺過去的時候,有的青樓還以為是客人上門了!這些日子的戰亂,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有些倒黴的,諸如周蕙娘所在的青樓,已經經營不下去了,徹底關門。還有不少青樓,也都是勉力維持,幾乎關門大吉。

發現了朱家軍來了,竟然有人樂顛顛迎出來。

「軍爺,咱們這兒什麼樣的姑娘都有,保管讓你們滿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 星海縱深 諸天直播:從拯救小龍女開始 卑縛 諸天武命 修仙:開局從藥童開始 帶著王府一家穿六零 先婚後愛:大少奶奶不能惹 這真不是第四天災 我的劍渴望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