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諸藩(2 / 2)

加入書籤

這是對中央集權有利的。

「湘國就按照次序給譚王吧!」

朱誼汐隨口吩咐著。

相較於建設多年的湘國,領土更大,民眾更多的暹羅,則是誘惑力更大。

由此,如今的藩國數量,擴大到了三十一個。

其中分為四部。

北方草原二國:梁國(蒙古高原西部)、福國(蒙古高原東部)。

西北六國:徐國、陳國、鄭國,邢國,趙國,遼國。

西南二國:雍國(尼泊爾)、曹國(拉達克)。

後世北海道的越國。

南洋地區二十國:

半島地區的秦國(安南)、衛國(高棉)、湘國(暹羅),薊國(馬六甲半島),蔡王(泰國南部北大年地區)

棉蘭老島的齊國。

蘇門答臘島的霍國、申國、杞國,虢國。

爪哇島的東為鄒國,西為六國。

婆羅洲的北部為倪國、西部為岐國,南部為閩國。

蘇拉威四島為項國。

新幾內亞島為胡國、隨國、譚王。

後世的東帝汶為費國。

可以說,將整個南洋占了個遍,可謂是聲勢浩大。

但這一切的代價,則又是不可小覷的。

朝廷在藩國司法花費,每年在五六百萬左右,而內務府同樣也有相同的支出。

這也就罷了,三十國不斷地建設,帶走了大量的百姓遷徙。

每年從本土南下的人口突破了五十萬。

福建在短短二十來年間,預計失去了三百萬人,過了四十年了,總人口還沒有突破八百萬。

兩廣地區也深受其害,人口不增反減,持續地進行人口流失。

這也直接導致人口增長變緩,直到如今,人口還在兩億五千萬,十六年時間隻是增長了兩千萬,可謂是大剎車。

僅僅是齊國,就遷徙近兩百萬移民。

越國則達到百萬。

秦國也不甘落後,同樣遷徙百萬眾。

南洋二十國,遷徙千八百人跟玩似的,而且隨著開發的持續,則又不斷遷人,形成循環。

普通的泥腿子也就罷了,但讀書人的離去卻讓許多人心生憂慮。

在大明隻能為民,在外藩則是官,差距太大。

禮部統計,每年童生以上的讀書人口流失數量超過千人,許多縣甚至連縣吏也攜家帶口南下。

這是自紹武以來最大的民間人口遷徙。

由於南洋的持續開發,除了木材和糧食多樣化,成本降低不少外,礦產資源也是持續輸入大明。

南洋地區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大明第二大貴金屬進口地區,金、銀的價格變低,而銅的價格在漲。

沒辦法,用銅錢的人太多了。

鄭森小心翼翼道:「南洋總督督撫南海(巴達維亞)怕是力有所逮……」

「你的意思?」

「臣意分設新督,安撫藩國!」

朱誼汐聞言,倒是沒有立即言語,而是閉門養神,良久才道:

「罷了,省得浪費人力物力,水師一分為二就不合適了……」

「還是陛下考慮的周算,臣等思慮不周了!」鄭森忙低頭,心思百轉。

「南洋以鎮撫、扶助、調理,而非管束,這點要牢記於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穿成炮灰原配後她躺贏了 貞觀天子 九叔,帶著龍神拜師 大周天問司 人族將出 雀舞閣情事 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 重生後,神醫娘親她殺瘋了 霍格沃茲的龍吼大師 諸天:我能無限召喚克蘇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