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做一隻嗎嘍(1 / 2)

加入書籤

簡稱為猴子的靈長目動物在形態、生理、遺傳、進化上和人類存在著許多的形似,這是其他任何種類的動物所無法比擬的,這些方方麵麵的因素是科學家對其不斷研究的原始動力。研究猴子居住的生態係統的變化和發展問題,可以對我們人類在將來所必須麵對的類似危機提供必要依據,從而豐富和深化人類生態學中的科學規律。對猴子認知過程的研究對於了解人類知覺的發生、演化過程有著不可估量的借鑒之處。對猴子社會行為的研究有利於了解人類某些行為表現的起源,對其社會交往過程的研究則可以豐富人們的組織學知識。研究猴子的生理、生化特性,其結果和結論對我們了解人類生物學及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如一些藥物和疫苗及器官移植試驗,都是先在猴子身上試驗成功後再應用於人類的。[2]

不光是在科研和醫學實驗方麵,從古至今,猴子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方麵都能成為「好幫手」。明朝的抗倭將領戚繼光,曾派人專門訓練猴群,讓它們學會施放各種火器,成為了一支「特種」部隊。在一次戰鬥中,憑借著猴子們偷襲敵營放火的奇招,得以全殲倭寇。另外,生性聰明的猴子經過訓練後可以表演各種馬戲和雜技,或是為人類工作。[2]某些組織訓練卷尾猴去幫助四肢麻痹患者和其他嚴重脊椎神經受傷或行動性損傷的人士。首先,要先讓猴子適應人類社會的家庭生活,然後再接受更多的訓練,然後才被送到病人那裡。在家裡,猴子會幫助做一些家務,例如把食物放進微波爐加熱,或幫病人清洗臉部。[4]

絕大多數的猴子並非十分溫順,這與具體的種類、年齡和性別都有關係。一般說來,雌猴的性情溫和,彼此之間能和諧相處。但雄猴卻十分好鬥,正所謂「潑猴」,即使是一個群體的成員,有時也經常為一點小事而找茬打群架,兩群相遇時則更容易上演惡鬥。多數猴子,特別是在小時候接受過人工馴養的,性格會相對溫順而友善,但如長大以後,或遭受虐待或有心理障礙時,猴性格通常會發生變化,有時還有可能攻擊人類,所以猴子不適合作為寵物。

吉祥寓意

漢民族普遍認為猴是吉祥物。由於猴與侯諧音,而侯是中國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在許多傳統圖畫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成為一種吉祥富貴的象征。如一隻猴子爬在楓樹上掛印,寓意「封侯掛印」;一隻猴子騎在馬背上,寓意「馬上封侯」;兩隻猴子坐在一棵鬆樹上,或一隻猴子騎在另一隻猴的背上,寓意「輩輩封侯」。[5]

成語

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沐猴:獼猴;冠:戴帽子。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7]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出自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裡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7]

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7]。

殺雞駭猴: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俗語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7]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7]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居祿位、虛有其表的人。出自明劉基《驛傳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7]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出自《三國誌・魏書・鄧艾傳》引《世語》:「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7]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星辰遺民 林大小醜,不要搞笑了 杏緣 若有天命必勝天半子 嬌妻劫 湖邊有株喜林草 新世紀鬥帝傳說李哪吒大戰朱佩琪 開局點滿武力值後在師門橫著走 江邊映入雪 山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