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價錢究竟幾何?(1 / 2)

加入書籤

繁華夜市的街頭,一切終究還是迎來了岔路口。

一位麵黃肌瘦,發鬢散亂的中年婦人正拉著一個同樣瘦小的小女孩跪在路邊。

女孩的頭上,插著象征賣兒鬻女的草標。

瘦的見骨不見肉的小丫頭幾次想要將頭上的草標取下,卻在其母的阻攔下未能如願。

婦人死死抓著閨女的手,朝著每個投來好奇眼光的人祈求:

「我男人在碼頭跑船淹死了,隻留下這麼一個女兒,族老覺得咱們家『無丁』,所以將房子都收了回去,咱們一路南下準備來這兒找個活計,可又沒有手藝」

「咱們是真的一點兒活路都沒了,求求好心人瞧瞧咱們,若是需要丫鬟,廚娘,漿洗婆子,大夥兒隻管開口,哪怕是不買,有個活計,有口飯吃,咱們也是心滿意足了!」

婦人哀嚎哭泣的聲音著實不小,幾度蓋過原本在街頭沿街叫賣的攤販,一時間街上不少人側目,也有幾個確有心思的人圍到了攤位前。

「六兩銀子,確實比人牙坊那邊便宜,往常這個年紀的小姑娘,雖然小了些,也不太乾活,可通常還得十五兩銀子左右」

有個手提竹籃,繡娘打扮的女子上下打量幾眼插著草標的小女孩,又上前牽起小女孩的手細細打量,念叨道:

「我是臨安坊的繡娘,讓我瞧瞧,這小丫頭有沒有當繡娘的天賦」

臨安坊的繡娘!

龍泉是自古以來的工匠雲集之地,此處的瓷器與寶劍天下聞名,但不意味著隻有這兩樣,相反,各種手工業也極為發達,例如織裡繡等。

由於此時由儉入奢的服飾風尚,以及日漸富庶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入往日不會購入的布匹,裝扮自身。

這樣的氛圍下,布匹的產出拔高,而需要的繡娘自然也越來越多。

而臨安坊的繡娘,在一種以此為生的繡業中,都是頂頂有名的存在,臨安坊出產的布匹與織品,絕對可以算是有價無市,一布難求。

所以,當下這繡娘說要帶小丫頭進臨安坊,瞬間就獲得了不少艷羨的眼神——

這小丫頭還真是交了好運,進了繡坊,以後風吹不著雨打不著,隻要在繡坊中一坐,每年還能攢上幾兩銀子

跪地買女的婦人雖然不懂臨安坊到底是個什麼地方,但也知道『繡娘』和『下人』是有區別的,當即便實打實的磕了幾個頭:

「這位貌美的小娘子,多謝您收下我閨女,她年紀小,踏實肯乾,日後一定能夠多幫幫你」

一籮筐的好話說出,在婦人滿懷希望的眼神中,繡娘卻是慢慢沉了臉,略帶遺憾的放下小丫頭的手,搖了搖頭:

「不行雖然才八歲,能練巧勁兒,可這小丫頭的手骨太大了,從前在家裡是乾慣農活的吧?」

不待呆滯的婦人回答,那位杏花眼的繡娘便道:

「八歲的手指節,和我這年紀的人都一樣粗,這怎麼劈線?」

繡娘重新站起身:

「等等下一位人來吧,說不準她們願意買下這小丫頭。」

婦人吃了一驚,又抱著繡娘求了幾句,眼見無用,這才低低哭泣起來:

「還有沒有好心人要這孩子,這小丫頭真的很乖,吃的也不多」

婦人又說了一籮筐的好話,不過隨著那位臨安坊繡娘的離開,好幾位也隻是短暫觀望後便離開。

婦人留不下死亡的丈夫,也留不下滿街遊走的行人,急得團團轉,哭聲哀哀切切,圍觀之人中有一個酒樓夥計打扮的漢子顯然看不過眼,略微抬高了些音量:

「八歲的小丫頭毛都沒長齊,手腳再伶俐也越不過年紀稍大一些,已經被人牙子調教出些手藝和規矩的慶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扳到係統的概率為4 決戰星河 穿越後我成了棄妃 我永遠二十八歲 愛吃海南椰子盅的小圓的新書 勿走 重生八零:帶空間種田致富 驚悚遊戲NPC給我表演花式死亡 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