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猜測(1 / 2)

加入書籤

鹿台的建造肯定死了很多人,這裡並不僅僅指『勞工』的傷殘,更多是人祭的數量。商朝熱衷於人祭,鹿台那麼宏偉的建造,可知用了人祭不少。我們通過商朝各個商城的考古發掘數據大概梳理,去想象一下朝歌商城和鹿台建造大概使用的人祭用量。

以下內容來自考古,膽小的朋友請謹慎閱讀,或者跳過。

從考古提供的信息看,商人滅掉夏朝後,保留了二裡頭地區的夏朝古城,也就是所謂的夏都,同時又興建兩個新的中心城市,一座是二裡頭以東八公裡處的偃師商城,另一座是在二裡頭以東100公裡的鄭州商城,堪稱是早期商朝的東西兩都。

商朝早期,偃師商城和鄭州商城都不算大,但隨著發展,兩座商城都迅速膨脹了起來。修建有城牆和宮殿,以及各種作坊和貧民居住區。相比偃師商城,鄭州商城更為特殊,這裡主要以鄭州商城舉例。

鄭州商城其主要手工業都在城外,如鑄銅廠和製骨作坊,而城內很可能主要為王室貴族們服務,提供武裝力量、管理以及差役等。

商人很重視青銅煉製技術,鄭州商城的鑄銅業尤其發達,當城南的製銅廠不再使用時,又在城北的紫荊山地區新建了一座煉鑄廠。毫無疑問的是,在煉銅工作區地下均有人祭。

在1974年,鄭州當地水文站準備建造一座辦公樓,施工之前,考古工作者先進行鑽探發掘,結果發現了一座大型宮殿基址,還在東側發掘出一條人工壕溝。溝內堆積著近百顆首蓋骨,且都是被加工過的,邊緣切割極其平整,甚至打磨的非常光滑。因為這些蓋骨的加工方式過於讓人難以啟齒,所以此處暫且忽略。

但經鑒定,這些蓋骨均來自男性,主要是青年,也有少數的中年和少年的,和蓋骨堆在一起的有一具帶角牛頭骨。從這些蓋骨的擺放整齊情況來看,絕對是非常有組織有流程的大型宗教活動。

在距鄭州商城西北約14公裡處的小雙橋村有一座巨大的人工土台。經過經考古研究,是鄭州商城逐漸被廢棄後,小雙橋城邑慢慢成為了商人新的繁華都邑。和鄭州偃師商城相比,小雙橋的聚落規模要小一點,而且文化層也比較薄,說明使用的時間不長。但是即便這樣一座小的商城。也凸顯出了大量的人祭行為。這一點可以由小雙橋的考古來說明。

通過鑽探考古,可以把小雙橋遺址分為宮殿區和祭祀區,但其實兩者是糾合在一起的,難以截然分開。截至目前,宮殿區、祭祀區發掘的麵積不太大,基本在南北200米,東西100米的範圍內。

小雙橋宮殿區的特點是有大量的人祭坑和隨意拋擲的屍骨。有些祭祀坑因為屍骨太多,報告發掘稱之為『從葬坑』。

比如一個規模很小的從葬坑,它僅僅長188米,寬085米,深06米,體積相當於一個極為狹窄的單人墓穴,但裡麵卻被整整分為了三層,堆滿了大量的首骨以及少量的陶炊器殘片和獸骨,而首骨的數量竟多達31枚。裡麵還有一些被截肢的其他部位,如胳膊、肋排、腿骨、盆骨等。

據研究報告顯示,這些骨骼大多屬於青年男性,多數首骨有鈍器造成的裂紋或銳器打穿的穿孔,多數傷痕在首骨左側,也有部分在顱頂正上方,推測牲奴之前是跪地姿勢,獻祭者應該是站在牲奴前麵,右手持兵器猛擊頭部所致的。也有很多的首骨上有兩三個不同大小的穿孔,這可能是有兩名獻祭者同時處死一名牲奴的情況所致。

難以想象如此狹小的地方是如何放下31名屍骨的,即便是肢解也不可能,所以骨骼不會是全部,很可能是被剔去了肉的部分,否則骨骼堆積不會如此密集。至於肉去了哪裡,那是更令人恐怖的聯想。

還有一個從葬坑,長約180厘米,短約90厘米,從20厘米深處開始有零星骨骼堆積。主要是首骨和肢骨,和骨骼混雜著的有陶製的炊具碎片,還有零星的豬骨等獸骨。經過發掘,僅僅最上層,已經不低於30人。從骨骼的零碎形狀和炊具的碎片填埋來看,這些牲奴應當是和豬一起被殺的。這個叢葬坑也放不下所有骨骼,所以跟上個坑一樣,肉去了哪裡,隻能靠自已的想象去猜了。

小雙橋聚集落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規模也不大,但是從已經發掘的祭祀坑來看,足以說明中商時期的人祭數量在空前增加。

從上述考古依據來看,如此熱衷人祭的商人在建造鹿台所動用的人祭也非一般祭祀可比。

在本故事裡,每一個貴族在帝辛的『要挾』下進獻了不少牲奴,這些貴族絕不是珍惜牲奴的生命,他們是覺得牲奴少了自已『財產』就少了。

商朝是一個農耕社會,沒有牲奴耕地,收入就會減少。更何況,帝辛前不久損傷他們的士兵去征討,回來後也沒有給一點兒象征性的補償,貴族們哪會有心情去跟著帝王同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嗜血的新王,血玫瑰之家! 炮灰女配穿書到九零發家致富 輪回樂園之劍神傳說 別急,慢慢來,我才二十八歲 無痕印 中獎八億,她鬆弛了 佳人傾城,腹黑世子心尖寵 風揚起,思念 路遙知瑪麗 黑蓮花復仇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