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九錫環杖金剛降魔杵(1 / 2)

加入書籤

「明白。」濕婆點點頭說,「不管他遇到什麼奇遇,短短一天時間裡,修為也不會有太大的精進,我現在天眼一次都沒使用過,隻要天眼大招擊中一次,他就必死無疑。」

「現在不能再輕易開啟天眼大招了。」師師提醒說,「我看你用普通招式也應該在他們之上。」

師師從自己的包袱空間裡拿出了兩副武器,「我們也不用再隱藏實力了。」

原來師師早給濕婆準備了一隻降魔杵和一隻降魔杖。

******

降魔杵,也就是【金剛降魔杵】,音譯【普巴杵】,又名【羯磨杵】,是臧傳佛教中的一種法器,原也屬於古瑛度兵器的一種。

後被佛教引用為法器之一。

其一端為金剛杵的樣子,另一端為三棱帶尖之狀,中段有三個佛像頭為柄,一作笑狀、一作怒狀、一作罵狀。

此法器通常為瑛度教密宗修降伏法所使用,用以降伏魔怨,表示具有威猛法力。

******

而這柄降魔杖,正是《西遊記》裡觀音菩薩交給唐僧用的【九環錫杖】。

在《西遊記》中,如來安排觀音姐姐到東土尋找取經人的時候,給了觀音五件法寶。

三件分別是金、緊、禁鐵箍,一件是九環錫杖,一件是錦斕袈裟。

這三個箍兒是用來收服妖魔的,九環錫杖和錦斕袈裟是給取經人穿用。

如來告訴觀音:穿我袈裟,免墮輪回;持我錫杖,不遭毒害。

不過,在唐僧西去取經的路上,遭遇妖魔無數,袈裟和錫杖似乎並沒有發揮過什麼作用。但是,這隻是小說版裡的演藝,實際在更早的經文記載中,這法器的威力遠勝過了定海神針金箍棒。

小說《西遊記》的雛形來自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裡邊有關於【九環錫杖】的真正威力。

在這部早期的詩歌體《三藏取經》中,唐僧師徒來到北方毗沙門大梵天王的水晶宮中,之間香花千座,齋果萬種,鼓樂嘹亮,木魚高掛,五百羅漢,眉垂口伴,都會宮中諸佛演法。

這個描述跟小說版描述基本一致。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唐僧師徒參加大梵天王的齋會之後,天王賜玄奘隱形帽一事,金環錫杖一條,缽盂一隻。

《西遊記》中的盂蘭盆會之後,如來安排觀音去東土尋取經人,贈九環錫杖和錦斕袈裟。

所以,毫無疑問,前人著小說《西遊記》時,把《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的這段故事,略加修改,挪到了《西遊記》中。

唐僧手持的九環錫杖就是大梵天王的【金環錫杖】。

在詩歌體《三藏取經》故事裡,大梵天王的這條金環錫杖在唐僧西去的途中是有很大威力的。

如第六回,唐僧師徒來到一處長坑,四門陡黑,雷聲喊喊,進步不得。唐僧把金環錫杖遙指天宮,大叫:天王救我!忽然杖上起五裡毫光,射破長坑,須臾便過。

師徒再往前走,遇上了白虎精,張口大叫一聲,忽然麵皮裂皺,露爪張牙,擺尾搖頭,身長丈五,定醒之中,滿山都是白虎。

猴行者(《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將金環錫杖邊做一個夜叉,頭頂天,腳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藍靛青,發似朱砂,口吐百丈火光。

猴行者施法術殺死白虎精,夜叉殺死了滿山的白虎。師徒才得以繼續前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禦獸:我的寵獸是栗子球! 遠古神話:開局成為人皇軒轅氏 苦境烽煙之異佛 乾坤戰圖 大佬,夫人的戲癮又犯了 和重生文女主做妯娌 劇本殺:我在無限劇本中續命 妖夫凶猛 美人榮華 陛下的心尖寵又穿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