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姑侄相殘(1 / 2)

加入書籤

張明轉世的李隆基雖然對唐朝歷史非常熟悉,但他深知自已無法改變歷史的結局。他明白,隻有順應歷史的潮流才能前進,如果自已試圖改變唐朝的歷史走向,未來也將會隨之發生變化。

這位來自現代的轉生者張明,曾經親歷過武則天時代的血腥宮廷鬥爭,如今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對這些勾心鬥角感到陌生。在這場殘酷的皇權鬥爭中,每個人都麵臨著生死抉擇,而他也深刻地認識到,過多的仁慈隻會讓自已陷入困境。為了保護一直追隨自已的劉幽求,當劉幽求行至桂州時,桂州都督王晙果斷地將其扣留在當地。

此後,盡管崔湜多次下令要求王晙釋放劉幽求,但王晙卻毫不畏懼,堅決不放手。一個省級官員竟敢如此公然違抗當朝首席宰相的命令,且並未因此遭受罪責,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背後有張明轉世的李隆基在默默支持。然而,李隆基不能公開與姑母太平公主決裂,這種暗地較勁的局麵,也從側麵反映出當時朝廷內部的嚴重分裂程度。

盡管轉世後的張明化身為李隆基,並主動揭露了劉幽求,但這一舉動並未消除太平公主內心的疑慮,反而促使她加速了造反的步伐。顯然,眾人皆知李隆基此舉乃是棄卒保車之計。

麵對如此緊迫的情況該如何應對呢?當然是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於是,太平公主迫不及待地召集了她一手提攜的五位宰相,共同商討應對之策。太平公主首先發表了一場激情澎湃的演講,其核心觀點僅有一個:痛斥李隆基這個庶出的雜種,不僅篡位奪權,而且對姑姑不敬。這樣的人竟然當上皇帝,實在是天理難容,必須將他廢掉。

會議的氣氛瞬間被調動了起來,原本沉悶壓抑的會議室頓時變得熱鬧非凡,在座的宰相們也開始紛紛鼓掌,臉上露出興奮和激動的神情,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支持太平公主的英明決策,並信誓旦旦地宣稱要與李隆基的惡勢力鬥爭到底。

然而,正當眾人情緒激昂、群情振奮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然響起。宰相陸象先站起身來,他的目光堅定而嚴肅,義正言辭地提出了反對意見:「當今皇帝並沒有罪過,我們不應該將其廢除!」

這句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會議室裡掀起了軒然大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陸象先身上,其中充滿了驚訝和疑惑。太平公主更是瞪大了眼睛,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已所聽到的。自已親手推薦的宰相,竟然在如此關鍵時刻站出來反對自已?

太平公主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她的眼神中閃爍著憤怒和失望。她無法理解陸象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完全違背了她們之前的約定和計劃。她原本以為陸象先是自已最可靠的支持者之一,但現在看來,似乎一切都已經超出了她的預料。

當初推薦宰相人選之時,太平公主心中其實早有定論,並無陸象先之名。然而,麵對崔湜的懇請與堅持,太平公主雖心有不願,但終究還是勉為其難地點頭應允。豈料事與願違,這位看似德高望重的老者陸象先竟背叛了他們!太平公主不禁怒火中燒,一雙美目惡狠狠地瞪向崔湜,指望著他能夠挺身而出,勸服陸象先回心轉意。然而,崔湜卻隻是無奈地攤開雙手,示意自已亦無能為力。

因為崔湜雖然做過無數壞事,但他說到底畢竟還是一個文化人啊!他算是一個有著文人理想的壞蛋呢。說起來真是可笑至極,崔湜之所以推薦陸象先擔任宰相,並不是為了要和陸象先一起搞什麼陰謀詭計,而是因為他打心底裡敬重陸象先的為人處世之道。在崔湜眼中,陸象先是個清心寡欲之人,其品行高潔,簡直就是高人一等(陸公加於人一等)啊!像這樣的人,就理應成為宰相才對嘛!

恐怕就算打死太平公主,她也絕對想不到,這個世界竟然已經變得如此瘋狂了吧!老鼠居然真的給貓當起了伴娘來啦!而眼前這個與上官婉兒私通、殘害神龍五虎、大肆販賣官職的超級大壞蛋崔湜,他的內心深處竟然還能如此無私地去崇拜一個好人嗎?出現這麼一個比被雷劈到的概率還要小得多的意外情況,這場會議當然也就沒辦法再繼續開下去嘍。

太平公主無奈之下隻得宣布此次集會結束,並告知眾人改日再做商議關於造反一事。時光荏苒,轉眼便來到六月二十四日,太平公主汲取上次慘痛的經驗教訓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嚴格篩選,決定重新召集其黨羽,再次商討如何對抗李隆基。

這一次,她邀請到的同黨包括四位宰相:蕭至忠、崔湜、竇懷貞以及岑羲;此外,還有三位禁軍中的將領: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以及右金吾將軍李欽。除此之外,更有數位位高權重的其他官員也應邀出席。至於會議的主題,則無需多言,在場眾人皆心知肚明。

於是乎,這一次他們省去了諸多繁文縟節,直截了當地確定了兩個造反計劃。

第一個計劃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那就是向韋後學習並致以崇高敬意——讓崔湜與宮人元氏勾結起來,在李隆基每日必服的赤箭粉中下毒(赤箭粉又稱天麻粉,乃是一味中藥材)。此計若成,則大事可定;倘若此計不成,那就啟用備用方案:於十日之後的七月初四發動政變!屆時,太平公主將親自坐鎮指揮,常元楷、李慈等將領則率領羽林軍攻打太極宮。同時,竇懷貞、蕭至忠等大臣也會率領南衙禁軍積極響應,裡應外合,共襄盛舉!

此番謀劃,不可謂不周密。然而,歷史的走向究竟會如何發展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就在太平公主一黨緊鑼密鼓地製定計劃之時,李隆基這邊也在馬不停蹄地籌備著一場政變。曾經被逐出京城的宰相張說、崔日用等人,聽聞劉幽求被貶謫後,紛紛不謀而合地勸說起李隆基盡快起事。

張說更是別出心裁,他給李隆基寄去了一把刀,雖然一言未發,但其中的含義不言自明。相比之下,崔日用則更為直白,他毫不猶豫地找了個借口,從被貶之地荊州趕到了長安,當麵力勸李隆基采取行動。此時,素有「小半仙」之稱的王琚眼見眾人情緒激昂,亦按捺不住心中的沖動,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加入了勸說的行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隆基竟與當年的李世民如出一轍。平日裡,他行事果敢決絕,可偏偏到了這最為關鍵的時刻,卻突然變得優柔寡斷起來。

他們其實就是在公然違背老爹的旨意,如果表現得不猶豫一些,恐怕會遭到後世那些迂腐書生們的謾罵和指責,說他們是不孝之人啊!正當張明轉世成為李隆基,還在那裡故作姿態時,歷史上驚人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了。想當年,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前夕,一個名叫王晊的人突然向他告發,稱李建成正籌劃在昆明池設伏擊殺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毅然決然地選擇先下手為強,發動了那場驚心動魄的玄武門之變。

而現在呢,宰相魏知古不知通過何種途徑,竟然也獲知了太平公主的陰謀,並向李隆基通風報信。於是乎,李隆基同樣下定決心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發動了這場先天政變。為何事情會如此驚人地相似呢?這究竟隻是單純的巧合,還是隱藏著其他不為人知的緣由呢?這個問題就留給各位自行思考吧。如我之前所述,李隆基每日都會在武德殿召見群臣。基於此,這次政變,他打算趁上朝之際,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一舉鏟除乾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們一起向前進 夜道星辰 你是我最歡喜最歡喜的人 奪人所愛,禁欲四爺隻因她心動 沉默如蕭 驚!被讀心的團寵錦鯉三歲半 從此你長眠,我長念 離婚後,前夫說愛我 思妄的列車 熊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