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血祭(1 / 2)

加入書籤

瑤池紫府,蓬壺萬丈,千層樓閣,朝星映月,帝辛率領眾大臣列於鹿台之上,祭祀開始了!

我們從相關考古資料來還原商人的殺俘獻祭儀式,膽小人士跳過。

這些考古資料多半來自姬昌《易經》的拆解,姬昌在殷都期間能觀摩到一些商人殺俘獻祭的儀式,這些恐怖的經歷也被他隱晦地記入『易經』用來研究易卦原理了。

比如——

夬卦曰:「揚於王庭,孚號有厲。」「揚」,是臣民頌揚王的偉大,「揚於王庭」是商周時臣下參見王的習語。「孚號有厲」意思是,有俘虜大聲慘叫,說明朝見商王的同時有殺祭舉行。《禮記·郊特性》記載:「殷人尚聲,臭味未成,滌盪其聲。樂三闋,然後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間也。」商人祭祀重視聲音,所謂「殷人尚聲」。獻祭的牲物大聲地嚎叫,是在向天界神祇報告祭品強壯、合格。所謂「聲音之號,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間也」。

觀卦曰:「盥而不薦,有孚顒若。」「盥」,本意是禮儀性地倒水洗手,也指用酒灑地、告慰地神之禮。但不管是洗手還是倒酒,都是獻祭儀式開始階段的程序。「薦」是指殺人獻祭,後世「薦俘」一詞即從此來,如《逸周書·世俘》有「薦俘殷王鼎」。但觀卦的內容有點奇特:這次在「盥」的程序後,卻遲遲沒有開始殺俘,所以說「盥而不薦」。這應該是周昌參加殷都的獻祭儀式,不懂其中的操作原理,看到「盥而不薦」就記錄了下來。「顒」,本意是頭大的樣子,它在這裡應該是翹首觀望的樣子,指儀式開始後,有些俘虜在緊張地顧昐。

萃卦:初六爻曰:「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意思是說,有些俘虜精神崩潰,試圖逃走,或者紮堆在一起,大聲嘹叫,還有人因精神失常而狂笑。但結論是,不用擔心,應當繼續進行下去。六二爻曰:「孚,乃利用禴。\"意思是說,俘虜正好用於禴祭。在商代,禴是一種在春天舉行的祭祀儀式。兌卦九二爻曰:「孚兌,吉,悔亡。」「兌」,即「悅」,開心。這是說,在殷都的日子裡,有些俘虜似乎看到某些生機,變得樂觀了起來。但到九五爻,就是「孚於剝,有厲」,被剝皮,慘叫。

坎卦曰:「有孚,維心,亨。」意思是說,掏出俘虜的心髒,燒熟後獻祭。心髒是人體供血中樞,古人對其非常重視,認為是人的心智和魂魄集中之地,最適合敬獻神靈。比如,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的人祭儀式就最為重視剖心獻祭。

艮卦的爻辭也和前述剝卦類似,列舉了從腳到頭六個部位:先是初六爻的「艮其趾」,趾是腳,意思是把腳砍掉;接著是六二爻的「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意為抽出腸子時,人牲的腳隨之抽搐,最後腿不再動,心也停止跳動;再接著是九三爻的「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限是月要部,夤是後脊肉,意為先從背部剖開人牲,取出肌肉組織放在一邊,最後掏出心髒,用火燒烤獻祭。

艮卦類似的,還有鹹卦,它的爻辭中也列舉了身體的各部位,如鹹其拇(大腳趾)、鹹其腓(腸)、鹹其股(大腿)、鹹其月匈(脊肉)、鹹其輔、鹹其頰、鹹其舌。

關於伯邑考之死,有傳說是姬昌被囚羑裡期間,長子伯邑考在商朝擔任質子,並為紂王趕馬車;紂王想考驗周昌:「倘若周昌是聖人,應該不會吃自已兒子的肉吧?」於是,紂王下令把伯邑考煮成肉羹並賜給周昌。結果,周昌吃了。於是,紂王說:「誰說西伯是聖人?吃了自已兒子的肉還不知道。」所以覺得周昌隻是一個普通人,就把他放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嗜血的新王,血玫瑰之家! 炮灰女配穿書到九零發家致富 輪回樂園之劍神傳說 別急,慢慢來,我才二十八歲 無痕印 中獎八億,她鬆弛了 佳人傾城,腹黑世子心尖寵 風揚起,思念 路遙知瑪麗 黑蓮花復仇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