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推廣(1 / 2)

加入書籤

看到李遺一直處於呆愣的狀態,諸葛亮和楊洪還怕是李遺對蒲元有什麼誤解。

楊洪對李遺說道:「賢侄,這位蒲元先生,別看年輕,卻是主公最為倚重的名巧。」

「主公這次出征漢中,蒲元先生帶領眾位匠師,一起打造了五千柄環首刀,全部都是百煉精鋼。」

「現在若是論起打造武器,天下人無出蒲元先生之右者!」

諸葛亮也說道:「蒲先生不但擅長打造兵刃,對各種農具也是多有心得。」

「所謂『一藝通,百藝通』,我特地請他過來,也是請他幫你把把關,看有無能改進的地方的。」

李遺從驚訝中回過神來,連叫「失禮」。

他確實隻是對蒲元的驚訝,而不是誤解。

驚訝的是,蒲元竟然這麼年輕,就在劉備集團這裡有了這麼高的地位。

跟蒲元年紀差不多的馬鈞,現在還拿著他那改進過的「織綾機」在求官的吧?

後來馬鈞在魏國擔任了一個小官,先後重製了指南車,又改進了翻車、投石機,但是卻始終被曹魏大臣們看不起,處處嘲笑譏諷。

魏國皇帝後來知道馬鈞的能耐,也隻是讓他製造「水轉百戲」用來娛樂。

而蒲元,卻年紀輕輕就在蜀漢很是被推崇。

馬鈞的傳記,是裴鬆之為《三國誌》作注解時才加入的。

而蒲元的傳記,則是後來的蜀漢大將軍薑維,親自為他寫的《蒲元傳》和《蒲元別傳》。

蜀、魏兩國的尊重人才的差異,由此可見一斑。

李遺這次很是誠懇地向蒲元請教。

蒲元說道:「你這翻車,倒是可以大規模灌溉農田,但是有幾處地方,很是需要改進。」

「一個是戽鬥應該從下麵走你的是從上麵走的。這樣的話,走的路程遠而高,會灑落很多水,反而浪費。」

「第二個是,可以在下麵加上一道水槽,貼著戽鬥的下沿。這樣利用戽鬥從下麵往上刮的力道,就可以以最小的力氣,大量把水送上去。」

「最後,戽鬥可以在削薄些,甚至直接做成木片,可以減輕重量,加大刮水的麵積。」

李遺恍然大悟。

自己想了這麼多天,就是沒想明白的地方,人蒲元這種級別的人物,一眼就看穿了。

不愧是大師級的匠人。

電視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還是要有經驗啊。

諸葛亮又問道:「聽正方說,你還有一個『筒車』的構想?」

「這翻車若是在河流不太急的地方,倒是完全可以大規模推廣,但是益州之地,大多都是山地,水流很急。你這個『筒車』,可以解決山地以及河流湍急的地方的灌溉問題?」

李遺當即又說起了筒車的外形。

蒲元聽完,對諸葛亮說道:「我已經知道怎麼製作了。」

「李遺小兄弟果然奇思妙想!」

李遺心中佩服不已。

自己才剛剛描述了筒車的外形,蒲元竟然直接就知道如何製作了,果然是名工巧匠!

原本歷史上,翻車會在幾十年後,由馬鈞在魏國做出來,稱為「龍骨水車」。

而筒車則需要到唐朝才會出現,到宋代以後才會逐漸推廣。

現在有了蒲元的幫忙,這兩樣東西都提前出現了。

筒車最大的好處,就是利用水流的力量自行運轉,以轉輪上麵斜著綁定的竹筒,來自行取水導入農田,不用人力。

對於灌溉,又是一大助力。、

諸葛亮聽蒲元說了筒車的原理,也是眼前一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讓你給特種兵陪練,誰讓你團滅了 諸天:我都無敵了 震驚,國家分配的老公是我死對頭 法爺要崛起 簽到一萬年,我成了係統 穿越神獸蛋,我覺醒了神獸係統 史上最強仙二代 人在超神開局凱莎撿了我的日記 全球煉器:開局百倍材料爆率 我的手機連通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