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事今朝之恩怨,至此而終(1 / 2)

加入書籤

昭明書院,崇聖殿。

「學生弘山,見過孟聖!」

一襲青衫,身材微胖的書院院長王弘山,恭敬的向殿內行禮。

「弘山,孟某此來是帶著浩然聖人的指示,為儒為道,你無須多禮。」

儒家一脈的準聖孟學淵,不知道何時到了昭明書院,正在殿內喝茶。

顏五常立在一旁伺候。

不過,兩人的神色都有些沉重。

「哦?浩然聖人出關了!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指示,弘山必全力以赴!」

王弘山激動的問道。

他出自東陵王家的旁支,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才在世家裡脫穎而出。

扌莫爬滾打這麼多年,他深知機遇的重要性。既然浩然聖人的指示帶到了昭明書院,這說明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若是能借此與浩然聖人搭上關係,那麼他這把老骨頭也許還有機會。

或為修行,或為家族!

「天下紛亂,佛道相爭,更有魔宗潛藏,妖族蠢蠢欲動。弘山,這天下怕是要亂了,我儒家一脈該何去何從?」

孟學淵扌莫著茶盞,長嘆一聲。

他雖然是帶著浩然聖人的指示而來,但是並沒有太多的興奮。

王弘山心裡咯噔一下,看來這次浩然聖人的指示並不容易完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讀聖賢之書,學治世之道。」

他窮盡腦汁,斟酌著說道,「值此紛亂之際,自當秉承正道,助君王平天下、安國民、興社稷、譜造化!」

然而,對麵的孟學淵搖搖頭。

「弘山,急流勇退,潛龍在淵,才是長存之道啊!」

他飲一口茶,輕聲說道,「這趟亂世,我等儒家一脈必須摘出去,如此才能坐山觀虎鬥,收那漁翁之利。」

王弘山一怔,這與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

可是聽起來,似乎非常有道理。

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儒家挑起治世之脊梁,必將受各方勢力針對,到時即便是勝了,也定然慘不忍睹。

人都沒了,道也荒了,還談什麼傳承?

而若是按孟聖的想法,隱於幕後,任由那佛、道兩家鬥個你死我活,甚至將三宗十七派和朝堂、軍部牽扯其中,直至最後儒家再出山收拾殘局。

屆時……豈不就是儒家大興的機會!

想到這裡,王弘山陡然抬頭,這……真的是孟聖的想法嗎?

還是……

孟學淵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心裡所想,端著茶盞說道,「但是,我等也必須融進去,隱於那幕後,做那執棋之人,暗中操縱天下大勢,傾軋世間。」

說到這裡,他驀然低頭,與王弘山對視在一起。

話語在崇聖殿裡,一字一句的響起。

「如此,才是真正的……」

「平天下!」

「安國民!」

「興社稷!」

「譜造化!」

一聲聲言語,宛如驚雷在王弘山的耳朵裡落下。

他徹底明白,這不僅僅是孟聖的意思,而同樣是那洞明書院裡坐於幕後的浩然聖人之意!

摘出這趟亂世,靠的是他們。

而執棋於暗中,操縱天下大勢的,唯有那當代儒聖、儒家的至強者,王浩然!

「敢問孟聖,何以急流勇退?」

王弘山心神震撼的問道。

孟聖抬起眼眸,望向遠方,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那靈樞觀清徽,可到了昭明書院?」

原來他們早已知道清徽道長的行程。

王弘山全身一震,回道:「啟稟孟聖,學生也是才知道這個消息。靈樞觀清徽道長,確實到了書院,如今正在丁字院裡,與柳、蘇、沈、方四大世家對峙!」

「不過,依學生所見,那柳、蘇、沈三家的公子被清徽道人沉入梨河,他們不僅沒有震怒,反而吞下了這份屈辱,革盡直係血脈,前來丁字院賠禮道歉,以求得到清徽的原諒。」

「至於那方家……嗬嗬,生了一個好兒子!不提也罷。」

三言兩句,他就將自己掌握的情報告知清楚。

但是孟學淵似乎早已知道這一切。

或者說,他並不關心誰對誰錯。

「王弘山,靈樞觀清徽踏足昭明書院,欲效仿其師,辯論道、儒之高低。書院院長不滿其霸道,據理力爭,結果引得清徽大怒,將其重創,並且縱火燒了昭明書院。」

孟學淵緩緩說道,像是在說一個毫不相關的故事。

「恰逢白鹿書院準聖孟學淵蒞臨書院,深感不忿,直麵清徽道人,與其約定,前事今朝之恩怨,在兩人一爭中盡數泯滅,無論勝負,至此而終。」

他將茶盞輕輕放在案桌上。

「孟聖與靈樞觀清徽大戰一場,驚動全城,最終不敵落敗。」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此一生……值矣!」

孟學淵身上的沉凝氣息,在這一刻如被鉛華洗盡,散發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王弘山怔在原地。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是儒家一脈的寂滅之語,也是求道之路。

求仁得仁,亦復何怨。

「孟聖若是今日不亡於此役,或有……封聖之機!」

王弘山禁不住慨嘆一聲。

可惜,一切的結局,早已在孟學淵的言語裡注定。

因為這……就是浩然聖人帶來的指示!

不論是他王弘山,還是準聖孟學淵,都注定是儒家摘出這場亂世之局的棄子。

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栽贓那靈樞觀清徽。

以昭明書院的毀滅,淩駕於道德製高點,引動天下悠悠眾口,譴責其暴虐無禮、任意妄為!

以準聖孟學淵之寂滅,消除道、儒之恩怨!

從此這天下,就交給三宗十七派、朝堂、軍部去爭鬥,去傾軋!

唯有浩然聖人靜坐在幽暗之處。

當他再臨塵世,就是重塑大晉皇朝,再立儒道傳承之際!

孟學淵看一眼王弘山,搖搖頭,說道:「大晉皇朝裡,隻會有浩然聖人一位至聖。」

王弘山麵露淒然,旋即逐漸變得堅決。

他本以為這是自己搭上浩然聖人的契機,如今看來,分明是催命的符咒。

可是,這命,在孟學淵踏入崇聖殿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不屬於自己。

「孟聖,學生雖然不才,但也有求仁取義之心。」

他揚起頭,擲地有聲的說道,「不過,學生仍有一念,還望孟聖成全。我有一子,名為王筌,正在洞明書院裡求學,懇請浩然聖人垂憐,指其修身治國之路!」

這是他在死前,最後的期望。

「顏五常!」

孟學淵驀然抬頭,凝視身側靜立的青年。

顏五常微微一愣,旋即重重的點頭,說道:「孟聖戰敗之後,唯有隨行弟子顏五常收殮屍骨,遠赴洞明書院,懇求浩然聖人出麵。」

「然而孟聖死前早有約定,道、儒兩家恩仇俱消,浩然聖人閉關未出。」

「顏五常鬱鬱寡歡,終老於洞明書院,一生碌碌無為。」

他將是這場事件裡,唯一的生還者。

他也將會把王弘山的最後請求,帶回洞明書院。

「謝謝……謝謝!」

王弘山直起了脊梁,陡然轉身,踏向那崇聖殿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大玄斬妖使 我必定以理服人 我的好徒弟,放過我吧 今天也在酒廠為柯學頭禿[綜] 海賊:隻想安心發育,卻成了四皇 NBA之秀兒是我啊 魔尊她拒絕談戀愛 步步為盈(GL) 惡魔宿主太可怕 武俠:從鹿鼎記開始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