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施糧送藥(1 / 2)

加入書籤

祭品的事已經有了眉目,梟把閻王冊交給景玉樓,之所以共享這條線索,是因為他們追查陶嫂的下落,根據徐二所指,正在城外各處村鎮搜索「摘花」的行蹤。

臨陽城外,大大小小的鎮子就多達十幾個,再有更偏遠些的村落,一個個找下去,乞兒會雖人手眾多,但與村民打交待,還需借助義善堂廣發救濟的人脈。

轉眼已到七月,今年七夕的鑒花宴,丹桂坊籌備得格外隆重,牽頭的正是彩鳳軒,想必是因為最大的金主柳大學士到來,場麵鋪排得聲勢浩大。

觀賞席仍是設在簪寶閣,屆時爭奪花魁的獻藝則在秋棠河的畫舫上進行。

數十艘雕梁畫棟、美輪美奐的大船下水,裝飾以絢麗繁復的鮮花織錦。

月初起,每夜就有姑娘們在上排演歌舞,咿咿呀呀開喉清嗓,引得無數民眾遊客競相圍觀。

城北有十萬人厲兵秣馬,整裝即將開拔,這是南黎自立國以來,首次派兵出境,亦是平靜近二十年後,再度掀起兵戈。

然而這些並未影響西城的繁華盛景,紅塵喧鬧中,大多數人沉浸醉生夢死中茫然庸碌,未曾意識到,眼前是最後的和平與寧靜。

唯有亂局的始作俑者才知道真相,以及那些時刻關注形勢變化的人早有發現,近來西城多了不少生麵孔。

顧明澄把兩個弟子派到南澹打探消息,帶回聚頂齋的情報。

影魁派遣大批人手潛入黎都,這個在閔安關外混跡市井的下路巫蠱世家,過去從未如此大舉進入南黎,正悄然醞釀起一場風波。

七夕這日一早,朝陽剛剛攀上城牆最高處的梢簷,掠過整座臨陽城,照耀在西城外不遠處的息岡山上時,大隊車馬已駛進山腳下的杏源村。

馬車上先下來十多個青衣小廝,抬出幾口大木箱子,打開來裡麵裝的全是草藥。

攤子很快支好,接著下來的男男女女忙碌起來,把藥分門別類裝進小筐裡。

往常義善堂給各村鎮施糧送藥,剛到村口,就已有大批的人圍觀等候。

標有義善堂徽章的馬車,已經成了臨陽城周邊,所有鄉民莊戶眼中「樂善好施」的代名詞。

然而今日在這杏源村遭遇例外,聽見車隊進村的動靜,村頭屋外的人遠遠看見,像見了土匪進村似的,紛紛避進家門。

家家戶戶大門緊閉,隻窗沿縫隙裡透出道道目光,含著警惕和猜疑。

義善堂的夥計們隻得一戶戶敲門,以聲情並茂的宣傳打消村民的疑慮。

修乙小和尚從馬車上跳下來,左右張望一番形勢,揣了個筐子,沿著縱橫的田埂,往山邊聚集的七八間茅舍走去。

小圓兒大模斯樣坐在他肩頭,朝田間稀稀落落的青苗聳了聳鼻子:

「唔,這兒種得全都是藥材,人家杏源村本就是以種藥為業,咱們巴巴兒往這兒送藥,難怪沒人開門。」

修乙過去裝慣有德高僧,現今明明是一張稚氣未脫的圓臉,神情卻依舊端得肅穆,在窄窄的田埂上走得四平八穩,說話卻笑嘻嘻地沒甚正經:

「我的小祖宗,這世道,種田的都吃不飽飯,更何況地裡的藥材都是有數的,照這裡的光景,恐怕日子過得艱難。」

兩側的田地明明土質看上去黑澤透亮,也算肥沃,這一片足有三四畝,種得並非桔梗、田七等常見藥草,皆搭著整齊的矮架,攀架藤生的草葉卷成螺旋狀,長勢卻愁人,大多蔫耷耷的,葉片枯黃,有的甚至已經腐爛。

「這是迷迭藤啊……」小圓兒嗅到一絲香氣,她對藥草本也不熟,偏巧這個藥才聽彩衣提過,此時心下了然。

一連敲了兩家皆無人應門,到了第三家,小和尚的手剛舉到門前,那扇顯得破敗不堪的門「吱呀」一下自己開了,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正快步往外走,兩人幾乎撞個滿懷。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那男人一臉著急忙慌正要喝斥,低頭看見個長得清俊乾淨的小和尚,收了臉上怒容,勉強乾笑:

「小師父,你有何貴乾?」

小圓兒認為,小和尚這張臉,比以前更能唬人,都不用裝神弄鬼,隻端莊往那一站,立馬嬴得陌生人的信賴和好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做炮灰女配的那些年 殿下他們都真香了 暴躁宿主,在線錘人 重生成雙麵校草的心頭寵 重歸1997 地心求生:開局百倍暴擊! 快穿之幫大大填坑記 神奇女巫在哪裡 毒醫狂妃:攝政王,王妃她馬甲又掉了 墨總家的錦鯉小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