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瞄準海外新巨頭,萌芽人事再調整!(1 / 2)

加入書籤

8月17日,星期一。

碰頭例會上,稻穗集團總裁林正東,執行副總裁梁崧都在。

可見討論的事情跟稻穗集團相關。

事實上,上周六跟東吱簽約成功之後,林正東甚至都沒有返回稻穗集團總部所在的江夏,而是直接從東瀛飛到了濱海城。

梁崧也在差不多的時候,從廬州趕了過去。

昨天晚上,張碩更是罕見在家裡設宴,招待了稻穗集團的兩員大將。

也把該談的都談妥了。

因此,今天的碰頭會上,等到林正東向在座諸位高管,詳細介紹了對東吱閃存的收購情況之後,張碩開口說話了。

「說一下人事調整。」

「之前我就提過,伴隨著星雲集團、青檸集團以及星海集團的陸續設立,集團有必要增設一名分管業務的高級副總裁。」

「經過內部推薦、考察,最終,集團決定,由林正東升任集團高級副總裁,協助總裁呂凱,分管星雲集團、青檸集團以及星海集團三家子公司。」

「謝謝董事長信任!」

林正東強忍著激動,起身向諸位同行示意,同時也是接受大家的祝賀。

以萌芽控股如今的規模,哪怕隻是擔任萌芽旗下某家集團子公司的總裁,就已經是觸碰到職業經理人的天花板了。

就算是放眼全球,都足可以躋身全球最頂尖的職業經理人序列。

具體到華夏,別說的林正東,就是杜青青、汪濤這樣的集團總裁,都足可以跟阿狸總裁任逍遙、騰達總裁陸建之流平起平坐。

而萌芽控股的高級副總裁

在林正東之前,就隻有鹿琦跟顧銘章兩人,一個是全球互聯網領域的頂尖職業經理人,一個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超級巨擘。

在全球商業圈子裡的地位,甚至還在大爺、二爺等創始人之上。

而現在,林正東也要躋身這一序列,完成職業生涯的又一次躍升。

如何能不激動?

因此,哪怕是要離開稻穗集團,林正東也是非常樂意的。

呂凱等高管都是笑著鼓掌,神情也都沒有一點意外。

顯然,對於這次的集團人事重大調整,張碩事先都已經跟相關高管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並非是臨時起意。

因為本身在內部推薦過程中,林正東就得分很高。

而張碩一直沒有定下來,就是等著林正東率領團隊成功拿下東吱閃存,有了足以服眾的亮眼成績之後,再進行調整。

一切就顯得水到渠成。

畢竟,如今的萌芽,早就不是之前的草台班子,內部的關係網、利益鏈,也是非常的錯綜復雜。

張碩雖然身為萌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可謂的萌芽的土皇帝,而一言而決任何事,但做出的任何決策,也都要盡可能地服眾。

否則就會留下隱患。

從職責劃分上,林正東跟顧銘章有些類似,都屬於製造業範疇。

不同的是,顧銘章分管的麥粒集團、稻穗集團以及芒果集團,都是高端製造業不說,而且都是比較前沿的,更傾向於電子信息產業。

相反,林正東主管的星雲集團、青檸集團以及星海集團,業務範圍囊括航空航天、智慧機器人、醫藥、能源與礦產,更偏向於傳統製造業。

當然智慧機器人業務除外。

還有一個不同,就是林正東升任高級副總裁之後,同時也將卸下稻穗集團總裁一職,將不再兼任任何一家集團子公司的總裁。

這也是梁崧出現在這的原因。

毫無疑問,梁崧將接替林正東,升任稻穗集團總裁一職。

梁崧也有這個能力,不僅帶領團隊,成功突破了28納米先進製程技術,眼下對14納米先進製程的研發,也都已經進入關鍵階段。

有望實現又一次的跨越。

因此,梁崧升任稻穗集團總裁,將不存在任何的異議與阻礙。

同樣是水到渠成。

某種意義上,也正是因為稻穗集團有梁崧的存在,可以完成總裁職位的順利交接,才給了林正東從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機會。

………

宣布完新的人事任命,張碩拿起一份調查報告。

「這是投資並購部提交的,關於華夏現代農業的行業調查報告。遺憾的是,透過這份報告,我絲毫看不到,有在華夏進行大規模投資現代農業的契機。」

為啥呢?

因為華夏的農業公司,國家隊自不用多說什麼,民企中有名的也就是希望、振邦之類的巨頭,不是養豬的,就是賣飼料的。

又或者是奶業巨頭。

這類民企技術含量低且不說,關鍵是股權集中度非常之高,八成以上的股權都掌握在創始人家族的手裡,並不會接受外部投資。

更遑論說是被萌芽收購了。

當然萌芽也沒有興趣收購這類公司就是,以萌芽的格局跟追求,真要是想進入現代農業板塊,瞄準的基本就是海外巨頭。

尤其是要在現代育種領域取得一些新的突破,彌補華夏在這一塊的短板。

育種本身就是海外巨頭壟斷的重災區。

放眼全球,種業跟農業化工的集中度也非常之高,幾乎就被杜幫、陶氏化學、仙正達、蒙山都、拜爾等幾家巨頭壟斷。

除了這些超級巨頭,任何的農業公司都將被碾得稀碎。

雖然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而最為可怖的是,就這麼幾家全球巨頭,都還在互相兼並當中。

原時空15年12月,杜幫和陶氏化學達成了高達一千三百億美刀的並購交易。16年5月,拜爾宣布以六百三十億美刀的價格,收購蒙山都。

因此,留給萌芽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原時空為了保住華夏農業的地位,17年,華夏忠化集團以四百六十五億美刀的價格收購仙正達,趕上了群雄逐鹿的最後一趟末班車。

也由此重塑了全球農業巨頭三足鼎立之格局。

可當時就有人質疑說,為什麼華夏要花費巨資去收購一家外國農業公司,如果把這三千多億資金,投入到科研中,不是更好嗎?

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

要解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一個現狀,那就是——華夏農業雖然已經存在上千年,還擁有世界第三的土地麵積,然而卻並非真正的農業強國。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08年長壽的市集上出現了這樣一幕,許多農民在爭相購買一樣東西,那是一種被稱為蔓迪的荷蘭甜椒種子。

這種種子有多貴呢?

一公斤十八萬,沒錯,就是十八萬一公斤。

並且如果要買,還得論顆買。

是不是覺得這好像有點扯淡?但更扯淡的還在後麵。

當時長壽百分之八十的蔬菜都是外國品種,而長壽產出的蔬菜數量又占到了華夏蔬菜總量的四分之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直播:水友你要喜當爹啊! 腹黑神官的雙麵醫妃 我的驚悚休閒遊戲 重生2006年從中獎開始 華娛1995開始 英雄救妹,原來姐夫這麼豪橫 諸天武俠尋劍道 大明1593 三國:讓你代管曹家,你竟造了反 縱橫三國之輪回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