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安頓流民(1 / 2)

加入書籤

錦江的發源地遠在北連山,自北朝南又向東轉流經吳州城和錦城東睦城等第。

而錦江上遊的地勢高原山區居多,過了吳州城後又急轉直下變為丘陵平原地帶。

錦城便是中下遊的平原地帶,此次遇到此等天災,加之堤壩坍塌,所以無數河沙淤泥連同上遊夾帶的大型碎石堆積,導致水患嚴重至極,民不聊生。

宋寒並不打算在吳州城作太久停留,便派人去尋吳州刺史:

「把吳州城這個廢物刺史給本王揪出來,好生看看這些怨聲載道的流民。讓他在城內找出至少二十個大夫,再帶些人馬把安營紮寨需要用到的材料一並帶出來。」

「冷岐,去清點流民人數,然後讓他大開吳州城公倉放糧,賑災施粥。」

錦城受災的時段本就是冬季至春季,是最容易感染各種風寒疾病的時節。如果不好好檢查這些災民的身體狀況,到時候有傳染疾病傳開了,連帶著這吳州城都要遭殃。

如果沒有記錯,吳州城的刺史,是顧家四房的人。即便二皇子無心處置這件事,他也應當擔負起責任。

可眼下的狀況,似乎無人看管吳州城,也竟無人上報給朝廷。

看來顧正德那老東西的壟斷手段,是玩得越來越厲害了。

前朝本就因郡國並行製和九品中正製、科舉製相結合,這三不像的體製搞得民不聊生而破國。

後期雖然改良了科舉製,想從寒門和沒落世家選拔人才,但此時的朝堂官員已是被世家大族壟斷,普通人根本無可出頭之日。

九昌奪權建國後,直接取消了郡國並行製製,但九品中正製的根基在這片土地上存在已有上千年之久,各大世家大族歷經各朝各代仍舊屹立不倒,隻能從長計議。

顧家,便是九昌目前的頂級世家門閥,已經歷經幾百年的風雨。雖然九昌削減了頂級世家門閥的大半實力,但是顧家也就消停了十年。

二皇子幼年時期顧家便將賭注押在他身上,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蘇千山這幾年懈怠政事,顧家又有回到巔峰時代的趨勢。

九昌的政策便是提拔新興世家和人才來平衡顧家,顧家這些年也沒少在朝堂之上被彈劾。

但是那些不痛不癢的彈劾,也就傷顧家點皮毛。

真正的那些見不得人的事跡,在還未傳到朝堂之上時,便被抹殺得一乾二淨。

一想到這些,宋寒的嘴角不易察覺地勾了勾:「估計是樁大案了。」

不出一會兒,吳州城刺史才微醺著騎著馬到官道上,搖搖晃晃地下馬朝宋寒跪拜道:「下官吳州城刺史顧真拜見攝政王。」

他身形矮小瘦弱,不過五十歲出頭,一張老臉卻浮腫不堪,眼下還有顯眼的烏青。

明明從煙嵐城至吳州城的時日最少也要六日,這宋寒怎麼四日便抵達?

煙嵐城本家提醒過自己收拾一下殘局,本來打算趁宋寒沒到達前,做做樣子安頓這些流民,但隻怨這麗香院的姑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鬥羅直播:我掌握了流量密碼 鬥羅之從抄書開始無敵 夫人終於等到了你 今夜難為情 沈先生大腿我抱定了 同時穿越了無數世界 秦時明月之亡秦覆漢 從一人開始升格諸天 悟道就變強,我選擇成為反派 大佬在生存遊戲裡當鹹魚