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離去(1 / 2)

加入書籤

靖朝,長安城,皇宮門外。一眾文武官員身著朝服在宮門外等候,再有一盞茶的功夫就要開始今天的早朝。

自從國師沈滄瀾在六十餘年前推行新政,每日早朝便無需早起。從前每日寅時便要起床準備,而如今到卯時再起時間也是綽綽有餘。若是閒職,辰時還能回家與妻妾一起吃個早飯回來當值。

趁著宮門尚未開啟,一眾官員互相寒暄,閒聊起來。

「聽聞昨晚城內出現異象,可知道是何原因?」

「據說國師沈老爺子飛升了!」

「真的假的?」

「國師竟然修煉到如此境界了?」

「你想,沈大人已經年近百歲,莫說皺紋,白發都沒見過一根,說句不敬的話,看著比我家那小子還要年輕,如此神人,擇一良辰頓悟飛升,不奇怪。「

這位講的頭頭是道的官員身著淺紅色朝服,赫然是一個五品官員 。

此人極其崇拜國師,說話一向如此,但凡國師有事或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想到是國師已經得道飛升。其他官員聽的也是毫無波瀾。

有的話說多了就沒人信了。

陸陸續續趕來的官員越來越少,需要上朝的官員已經差不多已經到齊,隻是百官之中缺少了最顯眼的那一位。

此時,一架馬車緩緩駛向宮門前,馬車兩側朱色障泥,兩匹毛色純正的烏蹄抱月駒套著挽具。

馬車兩側用朱色障泥,也就是擋泥板,是官員品階高的象征,這兩匹馬也不是一般品種。

雖然這輛馬車在一眾官員私乘中都算不上豪華,甚至有些低調也不為過,但文武百官也都很識趣的讓開道路。

車廂內,傳出了一道中氣十足的年輕人聲音。

」徐大人,一日不見,老夫怎麼又飛升了?「

一句玩笑話從停下的馬車裡傳了出來,剛才那個和其他人說的眉飛色舞的官員臉色瞬間羞的比朝服還紅,縮起脖子低下頭,不再出聲,他身邊的幾位官員也都忍不住嗤笑起來。

馬車的簾子拉開,隻見一位身著正紅色官服,金絲刺繡而成的四爪蟒袍環繞著祥雲盤踞於官服上。

此人看起來約莫二十出頭,英俊非常,眼神清澈明亮,透著一種與年紀不相符的睿智。身段挺拔勻稱,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展露無疑。

如此一個少年郎在一群朝臣中顯得格格不入。無他,實在是太年輕了。

大靖朝規定正六品以上的中央官員才需要上朝,若是尋常人家,一舉成為恩科狀元郎,二十出頭隻能堪堪夠到一個六品學士而已;若是家世極其顯赫,二十多歲也不過朱紅色五品。

而這位」少年郎「二十多歲的樣貌已經灼然二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沈滄瀾一出現,所有人都閉緊了嘴巴,低下頭,恭敬施禮:「拜見國師!」

沈滄瀾頷首「諸位大人早。」

沈滄瀾不急不緩從馬車裡出來,緊隨其後的是一個年近花甲,頭發斑白的三品大員。邊下車邊和前方的沈滄瀾說道

「爹,我就說我們晚不了吧。」

沈滄瀾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隨他說去吧。

原來同乘的是父子兩人。

一個三品尚書,一個當朝國師,這一家子當真有些本事。

話音剛落,宮門準時開啟,通道兩旁玄甲禁軍分側而立,宮門後方別有洞天,目光穿過寬闊的廣場便會被正前方恢弘大氣的乾元殿吸引去。

迎著早晨升起的太陽,反射在宮殿的金頂上,整個皇宮都散發著一層淡淡的光暈。

沈滄瀾走在百官最前說道:「諸位大人請。」

「國師大人請!」

一番謙讓後,沈滄瀾轉身闊步往乾元殿走去,文武百官神情肅穆,跟隨其後依序進入。

走過雪花石鋪成的廣場,沈滄瀾昂首闊步走進乾元殿,一旁的禁軍齊齊向國師行禮。

沈滄瀾身後,也有那三兩人同樣繼續前行,其餘大臣有的脫靴入殿,低頭疾行,有的隻得在殿外肅立,不得前進。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這便是地位的象征與皇權的認可。

但若隻是如此,對這位國師而言還是太輕慢了。

隻見大殿正中龍椅上正襟危坐的皇帝薑堰站起身來,走下龍椅,快步迎上沈滄瀾,笑嗬嗬的說道:\"國師!快請上座。\"

沈滄瀾微微點頭:\"陛下客氣了。\"

「國師請!」

「陛下請!」

沈滄瀾也不客氣,踱步走向龍椅台階下的國師椅,麵向群臣坐下,端莊威嚴,身後龍椅上的那個中年人仿佛隻是他的背景板。

實際上也是如此,國師年近百歲,已經是三朝元老,別說是當今皇帝,當今皇帝的爺爺也同樣如此。

大臣行禮,紛紛入位,或坐或站,朝會便正式開始。

先是幾位小言官跳出來,或進諫,或彈劾,一個個說的義正言辭,口若懸河,卻沒有任何建樹,更加不敢將身後大人們的隱秘公布出來。

這些都是開胃小菜,這些言官大多背靠某些大員,出來隨意亂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胡話一是為了探一探各位大人的立場和口風,二來是為了後麵關鍵的議題做鋪墊。

沈滄瀾麵無表情地觀看著朝堂上正在醞釀著的風暴,七十年來他坐在這把椅子上,掌握著整個國家的命脈,無人能夠撼動他。

但是同樣的,這國師之位無人能夠撼動,那他沈滄瀾就能以一已之力改變一切了麼?

未卜先知又如何,蓋世無雙又如何,他或許能掌握朝堂,掌握王朝乃至歷史的走向,可是他卻不能掌握人心,不能掌握人的欲望。

今日的朝會無非隻有一件大事,一是江南地區春耕遇旱。

一個關乎到是不是要開倉放糧,撥款賑災。一個是世家能否在國師的壓製下謀得一個尚書之位。

未等到眾大臣找起話題,戶部尚書,國師之子沈瀧淵便從隊伍中站了出來。

他一手持笏板,朗聲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抬眼看了他一眼,並不急著開口,隻靜待他說下去。

沈滄瀾也看了他一眼,心想他還是沉不得住氣。

沈瀧淵頓了頓,說道:「臣聞今江南受災,依臣之見,朝廷理應賑濟一二,光聖朝仁德。」

「臣附議。」戶部侍郎站出列。

「臣附議。」禮部典儀也站了出來。

「臣附議。」

……

一連串的附議聲此起彼伏,沈滄瀾看了看跳出來的官員,這些人倒是不出他所料,他們每一個人初入朝堂的樣子他都還記得。

這些小官分散於朝廷六部,但共通點基本都是寒門子弟,靠著當年他推行的恩科取仕才能成為朝廷官員。這些人便是自已和沈家在朝廷裡最堅定的支持者。

相對的,那些未開口的大臣神色各異,有的眉頭微蹙,有的目光閃爍,似乎在思量著什麼有的交頭接耳。顯然是有些意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孕吐!被病嬌大佬寵的臉紅心跳 【快穿】被迫給係統打工了 看明日,黃花滿地 軟糯野貓,被病嬌大佬們囚寵 玄幻,自廢修為就能變強 不被神明待見的我殺死了神明 驚駭末日 無邊的王國 艦長的天外之旅 擺爛的我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