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漢藩王墓(2 / 2)

加入書籤

「楊林,這裡真有大墓!」艾幼清激動的說道,「隻是不知道有沒有被人盜過?」

楊林道:「我們找找線索。這裡麵來過這麼多的rb兵,他們肯定是沖著這墓來的!」

艾幼清道:「rb兵來盜墓,這一點也不稀奇!他們本就是一群強盜!」

在民國期間,最活躍的頭號外來盜墓賊,當是rb人。

rb是長期覬覦我國優秀文化資源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對我國進行文化掠奪的國家之一。

早在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rb政府便根據顧問九鬼隆一的《戰時清國寶物收集辦法》,頒布了《敵產管理法》,要求對被占領國圖書文物的「搜集」。

民國期間,日軍在我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其侵華的動機之一,就是掠奪我國財富,大量的我國文物被搶到了島國,至今,rb乃是我國文物最大的流散地、收藏國,其國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無不藏有我國寶物,如果沒有幾件像樣的我國古玩「鎮館」,那就不是博物館。

由於有了這項「侵略國策」,日軍在我國境內是無惡不作,有的甚至把我國文物當戰利品送給皇室。旅順口東麵黃金山下的唐代崔訴鑿井題名碑刻,這是原存於東北地區的惟一唐碑。在20世紀初,侵占旅順的rb海軍司令富岡定恭便將之盜走了,並作為占領旅順口的紀念禮物掠運回rb,獻給了天皇。此物現存放於東京千代田區皇宮建安府前院的石亭內,碑亭正麵的石桁上還刻著「唐碑亭」三字楷體亭名。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各部專門配備了「文物搜集員」,他們受過專門訓練,具有一定的文物專業知識。每占領一地,「文物搜集員」便對當地文物古籍進行全麵搜刮。日軍在我國境內大肆盜墓,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瘋狂進行的。

日軍派遣各種「考察團」,分赴各地區對文物、書刊等進行搜索和甄別。除了軍方以外,他們還成立了一些劫掠我國圖書文物的專門機構,如「滿鐵調查部」、「大中華中部占領區圖書文獻接收委員會」,以及設在東京的「政治經濟研究所」等等。

還有一些所謂的學術團體,如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東亞考古學會、東亞文化協會等等,專門在華從事文物掠奪和破壞的所謂「研究」。

他們在我國的盜掘活動,成就了一批rb考古專家:浜田耕作、原田淑人、鳥居龍藏、水野清一、江上波夫、關野貞、竹島卓一、池內宏、田村實造、小林行雄、鳥山喜一、三上次男、駒進和愛、黑田源次、鳥村孝三郎、齋藤武一、田中堯雄……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在我國境內盜掘的經歷。

rb人可以說是無所不盜,想怎麼挖就怎麼挖;能盜多少就盜多少,連墓中隨葬的果子、點心都要盜走,真是國際大醜聞。

這麼多的鬼子兵來盜一座漢代的藩王墓,完全是有可能的。

藩王墓的勘測和發掘,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他們修建礦道,挖掘山體,動用了大量的兵力!

隻是不知道,他們這般大動乾戈,為什麼最後卻都死在此洞中?

這片血海,又是怎麼形成的?

如果是為了祭祀,那又是誰在主持那場祭祀?

「楊林,這裡還有一具屍骨!」艾幼清指著九層高台上的供桌後麵,「你看,這不是rb人,而是我們華人,他穿著的是道士服飾。」

楊林沉聲道:「他就是主持祭祀的人!」

他蹲在屍骨身邊,用戴著手套的手,去翻檢屍骨身邊的遺物。

「這裡有一張牛皮卷!」楊林從屍骨裡麵,翻出一張寫著字的牛皮。

「牛皮卷?快看看上麵寫的是什麼?」艾幼清對這座漢代藩王的好奇,以及對rb兵的死亡,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疑問,這種好奇,蓋過了她對這個山洞的恐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開局中忍考試,直播曝光我的實力 大影帝他懷了條小人魚 穿越古代養家日常 問鼎足壇 不是風動是我心動 玄幻:我真的不想活了 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當保安 靈氣復蘇,我靠倒賣法器致富 靠吸死對頭才能維持人形的樣子 玄幻:開局覺醒神級輔助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