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子率更丞(1 / 2)

加入書籤

這是太子的信任,還是另一場試探?

王晊收斂起臉上的吃驚表情,努力扮演起一個滿腹秘密的智囊角色。

「貼身之物被盜用,內侍首先脫不了乾係。」他斬釘截鐵的說道。

魏征搖頭:「東宮的內侍已經秘密換了一遍了。就連服侍你的那兩個侍女,也是太子妃新近托齊王妃從遺孤中選拔的。武德七年太子身邊的內侍,無人供認此事。」

「接著查,查完內侍查外臣,直到查出叛徒為止。」李建成一怒之下將茶杯掃落於地,隨著白瓷碎落的脆響,皇太子恢復了冷靜。

「本宮一生,最恨內奸。找出來……」太子「碎屍萬段」的話到嘴邊,卻又憑理智咽下。

「找出來,交父皇法辦。」

魏征聞言閉上了眼睛,微微嘆了口氣。

「書臣放心,我會對外說太子妃近來丟了首飾,懷疑東宮有了家賊,讓你這個率更丞調查。東宮眾人你盡可驅使。唯有一樣,半個月內,要給本宮結果。」

「半個月?」王晊掰著手指頭一算,今天是五月二十,半個月十五天,那是六月四日……

那不就是玄武門之變的日子!

「殿下為何如此緊急?」王晊急著發問,話已出口,才發現自己的語氣太過無力。他剛剛說過,太子驅使,無有不從。

「不是本宮急,是大唐等不了。」李建成惆悵道。「十五日後,我要向父皇推薦帶兵迎戰突厥人的人選。如果內奸是秦王一黨,那說明世民要有所動作,本宮隻能推薦元吉帶兵。若證明內奸主使另有其人,從大局計,本宮將推薦秦王帶兵出征。」

「殿下,魏征還是要勸,授秦王以兵權,那是放虎歸山啊!」

魏征勸說著太子,語氣極為執拗。

太子無奈說道:「此次突厥來犯是頡利可汗親自帶兵,除了世民,其他人都沒有十足勝算。為國家天下計,該放虎還得放,大不了之後再擒之吧。」

-------------------------------------

王晊想不起自己是如何向太子許諾保證完成任務的。他隻知道踏出顯德殿時,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初夏的晚風吹過,一陣涼意直撲心口,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殿下剛剛定是想起楚王了。」

望著長安夜空的千千晚星,魏征發出了感慨,那語氣不像是太子的臣屬,更像是李建成的朋友。

「楚王啊,如果還健在,應當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了吧。」

王晊在腦海中迅速檢索出楚王李智雲的記載。這位庶出的皇子本無足輕重,可他之所以青史留名,就是因為其悲劇性的人生。

隋大業末年,李淵和李世民在晉陽起兵,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智雲滯留河東。身為大哥的李建成決意帶著闔府上下逃往晉陽,可是沒想到弟弟李智雲被隋軍捉拿,並斬殺與長安。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就這樣為大唐開國奉獻了第一滴血。

武德元年,李淵追封這個短命的兒子為楚王,諡號為「哀」。

魏征接著道:「聽說那年殿下已經帶了楚王出長安,沒想到楚王的車夫竟是府上潛伏多年的隋朝密探。殿下時常懊悔沒有將楚王帶到自己的車架上同行,也是由此憎恨起內應。這幾年天下呈平,東宮諸將分走兵權,天策府總有些人私下想來投靠,全都被太子嗬斥走。」

「太子不願接納天策府的人?」

魏征搖頭:「殿下是不願意接納內奸。他總說血濃於水,如果沒有勢利之徒居中挑唆,他與秦王不至於到今天這步田地。」

「魏大人似乎與太子意見不同?」王晊聽出了魏征的話外音。

「我與太子定是同道。大位名分自有天定,更何況殿下勤政務本,多年來治國有道,前隋煬帝禍害民生,大唐建國不到十年,已然初治有成。再加上太子晉陽起兵以來屢建軍功,取西河、定關中,平匪患。世人隻知秦王驍勇,可誰又知道那雄兵百萬,何曾離得開太子居中調度,縱覽全局之功?如此文治武功,難道不能繼承大唐嗎?」

魏征像是積鬱許久,終於有機會傾訴一番。可是傾訴完,又恢復了原本狐狸與狼各占一半的本色。

「書臣,魏某有一言,望賢弟體察。」

王晊連忙謙讓:「魏大人直請吩咐。」

「我聽說殿下也讓薛萬徹在軍中審查內奸。如果牽涉到東宮,這個內奸先被薛萬徹他們找到,憑著這幫粗漢的性子,難免不會一刀砍了,或者嚷嚷的滿城皆知。」

王晊點頭:「那依照魏大人的意思?」

「搶先抓住這個內奸,他是釣李世民的肥餌。不管他的主使是誰,永遠不要忘了,東宮的敵人,首先是李世民。」

魏征振袖回答,語氣之決絕冷漠遠甚於寒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原神]今天的鍾師傅掉馬了嗎 簽到諸天反派 農門嬌女之逆襲小王妃 人在奧特:開局娶了居間惠做老婆 廢土何處是桃源 捉鬼狂徒林某人 當家主母 超級奶爸:崽崽再去浪一下! 寒紀末世筆記 庶女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