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219.塌房(1 / 2)

加入書籤

他搞的這些草莓大棚,本來就距離江邊比較近,濕氣比較重,這一場大雨下起來,大棚裡邊更是濕氣彌漫。

這種環境肯定是對草莓有害的,容易患上灰黴病,白粉病,紅蜘蛛等害蟲。

「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去濕?要把大棚打開通風放氣嗎?」

劉軒四處望了一眼,李飛正好也在,看來搖卷膜機這個工作非他莫屬了。

「其實開棚通風這種排濕方式在高溫季節是可以的,隻是在低溫時期不可取。」

李飛在一旁連忙非常專業的口口勿解釋說道:

「這純粹是物理原因,在冬季低溫時期,降濕、排濕靠早通風是難以做到的,因為空氣濕度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下降。

冬季棚內溫度較低,晚上一般在10c-15c,而相對濕度在後半夜多在95%-100%。

如果早晨揭開棚膜後,先不通風,而是先利用陽光提高棚內溫度,棚內溫度升高了,即使不通風,棚內相對濕度也會很快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

由於冬季棚外溫度很低,常在0c以下,揭開棚膜後棚內溫度還未升高就通風,冷風進棚會產生霧,而且為了保溫,早晨通風量很小,換氣效果有限,濕度仍然會居高不下,棚內的濕氣排出也就無從談起。在氣溫較高的春末、夏季、秋初等時節,棚內棚外的溫度相差不大,早通風排濕是對的。」

孟力在一旁補充道:「其實從生物角度也是可以解釋的。

早通風可以降低棚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效率也便會隨之降低。

在有機肥施用充足的大棚,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冬季蔬菜大棚關閉較嚴,二氧化碳散失少,會在棚內積累形成較高的濃度,一般早晨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是棚外的數倍。

這些二氧化碳可為蔬菜進行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原料」,對提高蔬菜的產量很有意義。

所以像咱們這些大棚,在冬天的時候通風,要在揭開棚膜後1小時再通風。」

劉軒聽的迷迷糊糊的,高中的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隻是稍微對名詞有些印象。

老張最後來了一個總結:

「其實依據的就是棚內一夜積累的二氧化碳大約可供蔬菜進行光合作用1小時,而且早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使光合速率成倍提高,可望產生數倍的光合產物。

此時的1小時,可以有平常狀態數小時的光合產量,是十分難得的,這也是冬季大棚蔬菜增產的潛力所在。

所以如果隻為了排濕而早通風,既不能把濕度降下來,又使這部分二氧化碳排到了棚外,無疑是一大損失。」

劉軒此時終於是忍不住了:「夠了,別說了,說了我也聽不懂,你們直接說該做些什麼吧。」

首先要做的肯定就是通風去濕,這個就交給專業人士去做了,老張他們還打開了補光燈進行光照補充。

不過裡麵的濕氣還是有點重。

老張在一旁建議道:「其實可以搞點東西把這些濕氣給吸附掉,像稻殼之類的就可以,直接撒在這些壟間溝裡,這個方法對濕氣的去除還是很有效果的。」

除濕的方法有很多,不過常用的也就那麼幾種。

通風換氣將濕氣排除,換入外界乾燥的空氣,這是最簡單的降濕方法。但要防止因通風換氣使溫室大棚內溫度降得過低。

還有地膜覆蓋,通過地膜覆蓋來降低土壤水分的蒸發,同時也能夠降低灌水次數。

以及自然吸濕法,通過稻草、麥秸、生石灰等材料鋪於行間,吸附水蒸汽或霧,來達到降濕目的。

老張所說用稻殼來進行祛濕就是後麵這種自然吸濕法。

像稻殼稻草麥秸這種東西,農村多的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重生90年代當配音 我開的炸串店爆紅全世界 首富從衛生巾開始 一不小心苟成了仙王 我的馬甲有點多 地下城堡:無盡煉金師 能飲一杯無 古代網戀手冊 七零被迫養娃記 穿成年代文女主對照組後我鹹魚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