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最後一世(1 / 2)

加入書籤

「佛教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事實嗎?」

「不是,如有人這麼說,必定是邪師,非佛所說。」

掛著碧綠色窗簾的窗邊,蘇淺語雙手在鍵盤上一字一字地敲擊著。

斟酌著語句,他繼續在屏幕上敲打下一行字:

「善有善報,隻不過是民間傳聞,事實上,佛門教法,絕不會這麼說。」

「那······因果報應難道是騙局?佛教都是迷信?」

「如果真的有陰司報應,為什麼佛祖不讓惡人立刻遭報應,做好事的得到善報?」

「這真的是太不公平了!殺人放火金月要帶,修橋補路無屍骸!老天真是不公平!」

蘇淺語抿著櫻色的唇,笑了笑,回復著:

「佛教說的因果報應,牽扯到一個業力的成熟條件,就算做了惡業,要發展到業報,也得有一段時間······這個咱後麵再說,光是你這句『殺人犯獲金月要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本身就是一樁公案,正是證明了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修橋補路的那個孩子,本該有三世惡報:第一世以殘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雙眼瞎了卻殘生,第三世遭雷擊暴屍荒野,是由於之前那一世造下很大的罪孽,於是第一世才會是殘疾。」

「成了殘疾之後的這一世,他做了許多善事,積累了相當大的善業,於是業障現前,本該是連續受苦的,就都報在這一世,於是這一世,殘疾、瞎眼、被雷劈,三世的報應,這一世就還清了。」

「不但提前還清,之後還投身到富貴人家,做了太子,這件事當機人就是包拯,也是他親眼見證。」

「正是因為不間斷地行善,善業成熟,才使得本來受苦三世的報應,今生就還清了,還投生為太子——這就是因果不虛。」

「至於你說的好人無好報,惡人活逍遙,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本來因果規律,也沒有規定好人一定得好報。」

「所謂業,分為身、口、意業,按照善惡屬性分為善、惡、無記業。」

「業就是根據個人身心舉動,有意或無意的一種造作。」

「《分別善惡報應經》曰:若修善業感可愛果,若造惡業感非愛果;若遠離此善不善業,愛非愛果終不可得。」

「善業,可得可愛果;惡業,可得非愛果;無記業,不可記為善,也不可能記為惡,非善非惡故名無記。」

「因果報應規律是善有可愛果,惡有非愛果。」

「注意了,這個裡麵說的可愛果,不可等同於善果。非愛果,也未必就是惡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善惡,其實很多時候實在是沒有清晰的界限,每個人的善惡觀,也都大不相同。」

「所以通常意義上,大家說好人沒好報,是沒有錯誤的,因為同樣一件事,對這個人是好事,對另一個人就未必是好事。」

「行善事,所得可愛果,就是樂報,即行善會感身心於順情之境,感受到安逸之樂;而造惡業,所感非愛果,就是感得相違境相,逼迫身心之苦受······善有樂報,而惡有苦報,這才是真正的善惡報應。」

「通俗易懂的話說,就是做善事,身心安樂;做壞事,煩惱痛苦。」

「看起來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卻有本質的區別。」

「所以,你要是覺得壞人就一定會被雷劈,是不靠譜的,做惡事的果報,即便在外緣成熟的情況下顯現,也是增添其本人的煩惱痛苦,這煩惱痛苦未必就是被車撞死被雷劈死········也可能是家宅不安或者收到法院傳票啊!」

「由此來看,行善行惡,因果報應其實還是公平的,因為善惡沒有固定的標準可言,而苦和樂卻可以明確劃分·······真要是按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來,這因果報應那才叫不公平呢!」

「你想想啊,假如你行善,你多了一個兒子,你認為這是善報,但假如家裡本來就有好幾個兒子,都快負擔不起奶粉錢的家庭呢?因果報應該怎麼現前?也給增加一個兒子?那對他是好事嗎?對你是善報的,對這個家庭就未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那年夏天遇到她 神靈的位麵遊戲 邪風長生曲 神啟者說 我的孢子分身 聖職者的鬼氣無限 超神寵獸店 最強木葉教師 我修係統法則 英雄聯盟之開掛中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